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数字普惠金融与乡村治理现代化:机制、创新模式与挑战

发布时间:2021-11-20 02:54
  乡村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微观基础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数字普惠金融由于兼具数字技术和普惠金融的优势,可以通过改变乡村治理主体、乡村环境和治理手段,推动农村地区德治、法治、自治的协调互补,助推乡村治理实现现代化。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网格化管理"模式,既继承了网格化管理的优势,又弥补了网格化管理的缺陷,同时兼顾数字普惠金融和网格化治理功能,将推动乡村有效治理。当然,在具体实践中需要注意"数字鸿沟"导致的主动缺位、思想认知传统和金融素养有限导致的农户参与度不高以及监管缺位等问题。 

【文章来源】:农村金融研究. 2020,(04)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引言
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机理分析
    (一)数字普惠金融促成了乡村治理主体多元化格局,提升其治理能力
    (二)数字普惠金融改变了乡村治理环境
        1.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改善经济环境
        2.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改善信用环境
        3.数字普惠金融有助于改善人文生态环境
    (三)数字普惠金融深化和丰富了乡村治理手段
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的模式创新:基于数字普惠金融的网格化管理
数字普惠金融助力乡村治理现代化面临的挑战
结论、启示与讨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礼俗互动:农村网格化管理与新乡贤“德治”协同逻辑[J]. 张兴宇,季中扬.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1)
[2]数字金融的发展与治理:从信息不对称到数据不对称[J]. 王作功,李慧洋,孙璐璐.  金融理论与实践. 2019(12)
[3]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与监管[J]. 何超,董文汇,宁爱照.  中国金融. 2019(23)
[4]数字经济、普惠金融与包容性增长[J]. 张勋,万广华,张佳佳,何宗樾.  经济研究. 2019(08)
[5]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水平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J]. 蒋庆正,李红,刘香甜.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9(04)
[6]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模式与典型案例[J]. 郑美华.  农村经济. 2019(03)
[7]论乡村振兴与民族地区农村“空心化”治理[J]. 黄开腾.  北方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2)
[8]“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体系下治理主体嵌入型共治机制的构建[J]. 侯宏伟,马培衢.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9]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是否显著影响了居民消费——来自中国家庭的微观证据[J]. 易行健,周利.  金融研究. 2018(11)
[10]去“悬浮化”与有效治理:新时期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逻辑与类型学分析[J]. 陈亮,李元.  探索. 2018(06)



本文编号:35064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5064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aa3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