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农区农村空心化程度及其类型研究 ——以抚州市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19 23:54
农村空心化是近年来乡村地理学、经济学、土地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注热点,是我国城乡二元体制下形成的特殊现象。目前,我国二元体制仍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城乡之间的利益冲突与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压力尚未减缓,农村土地制度以及宅基地管理等缺位,农村空心化现象将会长期存在[3]。农村空心化现象伴随着乡村产业空心化、宅基地空心化、人口空心化以及基础设施空心化,极大影响乡村的人居环境,造成土地的双向浪费,影响我国乡村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新时期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妥善解决“三农”问题,减缓农村空心化,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传统的南方农业区——抚州市为研究区域,通过利用2010年抚州市及各县区统计年鉴数据、土地变更数据、人口普查等方面数据并进行实地调研获取现状数据,对抚州市农村空心化程度及其类型进行分析研究。借助Arcgis、SPSS等分析软件,通过变异系数、相关性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和实地调研等方法,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量化抚州市农村空心化程度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根据主导因素的差异进一步对调查的样本村进行分类,从人口、宅基地、基础设施以及耕地现状归纳各个类型的特征,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村...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空心村相关研究文献如(图1-1)所示,单从文献数量来看,2004年和2009年是文献数量增长
我国空心村研究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的山东省、河南省省累计占所有文献的 50.9%;中部地区以湖北湖南两省居多,关于文献较少,只占所有文献的 1.72%。究焦点图 1-2 空心村研究文献的区域分布
抚州市行政区划简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空心化的困境与应对:基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J]. 张良悦,曾赏,程传兴. 南方农村. 2015(02)
[2]绵阳市县域城镇化与农村空心化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性研究[J]. 黎磊,任平,高勇.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3]空心村问题研究进展与成果综述[J]. 姜绍静,罗泮.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06)
[4]我国农村宅基地管理政策梳理与思考[J]. 王千,李哲,李金鹿,安石鑫,范洁. 国土资源情报. 2013(10)
[5]106国道沿线样带区农村空心化土地整治潜力研究[J]. 鲁莎莎,刘彦随. 自然资源学报. 2013(04)
[6]环渤海地区农村空心化程度与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时空变化及其耦合关系[J]. 杨忍,刘彦随,郭丽英,李玉恒. 地理科学进展. 2013(02)
[7]中国村庄宅基地空心化评价及其影响因素[J]. 宋伟,陈百明,张英. 地理研究. 2013(01)
[8]农村空心化程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山东省村庄调查数据[J]. 王介勇,刘彦随,陈秧分. 自然资源学报. 2013(01)
[9]空心村改造农民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广州市白云区235户农户调查数据[J]. 李明月,黄明进. 城市发展研究. 2012(09)
[10]中国农村空心化综合测度与分区[J]. 杨忍,刘彦随,陈秧分. 地理研究. 2012(09)
博士论文
[1]中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制度创新研究[D]. 王朝新.武汉大学 2011
[2]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 马佳.华中农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返乡农民工对空心村治理的影响研究[D]. 张磊.华中农业大学 2014
[2]衢州地区空心化乡村聚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吴沁甜.浙江农林大学 2014
[3]湖南省双牌县“空心村”现象下土地整治对策研究[D]. 刘艳琼.湖南大学 2014
[4]湖南省“空心村”治理研究[D]. 胡振华.湖南师范大学 2013
[5]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城乡人地关系研究[D]. 李雷.苏州大学 2013
[6]“空心村”治理背景下农村土地的流转与利用研究[D]. 王龙.河南大学 2011
[7]新农村建设中“空心村”规划整治对策研究[D]. 李丽.武汉理工大学 2009
[8]新时期我国不同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差异分析[D]. 陈耀发.浙江大学 2009
[9]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D]. 张丽华.海南大学 2008
[10]河南省“空心村”治理研究[D]. 张逸风.华中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06140
【文章来源】: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8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空心村相关研究文献如(图1-1)所示,单从文献数量来看,2004年和2009年是文献数量增长
我国空心村研究主要集中在华北地区的山东省、河南省省累计占所有文献的 50.9%;中部地区以湖北湖南两省居多,关于文献较少,只占所有文献的 1.72%。究焦点图 1-2 空心村研究文献的区域分布
抚州市行政区划简图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农村空心化的困境与应对:基于城乡一体化的视角[J]. 张良悦,曾赏,程传兴. 南方农村. 2015(02)
[2]绵阳市县域城镇化与农村空心化空间分布特征及相关性研究[J]. 黎磊,任平,高勇.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05)
[3]空心村问题研究进展与成果综述[J]. 姜绍静,罗泮.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4(06)
[4]我国农村宅基地管理政策梳理与思考[J]. 王千,李哲,李金鹿,安石鑫,范洁. 国土资源情报. 2013(10)
[5]106国道沿线样带区农村空心化土地整治潜力研究[J]. 鲁莎莎,刘彦随. 自然资源学报. 2013(04)
[6]环渤海地区农村空心化程度与耕地利用集约度的时空变化及其耦合关系[J]. 杨忍,刘彦随,郭丽英,李玉恒. 地理科学进展. 2013(02)
[7]中国村庄宅基地空心化评价及其影响因素[J]. 宋伟,陈百明,张英. 地理研究. 2013(01)
[8]农村空心化程度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基于山东省村庄调查数据[J]. 王介勇,刘彦随,陈秧分. 自然资源学报. 2013(01)
[9]空心村改造农民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分析——基于广州市白云区235户农户调查数据[J]. 李明月,黄明进. 城市发展研究. 2012(09)
[10]中国农村空心化综合测度与分区[J]. 杨忍,刘彦随,陈秧分. 地理研究. 2012(09)
博士论文
[1]中国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与制度创新研究[D]. 王朝新.武汉大学 2011
[2]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居民点用地集约利用研究[D]. 马佳.华中农业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返乡农民工对空心村治理的影响研究[D]. 张磊.华中农业大学 2014
[2]衢州地区空心化乡村聚落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吴沁甜.浙江农林大学 2014
[3]湖南省双牌县“空心村”现象下土地整治对策研究[D]. 刘艳琼.湖南大学 2014
[4]湖南省“空心村”治理研究[D]. 胡振华.湖南师范大学 2013
[5]城镇化背景下中国城乡人地关系研究[D]. 李雷.苏州大学 2013
[6]“空心村”治理背景下农村土地的流转与利用研究[D]. 王龙.河南大学 2011
[7]新农村建设中“空心村”规划整治对策研究[D]. 李丽.武汉理工大学 2009
[8]新时期我国不同区域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差异分析[D]. 陈耀发.浙江大学 2009
[9]我国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流转问题研究[D]. 张丽华.海南大学 2008
[10]河南省“空心村”治理研究[D]. 张逸风.华中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0614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5061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