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的大学生村官政策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1-11-26 20:06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中央在深刻分析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全面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确立的一项重大历史任务。国家做出这一战略部署,旨在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深入推进现代化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任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需要一支坚强可靠、思路开阔、锐意改革、勇于担当、开拓创新的基层干部队伍,大学生村官政策经过前期的先行试点进而全面实施并不断发展完善,无疑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最可信赖的政治、组织和人才保障。大学生村官政策推行总体成效显著,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他们自身能力也得到锻炼提高。但该政策在实际操作中还不够成熟和完善,尚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如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疏导、培训指导、职业规划、待遇保障等问题,大学生村官实践中出现的工作经验缺乏、报名动机不纯、专业不对口、队伍管理不科学等问题,都还有待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本文试从国家政权建设和现代化强国建设的高度,将大学生村官政策及实践放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宏大历史背景下展开解读,将大学生村官这一特定...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法
2 新农村建设理论溯源及现状概述
2.1 时代背景:战略缘起
2.2 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先导
2.2.1 民国初期乡村建设的滥觞
2.2.2 其他国家地区成功实践经验
2.3 新农村建设现状概述
2.4 新农村建设努力方向
3 新农村建设中的大学生村官政策
3.1 大学生村官政策战略缘起
3.2 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背景
3.2.1 时代背景
3.2.2 农村现状分析
3.3 大学生村官政策总体架构
3.4 大学生村官政策重大意义
4 新农村建设中的大学生村官实践
4.1 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情况概述
4.2 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现状分析
4.2.1 实践成效
4.2.2 现实困境
4.2.3 制度缺陷
4.3 大学生村官工作改进方向
5 新农村建设中的大学生村官制度再设计
5.1 选聘分配制度
5.2 使用管理制度
5.3 考核激励制度
5.4 教育培养制度
5.5 输出流动制度
5.6 配套法规制度
6 新农村建设中的大学生村官成长与发展
6.1 生活及发展环境
6.1.1 现实环境
6.1.2 制度环境
6.1.3 人际关系
6.1.4 知识背景
6.2 角色与使命
6.3 教育长效机制
6.3.1 思想政治教育
6.3.2 专业技能培训
6.3.3 继续再教育
6.4 队伍管理与人文关怀
6.5 个人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
7 新农村前景展望与大学生村官政策发展
7.1 新农村建设蓝图展望
7.2 大学生村官政策持续性发展
8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村官心理认同角度探析大学生村官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 李丹花. 湘潮(下半月). 2010(12)
[2]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研——以苏北地区三县(市)为例[J]. 刘宏军. 新余高专学报. 2010(06)
[3]“大学生村官”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基于北京市百位“大学生村官”的调查[J]. 蔡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4)
[4]大学生村官的择业动机、满意度评价及长效发展机制研究[J]. 王志刚,于永梅. 中国软科学. 2010(06)
[5]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探究——以江苏省为例[J]. 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委研究室课题组,刘国中,赵永贤,庄同保,苗成斌,高颜,胡宏,程亮.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
[6]论大学生村官之出路——基于浙江绍兴市的调研[J]. 卢芳霞.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0(02)
[7]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社会资本互动关系研究[J]. 陈树发,黄志坚. 农业经济. 2009(08)
[8]大学生村官与中国政治生态:意义、问题与趋势——大学生村官的一种政治学分析[J]. 陈忠.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9]韩国新村运动突出国民精神培养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 李正楠,李祥利,陶佩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8(03)
[10]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J]. 钮钦. 人力资源. 2008(17)
本文编号:3520838
【文章来源】:安徽农业大学安徽省
【文章页数】:7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方法
2 新农村建设理论溯源及现状概述
2.1 时代背景:战略缘起
2.2 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先导
2.2.1 民国初期乡村建设的滥觞
2.2.2 其他国家地区成功实践经验
2.3 新农村建设现状概述
2.4 新农村建设努力方向
3 新农村建设中的大学生村官政策
3.1 大学生村官政策战略缘起
3.2 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背景
3.2.1 时代背景
3.2.2 农村现状分析
3.3 大学生村官政策总体架构
3.4 大学生村官政策重大意义
4 新农村建设中的大学生村官实践
4.1 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情况概述
4.2 大学生村官政策实施现状分析
4.2.1 实践成效
4.2.2 现实困境
4.2.3 制度缺陷
4.3 大学生村官工作改进方向
5 新农村建设中的大学生村官制度再设计
5.1 选聘分配制度
5.2 使用管理制度
5.3 考核激励制度
5.4 教育培养制度
5.5 输出流动制度
5.6 配套法规制度
6 新农村建设中的大学生村官成长与发展
6.1 生活及发展环境
6.1.1 现实环境
6.1.2 制度环境
6.1.3 人际关系
6.1.4 知识背景
6.2 角色与使命
6.3 教育长效机制
6.3.1 思想政治教育
6.3.2 专业技能培训
6.3.3 继续再教育
6.4 队伍管理与人文关怀
6.5 个人发展与职业生涯规划
7 新农村前景展望与大学生村官政策发展
7.1 新农村建设蓝图展望
7.2 大学生村官政策持续性发展
8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大学生村官心理认同角度探析大学生村官流失的原因及对策[J]. 李丹花. 湘潮(下半月). 2010(12)
[2]大学生村官思想政治教育现状调研——以苏北地区三县(市)为例[J]. 刘宏军. 新余高专学报. 2010(06)
[3]“大学生村官”制度的改革与创新——基于北京市百位“大学生村官”的调查[J]. 蔡杨.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04)
[4]大学生村官的择业动机、满意度评价及长效发展机制研究[J]. 王志刚,于永梅. 中国软科学. 2010(06)
[5]大学生“村官”工作长效机制探究——以江苏省为例[J]. 江苏省委组织部、江苏省委研究室课题组,刘国中,赵永贤,庄同保,苗成斌,高颜,胡宏,程亮.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0(03)
[6]论大学生村官之出路——基于浙江绍兴市的调研[J]. 卢芳霞.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10(02)
[7]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与社会资本互动关系研究[J]. 陈树发,黄志坚. 农业经济. 2009(08)
[8]大学生村官与中国政治生态:意义、问题与趋势——大学生村官的一种政治学分析[J]. 陈忠.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04)
[9]韩国新村运动突出国民精神培养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启示[J]. 李正楠,李祥利,陶佩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 2008(03)
[10]大学生“村官”的角色定位[J]. 钮钦. 人力资源. 2008(17)
本文编号:35208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5208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