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比较与政策导向研究 ——以翼城老官庄和永济北梯村为例
发布时间:2021-11-27 13:58
长期以来,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一直是决定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关键性问题。没有农业的牢固基础和农业的积累与支持,就不可能有国家的自立和工业的发展;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全面进步,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全面发展;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富裕安康。分析研究典型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模式,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指导、比较、借鉴作用。论文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对山西省永济市北梯村和翼城老官庄村进行了资料收集和实地考察,笔者分析了北梯村和老官庄村的地理条件、资源状况、经济收入主要来源、村民物质生活和精神文化等概况后,通过对两个村的发展理念分析比较后,认识到北梯村的发展模式较老官庄村的发展模式有更强的可借鉴性,得出股份合作社是农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选择。该文分为新农村建设基本内涵、北梯村和老官庄村概况分析和比较、北梯村经验总结和完善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机制四部分,基本思路是从基础理论到个案分析再到发展模式借鉴最后得出案例研究成果,整体上是应用理论来解决实践问题,同时也是用特殊案例来丰富新农村建设模式这一命题的理论研究成果。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对资源型农村和股份合作...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的概述
1.1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1.1.2 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展
1.1.3 政策导向与新农村建设模式的选择
1.2 当前山西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1.2.1 资源带动型发展模式----以翼城老官庄村为例
1.2.2 农业合作社带动型发展模式---以永济北梯村为例
1.2.3 民主管理带动型发展模式----以晋城刘轩窑为例
1.2.4 旅游休闲产业带动型发展模式---以晋城凤凰村为例
1.2.5 生态农业带动型发展模式----以晋城泽州西张村为例
1.2.6 工业企业带动型发展模式---以长治壶关常平村为例
1.3 新农村建设选择发展模式的必要性
第二章 资源带动型发展模式----以翼城老官庄村为例
2.1 老官庄村新农村建设的过程
2.2 老官庄村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分析
2.2.1 经济发展现状
2.2.2 产业发展布局
2.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2.3 老官庄村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经验
2.3.1 积极宣传,谋求群众支持是老官庄村建设成功的前提
2.3.2 "四个文明"同步发展是老官庄村建设成功的关键
2.3.3 因地制宜,发展工矿企业是老官庄村建设的立足点
第三章 农业合作社带动型发展模式---以永济北梯村为例
3.1 永济北梯村的发展过程
3.2 永济北梯村成效分析
3.2.1 经济发展现状
3.2.2 产业发展布局
3.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北梯村的发展经验
3.3.1 土地入股,合作经营
3.3.2 民主管理,规范运作
3.3.3 政府引导,因地制宜
第四章 资源带动型与农业合作型新农村发展模式的比较
4.1 两种模式的相同之处
4.1.1 精英引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条件
4.1.2 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立足点
4.1.3 尊重民愿,依靠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4.1.4 政府扶持,多方筹资是新农村建设的保障
4.1.5 发展经济、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初衷
4.2 两种模式的不同点
4.2.1 两种模式形成的地理区位不同
4.2.2 两种模式的资源优势不同
4.2.3 两种模式的劳动力结构不同
第五章 完善各项政策,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5.1 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
5.1.1 积极创新产业化组织模式,完善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分配机制
5.1.2 遵循市场规律,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
5.2 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政府支持机制
5.2.1 政府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原则
5.2.2 目前政府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
5.2.3 政府支持机制的完善
5.3 建立和完善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参与机制
5.3.1 进一步完善以农民为主体的参与机制
5.3.2 进一步完善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机制
5.3.3 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参与者的积极性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农村建设模式的比较与分析[J]. 朱新方.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 2008(03)
[2]乡村空间地域系统的功能多元化与新农村发展模式[J]. 刘自强,李静,鲁奇.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05)
[3]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J]. 王彦勇.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01)
[4]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J]. 于战平. 世界农业. 2006(10)
[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选择[J]. 刘文俭,杜成君.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6(09)
[6]合作社:构筑农业产业化垂直关系[J]. 应瑞瑶. 中国合作经济. 2006(07)
[7]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与规范流转的途径分析[J]. 蒋满元,唐玉斌.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8]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陈锡文. 山西农经. 2006(03)
[9]立足增加农民福利的新农村建设[J]. 贺雪峰. 学习与实践. 2006(02)
[10]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及其选择[J]. 杨德才. 当代经济研究. 2005(12)
本文编号:3522430
【文章来源】:山西大学山西省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模式的概述
1.1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1.1.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
1.1.2 当前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展
1.1.3 政策导向与新农村建设模式的选择
1.2 当前山西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1.2.1 资源带动型发展模式----以翼城老官庄村为例
1.2.2 农业合作社带动型发展模式---以永济北梯村为例
1.2.3 民主管理带动型发展模式----以晋城刘轩窑为例
1.2.4 旅游休闲产业带动型发展模式---以晋城凤凰村为例
1.2.5 生态农业带动型发展模式----以晋城泽州西张村为例
1.2.6 工业企业带动型发展模式---以长治壶关常平村为例
1.3 新农村建设选择发展模式的必要性
第二章 资源带动型发展模式----以翼城老官庄村为例
2.1 老官庄村新农村建设的过程
2.2 老官庄村新农村建设的成效分析
2.2.1 经济发展现状
2.2.2 产业发展布局
2.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2.3 老官庄村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经验
2.3.1 积极宣传,谋求群众支持是老官庄村建设成功的前提
2.3.2 "四个文明"同步发展是老官庄村建设成功的关键
2.3.3 因地制宜,发展工矿企业是老官庄村建设的立足点
第三章 农业合作社带动型发展模式---以永济北梯村为例
3.1 永济北梯村的发展过程
3.2 永济北梯村成效分析
3.2.1 经济发展现状
3.2.2 产业发展布局
3.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北梯村的发展经验
3.3.1 土地入股,合作经营
3.3.2 民主管理,规范运作
3.3.3 政府引导,因地制宜
第四章 资源带动型与农业合作型新农村发展模式的比较
4.1 两种模式的相同之处
4.1.1 精英引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条件
4.1.2 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是新农村建设的立足点
4.1.3 尊重民愿,依靠群众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4.1.4 政府扶持,多方筹资是新农村建设的保障
4.1.5 发展经济、农民增收是新农村建设的初衷
4.2 两种模式的不同点
4.2.1 两种模式形成的地理区位不同
4.2.2 两种模式的资源优势不同
4.2.3 两种模式的劳动力结构不同
第五章 完善各项政策,走可持续发展的新农村建设之路
5.1 建立和完善农业产业化的运行机制
5.1.1 积极创新产业化组织模式,完善企业和农户的利益分配机制
5.1.2 遵循市场规律,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
5.2 建立和完善新农村建设的政府支持机制
5.2.1 政府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原则
5.2.2 目前政府支持机制存在的问题
5.2.3 政府支持机制的完善
5.3 建立和完善以农民为主体的社会参与机制
5.3.1 进一步完善以农民为主体的参与机制
5.3.2 进一步完善社会多元主体的参与机制
5.3.3 完善激励机制,调动广大参与者的积极性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新农村建设模式的比较与分析[J]. 朱新方.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 2008(03)
[2]乡村空间地域系统的功能多元化与新农村发展模式[J]. 刘自强,李静,鲁奇.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05)
[3]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基础[J]. 王彦勇.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 2007(01)
[4]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模式[J]. 于战平. 世界农业. 2006(10)
[5]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模式选择[J]. 刘文俭,杜成君.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6(09)
[6]合作社:构筑农业产业化垂直关系[J]. 应瑞瑶. 中国合作经济. 2006(07)
[7]现阶段农村土地流转的动因与规范流转的途径分析[J]. 蒋满元,唐玉斌.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02)
[8]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J]. 陈锡文. 山西农经. 2006(03)
[9]立足增加农民福利的新农村建设[J]. 贺雪峰. 学习与实践. 2006(02)
[10]论我国农村土地流转模式及其选择[J]. 杨德才. 当代经济研究. 2005(12)
本文编号:35224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5224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