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改变中国农村政治——以湖南省山河村新的政治生态为例
发布时间:2022-01-17 17:05
随着农民进城、返乡的流动方向的改变以及新时期对村庄治理转型的要求,农民工在村庄政治参与中的角色和地位也进入了公众的视野,引起学界的关注。本文以位于我国中部地区的山区村庄为分析单位,笔者试图将农民工作为一个自变量来重点考察农民工作为行动者与村庄政治的关系,并以山河村自农民流动以来村庄政治生态的演变历程为线索,考察农民工是如何一步步改变其政治面貌的。本文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工作为自变量在山河村村治格局的变革与新政治生态的重建中所起的具体作用,并分析山河村政治的这种改变是农民工个体的行为主导还是政府作用或国家意志建构的结果。
【文章来源】:中国农村研究. 2015,(01)
【文章页数】: 页
【文章目录】:
一绪论
(一) 研究意义与缘起
(二) 研究综述
1. 研究框架的选择
2. 理论检视
(三) 村庄背景介绍
二改革开放风:农民工远离村庄政治
(一) 农民流动初期:漠不关心
1. 公家事业愁“工荒”
2. 干部撂下担子去打工
3.“铁打”的村委班子
(二) 农民流动中期:被“疏离”
1. 被“荒废”的集体会议
2.“不翼而飞”的集体财产
3.“拿不出、看不得”的账本
(三) 小结:村治的稳定与农民工的政治冷漠
三税费改革后:农民工回乡参政
(一) 农民工关注农村
1. 农民工年关回乡闹上访
2. 我们要做新的当家人
3. 党委换届, “空着”的村支书
(二) 农民工参与竞选
1. 谁给修路就选谁
2. 在外农民工齐出力
3. 老干部落选与农民工上任
(三) 小结:村治失衡与农民工回乡参政的动机分析
四农民工返乡潮:回乡农民工主政
(一) “余震”期的村治格局
1. 撒泼的前任村干部家属
2. 一波三折的料场风波
3. 不明真相的村民
(二) 日益稳定的村治格局
1. 新官上任三把火
2.“冤家”和解共谋村大计
3. 民主管理初见影
(三) 小结:新的政治生态形成
五小结与讨论
(一) 农民工改变村治的路线轨迹
(二) 村治中各方力量的制衡与合作
(三) 农民工“催生”村庄新政治生态的前景
本文编号:3595106
【文章来源】:中国农村研究. 2015,(01)
【文章页数】: 页
【文章目录】:
一绪论
(一) 研究意义与缘起
(二) 研究综述
1. 研究框架的选择
2. 理论检视
(三) 村庄背景介绍
二改革开放风:农民工远离村庄政治
(一) 农民流动初期:漠不关心
1. 公家事业愁“工荒”
2. 干部撂下担子去打工
3.“铁打”的村委班子
(二) 农民流动中期:被“疏离”
1. 被“荒废”的集体会议
2.“不翼而飞”的集体财产
3.“拿不出、看不得”的账本
(三) 小结:村治的稳定与农民工的政治冷漠
三税费改革后:农民工回乡参政
(一) 农民工关注农村
1. 农民工年关回乡闹上访
2. 我们要做新的当家人
3. 党委换届, “空着”的村支书
(二) 农民工参与竞选
1. 谁给修路就选谁
2. 在外农民工齐出力
3. 老干部落选与农民工上任
(三) 小结:村治失衡与农民工回乡参政的动机分析
四农民工返乡潮:回乡农民工主政
(一) “余震”期的村治格局
1. 撒泼的前任村干部家属
2. 一波三折的料场风波
3. 不明真相的村民
(二) 日益稳定的村治格局
1. 新官上任三把火
2.“冤家”和解共谋村大计
3. 民主管理初见影
(三) 小结:新的政治生态形成
五小结与讨论
(一) 农民工改变村治的路线轨迹
(二) 村治中各方力量的制衡与合作
(三) 农民工“催生”村庄新政治生态的前景
本文编号:35951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595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