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清市南岭镇空心村形成原因及治理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2-06-03 23:00
伴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以及户籍管理限制的逐步放松,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对如何焕发广大农村的新的生机和活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就目前我国农村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空心化问题,已经成为了制约农村发展的一个重大现实问题。其中,本文的研究对象—福清市南岭镇,作为福清泛北部生态旅游板块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因交通条件限制,人口大量外流,土地撂荒率高,发展严重滞后等原因,空心村问题逐渐成为南岭镇在推进社会治理、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瓶颈。只有从深层次找出空心村问题生成机理,创新空心村治理对策,挖掘农村自身发展潜力,才是治理空心村,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本文通过对福清市南岭镇空心村形成原因进行实证分析,总结出适合福清市南岭镇空心村治理的对策和建议,以便更好地促进南岭社会和谐发展。本文一共分七章:第1章,引言。简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综述了国内外研究现状,并对其进行了简要评述,同时,也介绍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二章,空心村治理的相关理论。介绍和研究了五种基础理论,即城乡经济统筹理论、城乡社会统筹理论、城乡空间统筹理论、公众参与理论、乡村整治理论;第三章,讨论了我...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动态研究分析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拟解决关键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创新点
2 我国空心村治理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城乡经济统筹理论
2.2 城乡社会统筹理论
2.3 城乡空间统筹理论
2.4 公众参与理论
2.5 乡村整治理论
3 我国空心村的表现及其特征、影响
3.1 空心村的表现及其特征
3.1.1 农村人口“空心化”
3.1.2 村容村貌的“空心化”
3.1.3 农村产业“空心化”
3.1.4 农村教育的“空心化”
3.2 空心村的影响
3.2.1 浪费农村土地资源
3.2.2 危害农村安定稳定
3.2.3 恶化农村环境卫生
3.2.4 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3.2.5 弱化农村基层组织
3.2.6 衰弱农村文化教育
4 福清南岭镇空心村现状剖析
4.1 福清市南岭镇空心村的演变
4.1.1 南岭镇的基本情况
4.1.2 南岭空心村的演变
4.2 福清南岭镇空心村现状
4.2.1 南岭镇人口的空心化
4.2.2 南岭镇农业的空心化
4.2.3 南岭镇人居环境的空心化
4.2.4 南岭镇社会服务的空心化
5 福清南岭镇空心村形成原因分析
5.1 土地方面因素
5.1.1 土地制度方面
5.1.2 土地管理方面
5.1.3 土地处置方面
5.2 自然环境因素
5.2.1 交通出行方面
5.2.2 环境污染方面
5.2.3 自然灾害方面
5.3 新旧观念因素
5.3.1 老一辈务工人员暂时留在城市观念,不愿放弃宅基地
5.3.2 新一辈务工人员永久留在城市观念,追求城市生活
5.4 经济产业因素
5.4.1 传统收入少
5.4.2 人才资金少
5.4.3 就业市场差
6 福清南岭镇空心村治理对策
6.1 南岭镇村庄模式类别
6.1.1 集聚提升型
6.1.2 特色发展型
6.1.3 扶持并迁型
6.2 集聚提升型治理对策,以梨洞村为例
6.2.1 重点规范村庄管理
6.2.2 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
6.2.3 加强农村产业人才支持
6.3 特色发展型治理对策,以大山村为例
6.3.1 优化村庄整体环境
6.3.2 优先发展生态旅游
6.3.3 优势产业充分挖掘
6.4 扶持并迁型治理对策,以西溪村为例
6.4.1 要加强党建的引领
6.4.2 要加强整体的规划
6.4.3 要加强新居的认同
7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653635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动态研究分析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目标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目标
1.3.2 拟解决关键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技术路线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技术路线
1.4.3 研究方法
1.4.4 研究创新点
2 我国空心村治理的相关理论基础
2.1 城乡经济统筹理论
2.2 城乡社会统筹理论
2.3 城乡空间统筹理论
2.4 公众参与理论
2.5 乡村整治理论
3 我国空心村的表现及其特征、影响
3.1 空心村的表现及其特征
3.1.1 农村人口“空心化”
3.1.2 村容村貌的“空心化”
3.1.3 农村产业“空心化”
3.1.4 农村教育的“空心化”
3.2 空心村的影响
3.2.1 浪费农村土地资源
3.2.2 危害农村安定稳定
3.2.3 恶化农村环境卫生
3.2.4 阻碍农村经济发展
3.2.5 弱化农村基层组织
3.2.6 衰弱农村文化教育
4 福清南岭镇空心村现状剖析
4.1 福清市南岭镇空心村的演变
4.1.1 南岭镇的基本情况
4.1.2 南岭空心村的演变
4.2 福清南岭镇空心村现状
4.2.1 南岭镇人口的空心化
4.2.2 南岭镇农业的空心化
4.2.3 南岭镇人居环境的空心化
4.2.4 南岭镇社会服务的空心化
5 福清南岭镇空心村形成原因分析
5.1 土地方面因素
5.1.1 土地制度方面
5.1.2 土地管理方面
5.1.3 土地处置方面
5.2 自然环境因素
5.2.1 交通出行方面
5.2.2 环境污染方面
5.2.3 自然灾害方面
5.3 新旧观念因素
5.3.1 老一辈务工人员暂时留在城市观念,不愿放弃宅基地
5.3.2 新一辈务工人员永久留在城市观念,追求城市生活
5.4 经济产业因素
5.4.1 传统收入少
5.4.2 人才资金少
5.4.3 就业市场差
6 福清南岭镇空心村治理对策
6.1 南岭镇村庄模式类别
6.1.1 集聚提升型
6.1.2 特色发展型
6.1.3 扶持并迁型
6.2 集聚提升型治理对策,以梨洞村为例
6.2.1 重点规范村庄管理
6.2.2 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
6.2.3 加强农村产业人才支持
6.3 特色发展型治理对策,以大山村为例
6.3.1 优化村庄整体环境
6.3.2 优先发展生态旅游
6.3.3 优势产业充分挖掘
6.4 扶持并迁型治理对策,以西溪村为例
6.4.1 要加强党建的引领
6.4.2 要加强整体的规划
6.4.3 要加强新居的认同
7 结论和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65363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6536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