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落群协同发展的系统构建及应用研究——以南宁市西郊传统村落群为案例
发布时间:2022-10-04 12:58
传统村落群的协同发展系统是在历史衍化中形成的现代化的重构过程,也是遵循系统理论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原则和思路进行资源整合的结果。从微观到宏观,可以构建传统村落独立系统、传统村落群系统、传统村落群与所在城市的产城融合协同三级系统。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传统村落群协同发展系统构建理论基础和形成机理
(一)传统村落群协同发展系统构建的历史逻辑
(二)传统村落群协同发展系统构建的内在机理
1. 传统村落群的空间共生性。
2. 传统村落群的系统关联性。
3. 传统村落群的产业互补性。
(三)传统村落群协同发展系统构建的政策依据
二、传统村落群协同发展的模式建构
(一)微观系统:构建村庄共同体系统
(二)中观系统:构建村落联合体的传统村落群系统
1. 产业互助协同。
2. 文化产业协同。
3. 区域管理一体。
4. 资源有效整合。
(三)宏观系统:构建传统村落群与城市以及周边要素系统
1. 共生性发展。
2. 互补性发展。
三、传统村落群协同发展的案例分析——以南宁市西郊传统村落群为案例
(一)南宁市西郊传统村落群的基本形态和样本价值
1. 村落群层次分明。
2. 村落群分布集中。
3. 村落群往来密切。
4.“群”“城”共融互补。
(二)南宁市西郊传统村落群产业协同发展系统构建思路
1. 规划布局上,构建以扬美古镇十字街为龙头的沿邕江传统村落群“集市社区”基本格局
2. 区域管理上,构建内生驱动的利益协同管理机制
3. 产业发展上,构建保护与发展并重的村落文化产业发展协同机制
4. 区域融合上,构建产城一体区域协作机制
四、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统村落保护的两种新方式[J]. 冯骥才.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15(08)
[2]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实践意义[J]. 蔡绍洪,向秋兰.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10(05)
[3]传统村镇旅游发展比较——以徽州古村落群与江南六大古镇为例[J]. 朱桃杏,陆林,李占平. 经济地理. 2007(05)
[4]关于传统村落群布局的思考[J]. 龚恺. 小城镇建设. 2004(03)
[5]庐陵古村群存在的支撑——江西古村落群建筑特色研究之二[J]. 邓洪武,邹元宾.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5)
本文编号:3685072
【文章页数】:12 页
【文章目录】:
一、传统村落群协同发展系统构建理论基础和形成机理
(一)传统村落群协同发展系统构建的历史逻辑
(二)传统村落群协同发展系统构建的内在机理
1. 传统村落群的空间共生性。
2. 传统村落群的系统关联性。
3. 传统村落群的产业互补性。
(三)传统村落群协同发展系统构建的政策依据
二、传统村落群协同发展的模式建构
(一)微观系统:构建村庄共同体系统
(二)中观系统:构建村落联合体的传统村落群系统
1. 产业互助协同。
2. 文化产业协同。
3. 区域管理一体。
4. 资源有效整合。
(三)宏观系统:构建传统村落群与城市以及周边要素系统
1. 共生性发展。
2. 互补性发展。
三、传统村落群协同发展的案例分析——以南宁市西郊传统村落群为案例
(一)南宁市西郊传统村落群的基本形态和样本价值
1. 村落群层次分明。
2. 村落群分布集中。
3. 村落群往来密切。
4.“群”“城”共融互补。
(二)南宁市西郊传统村落群产业协同发展系统构建思路
1. 规划布局上,构建以扬美古镇十字街为龙头的沿邕江传统村落群“集市社区”基本格局
2. 区域管理上,构建内生驱动的利益协同管理机制
3. 产业发展上,构建保护与发展并重的村落文化产业发展协同机制
4. 区域融合上,构建产城一体区域协作机制
四、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传统村落保护的两种新方式[J]. 冯骥才.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15(08)
[2]奥斯特罗姆自主治理理论的主要思想及实践意义[J]. 蔡绍洪,向秋兰.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10(05)
[3]传统村镇旅游发展比较——以徽州古村落群与江南六大古镇为例[J]. 朱桃杏,陆林,李占平. 经济地理. 2007(05)
[4]关于传统村落群布局的思考[J]. 龚恺. 小城镇建设. 2004(03)
[5]庐陵古村群存在的支撑——江西古村落群建筑特色研究之二[J]. 邓洪武,邹元宾.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3(05)
本文编号:36850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685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