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基于当前流行文化境遇的“90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探析

发布时间:2022-10-04 16:57
  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信息网络传媒技术的提高,流行文化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之间关系的探析将成为一个永恒的话题。本文以“90后”青少年这个特殊的群体为研究对象,以当前流行文化对我国“90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为主要研究内容,以探析基于当前流行文化境遇的“90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目的。纵观“90后”这个特殊的青少年群体,他们正处在道德品质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对于出生在90年后的这一代来说,到2012年,他们的年龄都集中在12—22岁这个阶段,他们思想活跃,创新意识和接纳新鲜事物能力强,自我表现欲旺盛,他们是处在未独立或者将要独立的成长阶段,将怎样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带入到“90后”即将独立存在的社会领域,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国家的价值观体系的发展建构,将会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 流行文化是一柄“双刃剑”,在给“90后”青少年带来自由、创新、进步的同时,其负面影响也应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一方面,青少年在流行文化氛围下完成自身的社会化进程,流行文化的积极功能有助于其人生观、价值观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流行文化中的负面因素又对青少年产生诸多不利影响,使其在社会化的道路上迷失、堕... 

【文章页数】:4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 文献综述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思路和创新
二 流行文化
    (一) 流行文化的内涵
    (二) 流行文化的特征
        (1)娱乐性
        (2)独创性
        (3)商业性
        (4)易变性
        (5)世俗化
    (三) 当前我国流行文化的发展情况
三 当前流行文化对“90 后”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 定义“90 后”
    (二) 当前流行文化对“90 后”青少年思政教学的积极影响
        (1)优化教育模式;丰富校园生活
        (2)赋予“90 后”多彩生活;思政课教学环境更具开放性
        (3)加速“90 后”青少年社会化进程,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渗透性
    (三) 当前流行文化对“90 后”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1)世俗化严重:非“钱”勿扰迎来炫富潮流
        (2)行为失范,“门事件”的频发,诱发道德问题
        (3)信仰的坍塌:恶搞事件应该引起的反思
四 当前流行文化对“90 后”青少年负面影响的化解
    (一) 教育内容层面:积极应对,不放任自流
        (1)加强“90 后”青少年金钱观、名利观教育
        (2)拓展偶像教育,提出榜样精神
        (3)深化大众传媒的引导作用
    (二) 教育方式层面:顺势利用而不消极抵抗
        (1)由“填鸭式”教育转向“自主式”教育
        (2)兴趣引导式教育
        (3)推广媒介教育
    (三) 教育对象层面:健康融入而不颓废其中
        (1)“90 后”青少年健康价值观的构建
        (2)健全学校、家庭、社会相统一的思想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透析流行文化对“85后”、“90后”大学生的影响——基于社会亚文化的视角[J]. 张羽程.  文教资料. 2011(02)
[2]论“80后”、“90后”青少年流行文化——以周杰伦现象为个案[J]. 李凡卓.  思想理论教育. 2010(20)
[3]论大众传媒对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影响[J]. 张寒梅.  教育与职业. 2007(17)
[4]青少年拜金主义思想的现状分析及对策[J]. 郭莉.  时代教育. 2006(21)
[5]媒介“封杀”与公民媒介素养[J]. 戴永明,蒋宏.  新闻记者. 2004(05)
[6]追求沉思还是体验快感:流行音乐再思考——试析阿多诺的流行音乐批判理论[J]. 赵勇.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2)
[7]社会文化嬗变中的青年道德人格的边缘化倾向分析[J]. 张洪根.  青年研究. 2002(11)
[8]当代流行文化研究:概念、历史与理论[J]. 夏建中.  中国社会科学. 2000(05)
[9]论媒介教育的意义、内容和方法[J]. 卜卫.  现代传播-北京广播学院学报. 1997(01)



本文编号:368541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68541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0d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