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研究

发布时间:2022-10-18 20:05
  十八大报告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这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他们道德素质状况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建设和发展。因此,从培养青少年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入手,是加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也是当前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难点、关键点和薄弱环节。结合当代青少年道德的实际状况,进一步探索适合其发展的有效途径是有必要的。目前,我国专家、学者关于道德养成教育的研究形成了一定的理论体系,但在养成教育实施途径上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重视度不够,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等等。在进一步加强道德养成教育中,需要社会、学校、家庭联合起来在巩固已有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成果的基础上,根据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不断地探索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新规律、新特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下,进一步提出符合青少年实际的新方法、新途径。以促进青少年道德素质不断地迈向更高的台阶。本文研究目的是引导教育工作者抓住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关键期,突破难点,克服薄弱环节,使广大青少年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积淀成优良道德素质,进而推动公民道德素质乃至整个中华民族素质的提高。本文的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了跨学科...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2 相关概念界定
    2.1 青少年
    2.2 道德
    2.3 养成教育
    2.4 道德养成
3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3.1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3.1.1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现实原因
        3.1.2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现实意义
    3.2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可能性
        3.2.1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思想资源
        3.2.2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理论基础
        3.2.3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实践条件
4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内容构成
    4.1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原则
        4.1.1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客观性原则
        4.1.2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具体性原则
    4.2 道德养成教育的特点
        4.2.1 道德养成的自律性
        4.2.2 道德养成的自觉性
        4.2.3 道德养成的实践性
    4.3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内容
        4.3.1 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遵守日常交往规范
        4.3.2 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和遵守普遍社会规范
5 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的途径
    5.1 优化家庭教育环境
        5.1.1 父母要为青少年道德养成营造良好的成长空间
        5.1.2 父母要为青少年道德养成树立良好榜样
    5.2 改善学校教育环境
        5.2.1 学校要改善自身的教育理念
        5.2.2 学校要注重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
        5.2.3 学校要为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创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5.3 营造良好的社会教育环境
        5.3.1 社会要加强对青少年道德养成的教育
        5.3.2 社会要为青少年道德养成教育提供实践平台
        5.3.3 社会要优化青少年道德养成的环境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建构“两纲八目”的未成年人道德养成德目规范体系[J]. 陈延斌.  道德与文明. 2008(05)
[2]养成教育:青少年偏差行为预防与矫治的路径选择[J]. 谭兰.  教育探索. 2006(01)
[3]中小学德育课改的价值分析[J]. 王啸.  中国教师. 2005(10)
[4]道德行为养成教育对“公正团体策略”的实践借鉴[J]. 谭兰.  理论与改革. 2005(05)
[5]养成教育:生态性教育[J]. 林德宏.  当代青年研究. 2005(09)
[6]以养成教育为突破口,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J]. 裘华燕.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教育教学研究). 2004(12)
[7]从养成教育看青少年的素质提升[J]. 曾燕波.  当代青年研究. 2004(05)
[8]从养成教育之标准看学校教育[J]. 魏莉莉.  当代青年研究. 2004(05)
[9]养成教育与青少年发展[J]. 杨雄.  当代青年研究. 2004(05)
[10]养成教育的含义、特点、功能及本质[J]. 刘春魁.  邢台学院学报. 2004(02)



本文编号:36929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6929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a88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