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乡村保底建设初探——基于乡村振兴视角

发布时间:2022-11-11 20:08
  乡村保底建设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村容村貌,保证农村环境干净、整洁的状态;乡村保底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综合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乡村保底建设为农民提供一种保障理念,调动农村内在活力,提升农民的自主性,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奠定力量基础;乡村保底建设有利于调整农村文化要素,维护农村生活秩序。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要战略之一,乡村保底建设力求为实现乡村振兴提供稳定的农村状态。为此,利用保底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的实现,重点应放在以下四个方面:遵循乡村区域发展规律,合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充分发挥经验作用,科学分析目前形势,促进农村发展;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夯实农村内生发展基础;开展精神文化活动,丰富农村业余生活。 

【文章页数】:6 页

【文章目录】:
一、相关文献综述
    (一)地理路径
    (二)生产路径
    (三)主体路径
    (四)文化路径
二、乡村保底建设的内涵与作用
    (一)乡村保底建设的内涵
        1.乡村保底建设保谁的底
        2.乡村保底建设保什么底
    (二)乡村保底建设的作用
        1.乡村保底建设有利于塑造良好的村容村貌,保证农村环境干净、整洁的状态
        2.乡村保底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综合农业生产能力,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3.乡村保底建设为农民提供一种保障理念,调动农村内在活力,提升农民的自主性,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力量基础
        4.乡村保底建设有利于调整农村文化要素,维护农村生活秩序
三、乡村保底建设促进乡村振兴的路径
    (一)遵循乡村区域发展规律,合理改善农村生活环境
        1.明确农民环境保护的主体地位,让其承担维护村容的责任
        2.政府出资或鼓励村民集资,用于建设和改善基本道路,提升交通便利程度
        3.培育新型环境社会组织,使其逐渐系统化
    (二)充分发挥经验作用,科学分析目前形势,促进农村发展
        1.健全农村土地制度,促进农业生产
        2.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基本生产条件
    (三)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夯实农村内生发展基础
        1.发挥主体作用
        2.培养新一代新型农民
    (四)开展精神文化活动,丰富农村业余生活
四、结论与思考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谁的乡村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前提[J]. 贺雪峰.  探索与争鸣. 2017(12)
[2]农村保底建设与中国社会的稳定根基[J]. 桂华.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17(05)
[3]广东清远村民自治下移的探索[J]. 贺雪峰.  农村工作通讯. 2016(21)
[4]社会资本视阈下的农村环境治理研究——以欠发达地区J村养殖污染为个案[J]. 杜焱强,刘平养,包存宽,苏时鹏.  公共管理学报. 2016(04)
[5]农地调整的效率逻辑及其制度变革启示——以湖北沙洋县农地调整实践为例[J]. 王海娟.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5)
[6]农村土地利用问题及对策研究——以河北省为例[J]. 张悦.  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01)
[7]论中坚农民[J]. 贺雪峰.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4)
[8]以社区为基础的农村环境治理模式析要[J]. 谢中起,缴爱超.  生态经济. 2013(07)
[9]乡村精英在村庄治理中的作用——“五老会”参与乡村建设案例研究[J]. 孔令刚,孙自铎.  江淮论坛. 2013(01)
[10]文化传播与农村文化治理:问题与路径——基于江苏省J市农村文化建设的实证分析[J]. 陈楚洁,袁梦倩.  中国农村观察. 2011(03)



本文编号:370566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70566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1e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