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青少年社会适应性与家庭功能、友谊质量、学业成绩的关系
发布时间:2023-02-10 09:28
适应与发展是个体人生历程的基本任务,也是青少年面临的最重要的二大课题。青少年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社会化的过程,在此期间,青少年在与社会环境的交互作用中产生心理适应,倾向一定的应对方式,形成个体独特的社会适应性。社会适应性影响着个体对社会压力的理解和感受,也决定着个体采取什么样的应对策略适应社会。由于社会适应性的个别差异,个体在社会适应过程中,采用不同的适应机制,形成不同层次的适应水平。这本身就具有人格心理学的理论意义。很多心理学家都认识到,社会适应性同样是一种人格适应,在个体面临应激、压力或困境时,其内在的人格特质就要进行应对与评估,调动已有的心理资源和策略进行危机的处理,使人格或心理保持一种平衡状态,若处理得当,人格特质就保持相对的稳定,若危机始终无法处理,就会导致人格的不稳定甚至障碍。压力的处理与应对完全是个体人格与社会支持交互作用的结果。故研究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特点、规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探讨和了解我国农村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发展的水平和特点以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和诊断青少年的适应障碍,提高青少年社会适应性水平,推动素质教育在农村的更好地实施提...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研究综述
2.1 理论背景
2.1.1 Bronfenbrenner 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2.1.2 Lerner 的发展情境论
2.2 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性
2.2.1 社会适应性的概念
2.2.2 社会适应性的理论结构
2.3 社会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2.3.1 家庭功能与社会适应性关系的相关研究
2.3.2 友谊质量与社会适应性关系的相关研究
2.3.3 学业成绩与社会适应性关系的相关研究
3 问题提出
4 研究构想
4.1 研究目的
4.1.1 探讨农村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发展特点
4.1.2 探讨家庭功能、友谊质量、学业成绩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
4.2 研究意义
4.3 研究假设
4.4 研究对象
4.5 研究工具
5 结果与分析
5.1 农村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发展的特点
5.1.1 农村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发展的一般特点
5.1.2 农村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发展的性别与年级差异
5.2 不同学业成绩水平的青少年在家庭功能、友谊质量、社会适应性得分上的差异
5.2.1 不同学业成绩水平青少年家庭功能得分比较
5.2.2 不同学业成绩水平青少年友谊质量得分比较
5.2.3 不同学业成绩水平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得分比较
5.3 家庭功能、友谊质量、学业成绩与社会适应性各维度的 Pearson 相关.
5.4 农村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预测分析
5.4.1 家庭功能、友谊质量、学业成绩对青少年心理优势感的多元回归分析
5.4.2 家庭功能、友谊质量、学业成绩对青少年心理能量的多元回归分析
5.4.3 家庭功能、友谊质量、学业成绩对青少年人际适应性的多元回归分析
5.4.4 家庭功能、友谊质量、学业成绩对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多元回归分析
5.4.5 家庭功能、友谊质量、学业成绩对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多元回归分析
6 分析与讨论
6.1 农村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发展的特点
6.1.1 农村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发展的现状分析
6.1.2 农村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发展的性别与年级特点
6.2 家庭功能、友谊质量、学业成绩与农村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关系
7 研究结论和启示
7.1 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7.3 本研究的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本文编号:3739441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2 研究综述
2.1 理论背景
2.1.1 Bronfenbrenner 的人类发展生态学理论
2.1.2 Lerner 的发展情境论
2.2 青少年的社会适应性
2.2.1 社会适应性的概念
2.2.2 社会适应性的理论结构
2.3 社会适应性的相关研究
2.3.1 家庭功能与社会适应性关系的相关研究
2.3.2 友谊质量与社会适应性关系的相关研究
2.3.3 学业成绩与社会适应性关系的相关研究
3 问题提出
4 研究构想
4.1 研究目的
4.1.1 探讨农村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发展特点
4.1.2 探讨家庭功能、友谊质量、学业成绩与社会适应性的关系
4.2 研究意义
4.3 研究假设
4.4 研究对象
4.5 研究工具
5 结果与分析
5.1 农村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发展的特点
5.1.1 农村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发展的一般特点
5.1.2 农村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发展的性别与年级差异
5.2 不同学业成绩水平的青少年在家庭功能、友谊质量、社会适应性得分上的差异
5.2.1 不同学业成绩水平青少年家庭功能得分比较
5.2.2 不同学业成绩水平青少年友谊质量得分比较
5.2.3 不同学业成绩水平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得分比较
5.3 家庭功能、友谊质量、学业成绩与社会适应性各维度的 Pearson 相关.
5.4 农村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预测分析
5.4.1 家庭功能、友谊质量、学业成绩对青少年心理优势感的多元回归分析
5.4.2 家庭功能、友谊质量、学业成绩对青少年心理能量的多元回归分析
5.4.3 家庭功能、友谊质量、学业成绩对青少年人际适应性的多元回归分析
5.4.4 家庭功能、友谊质量、学业成绩对青少年心理弹性的多元回归分析
5.4.5 家庭功能、友谊质量、学业成绩对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多元回归分析
6 分析与讨论
6.1 农村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发展的特点
6.1.1 农村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发展的现状分析
6.1.2 农村青少年社会适应性发展的性别与年级特点
6.2 家庭功能、友谊质量、学业成绩与农村青少年社会适应性的关系
7 研究结论和启示
7.1 主要结论
7.2 本研究对教育实践的启示
7.3 本研究的不足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本文编号:37394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739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