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3-03-04 03:25
本文立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背景,从党、国家、社会的角度分析乡村治理机制在免征农业税后面临的问题,提出重构乡村治理机制推动农村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对策。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乡村治理与发展历来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内容,建国后的几次乡村治理改革都对乡村社会经济与政治生活产生了重大影响。“乡政村治”治理体制作为目前在农村普遍实行的治理机制显示出巨大的作用,然而也产生村级“两委”矛盾、农民负担加重、农村发展缓慢、农村公共事务管理落后等问题,为进一步减轻农民负担、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党中央在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定,紧接着又免除农业税,这无疑有助于减轻农民负担、缓解干群关系,但随着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农村社会基础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如何调整乡村治理机制来更好地发挥其积极作用需要认真思考。 乡村治理需要多个主体协同作用,长期以来国家权力一直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着主导作用,乡村治理实际上是在政府主导下进行的,这种治理体制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已显出诸多问题。在农村基础结构与外部环境都发生变化的情况下,分析乡村治理的结构、运作过程、制约因素对于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乡村治理不应是自...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的意义
1. 实践意义
2. 理论价值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概述
2. 国内研究概况
3. 研究现状简评
(三) 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结构
1. 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2. 研究方法
3. 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治理理论与新农村建设
(一) 治理理论兴起的历史背景
1. 政府失败
2. 市场失灵
3. 全球化与社会分化
(二) 治理内涵与善治
(三) 治理理论与乡村治理
(四)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治理
1.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对乡村治理的要求
2. 乡村治理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二、我国乡村治理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我国乡村治理的现状
1. 我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
2. 我国乡村治理的成效
(二) 当前我国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
1. 乡镇政府职能不到位
2. 村民自治功能不强
3. “乡政”与“村治”不协调
4. 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
(三) 我国乡村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1. 城乡二元分治体制是农村问题的总根源
2. 集权性行政体制是乡村治理问题与危机的重要原因
3. 法律法规不健全是引发乡村矛盾和问题的主要原因
4. 现代社会资本缺乏是导致乡村治理问题难以解决的又一重要因素
三、乡村治理改革参照系:他国的经验及启示
(一) 印度乡村治理的做法及启示
1. 基本内容及特点
2. 对中国的启示
(二) 韩国新村运动及启示
1. 新村运动的内容与特点
2. 对中国的启示
(三) 法国“权力让与”治理模式及启示
四、我国乡村治理对策思考
(一) 影响乡村治理模式选择的因素
(二) 乡村治理变革的目标选择
(三) 乡村治理变革应坚持的原则
1. 以农民为本原则
2. 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3. 民主治理原则
4. 依法治理原则
5. 因地制宜原则
(四) 乡村治理变革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 乡镇与村级组织的关系
2. 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
3. 国家法律规范与地方规范的关系
(五) 我国乡村治理变革的策略选择
1. 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政府改革
2.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3. 发展新型农民社会组织
4. 健全乡村治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5. 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53636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的意义
1. 实践意义
2. 理论价值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外研究概述
2. 国内研究概况
3. 研究现状简评
(三) 研究思路方法与论文结构
1. 研究思路与文章结构
2. 研究方法
3. 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治理理论与新农村建设
(一) 治理理论兴起的历史背景
1. 政府失败
2. 市场失灵
3. 全球化与社会分化
(二) 治理内涵与善治
(三) 治理理论与乡村治理
(四) 新农村建设与乡村治理
1. 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及对乡村治理的要求
2. 乡村治理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
二、我国乡村治理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 我国乡村治理的现状
1. 我国乡村治理模式的变迁
2. 我国乡村治理的成效
(二) 当前我国乡村治理存在的问题
1. 乡镇政府职能不到位
2. 村民自治功能不强
3. “乡政”与“村治”不协调
4. 农民组织化程度不高
(三) 我国乡村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
1. 城乡二元分治体制是农村问题的总根源
2. 集权性行政体制是乡村治理问题与危机的重要原因
3. 法律法规不健全是引发乡村矛盾和问题的主要原因
4. 现代社会资本缺乏是导致乡村治理问题难以解决的又一重要因素
三、乡村治理改革参照系:他国的经验及启示
(一) 印度乡村治理的做法及启示
1. 基本内容及特点
2. 对中国的启示
(二) 韩国新村运动及启示
1. 新村运动的内容与特点
2. 对中国的启示
(三) 法国“权力让与”治理模式及启示
四、我国乡村治理对策思考
(一) 影响乡村治理模式选择的因素
(二) 乡村治理变革的目标选择
(三) 乡村治理变革应坚持的原则
1. 以农民为本原则
2. 坚持党的领导原则
3. 民主治理原则
4. 依法治理原则
5. 因地制宜原则
(四) 乡村治理变革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 乡镇与村级组织的关系
2. 村党支部与村委会的关系
3. 国家法律规范与地方规范的关系
(五) 我国乡村治理变革的策略选择
1. 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政府改革
2. 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3. 发展新型农民社会组织
4. 健全乡村治理的法律法规和制度
5. 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37536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7536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