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税改革与中国农民的变迁 ————改革开放以来
发布时间:2023-03-05 13:03
“三农”问题关系着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全局,也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农民是推动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农民的变迁则是解读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重要途径,同农村改革进程密切相关,相互影响。农业税改革作为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改革的主线,是促进农民减负增收的主要推动力量之一。在此基础之上,本文系统回顾了农业税改革的历程与中国农民的历史变迁。 全文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业税政策的调整为线索,以时间为序,从纵向上系统梳理农业税改革的历程及后农业税时代涉农政策的走向。 第一章简要回顾了中国历史上的农业税改革及不同历史时期党领导的农业政策的变迁历程。 第二章在阐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业税政策调整的基础上,系统回顾了始于本世纪初的以规范农村税费制度、减轻农民负担为目标的农村税费改革,并对取消农业税的必要性与可行性、成效与意义做出简要分析。 第三章首先总结归纳了后农业税时代相关的涉农税收优惠政策,并分析了统一城乡税制的实现条件及实现路径,即当单位农村劳动力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农民不再是弱势群体,农业不再是弱势产业,廉洁高效的城乡财政体系、税收征管体系建立健全之时,城乡税制一体化便...
【文章页数】:18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概念的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创新点、难点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建党以来农业税的变迁
第一节 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农业税
1.1.1 土地革命时期:实行不同征收办法
1.1.2 抗日战争时期:统一累进税制的施行
1.1.3 解放战争时期:比例税制的启用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税
1.2.1 建国初期:累进税制与比例税制并存
1.2.2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税的统一
第二章 新时期的农业税改革
第一节 农业税改革的探索
2.1.1 改革开放后农业税政策的革新与发展
2.1.2 九十年代税费改革模式的探索
第二节 农村税费改革的启动
2.2.1 税费改革的根本动因
2.2.2 税费改革内容与政策的调整
2.2.3 税费改革的阶段性成效:以江苏试点为例
第三节 农业税的终结
2.3.1 政策的演进:从减免到取消
2.3.2 免征农业税的必要性
2.3.3 免征农业税的可行性
第四节 农业税终结的成效与意义
2.4.1 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
2.4.2 深化农村制度变革,缓解农村社会矛盾
第三章 从农业税的终结到农村综合改革
第一节 后农业税时代涉农税收政策走向
3.1.1 现行的涉农税收优惠政策
3.1.2 涉农税收政策调整的目标:城乡统一税制
第二节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历史条件
3.2.1 税费改革为综合改革带来机遇
3.2.2 税费改革为综合改革带来挑战
第三节 农村综合改革政策与阶段成效
3.3.1 农村综合改革的思路与目标
3.3.2 农村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
3.3.3 农村综合改革的初步成效
第四章 农民负担及收支状况的变迁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负担的演变
4.1.1 农民负担的总体变化
4.1.2 农民负担的阶段性变化
第二节 农民收入及其结构的演变
4.2.1 农民收入的总体变化
4.2.2 农民收入及其结构的阶段性变化
4.2.3 农民收入的均等性变化
第三节 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及其结构的演变
4.3.1 农民生活总支出的总体变化
4.3.2 农民消费支出的结构变化和均等性分析
4.3.3 农民消费能力与生活质量的阶段性分析
第四节 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4.4.1 问题的提出
4.4.2 理论模型
4.4.3 实证分析
4.4.4 结论
第五章 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变迁
第一节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发展进程
5.1.1 劳动力市场化与流动的阶段性变化
5.1.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第二节 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劳动力流动
5.2.1 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
5.2.2 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动力源泉:劳动力自由流动
第六章 农民价值观念的变迁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农民的社会生活
6.1.1 传统社会农民的乡土生活
6.1.2 传统社会农民的价值观念
6.1.3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地位与心理的演变
第二节 新时期农民价值观念的蜕变
6.2.1 农民社会地位的转变
6.2.2 农民价值观念的嬗变
第三节 农民观念变迁的效应分析
6.3.1 观念变迁的正面效应
6.3.2 观念变迁的负面效应
第四节 农民价值观念的分化及经济弱势群体的精神救助
6.4.1 农民价值观念的分化
6.4.2 农民经济弱势群体的精神救助
6.4.3 对经济弱势群体实施精神救助的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本文编号:3756244
【文章页数】:18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的缘起
二、概念的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创新点、难点及不足之处
第一章 建党以来农业税的变迁
第一节 党在民主革命时期的农业税
1.1.1 土地革命时期:实行不同征收办法
1.1.2 抗日战争时期:统一累进税制的施行
1.1.3 解放战争时期:比例税制的启用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农业税
1.2.1 建国初期:累进税制与比例税制并存
1.2.2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税的统一
第二章 新时期的农业税改革
第一节 农业税改革的探索
2.1.1 改革开放后农业税政策的革新与发展
2.1.2 九十年代税费改革模式的探索
第二节 农村税费改革的启动
2.2.1 税费改革的根本动因
2.2.2 税费改革内容与政策的调整
2.2.3 税费改革的阶段性成效:以江苏试点为例
第三节 农业税的终结
2.3.1 政策的演进:从减免到取消
2.3.2 免征农业税的必要性
2.3.3 免征农业税的可行性
第四节 农业税终结的成效与意义
2.4.1 保护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
2.4.2 深化农村制度变革,缓解农村社会矛盾
第三章 从农业税的终结到农村综合改革
第一节 后农业税时代涉农税收政策走向
3.1.1 现行的涉农税收优惠政策
3.1.2 涉农税收政策调整的目标:城乡统一税制
第二节 推进农村综合改革的历史条件
3.2.1 税费改革为综合改革带来机遇
3.2.2 税费改革为综合改革带来挑战
第三节 农村综合改革政策与阶段成效
3.3.1 农村综合改革的思路与目标
3.3.2 农村综合改革的主要内容
3.3.3 农村综合改革的初步成效
第四章 农民负担及收支状况的变迁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负担的演变
4.1.1 农民负担的总体变化
4.1.2 农民负担的阶段性变化
第二节 农民收入及其结构的演变
4.2.1 农民收入的总体变化
4.2.2 农民收入及其结构的阶段性变化
4.2.3 农民收入的均等性变化
第三节 农民生活消费支出及其结构的演变
4.3.1 农民生活总支出的总体变化
4.3.2 农民消费支出的结构变化和均等性分析
4.3.3 农民消费能力与生活质量的阶段性分析
第四节 农民收入的影响因素—基于VAR模型的实证分析
4.4.1 问题的提出
4.4.2 理论模型
4.4.3 实证分析
4.4.4 结论
第五章 农村劳动力市场的变迁
第一节 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发展进程
5.1.1 劳动力市场化与流动的阶段性变化
5.1.2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
第二节 城乡收入差距与农村劳动力流动
5.2.1 城乡收入差距的演变
5.2.2 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分析
第三节 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的动力源泉:劳动力自由流动
第六章 农民价值观念的变迁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农民的社会生活
6.1.1 传统社会农民的乡土生活
6.1.2 传统社会农民的价值观念
6.1.3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地位与心理的演变
第二节 新时期农民价值观念的蜕变
6.2.1 农民社会地位的转变
6.2.2 农民价值观念的嬗变
第三节 农民观念变迁的效应分析
6.3.1 观念变迁的正面效应
6.3.2 观念变迁的负面效应
第四节 农民价值观念的分化及经济弱势群体的精神救助
6.4.1 农民价值观念的分化
6.4.2 农民经济弱势群体的精神救助
6.4.3 对经济弱势群体实施精神救助的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
本文编号:375624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7562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