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政治意识的嬗变及其塑造

发布时间:2023-03-11 16:30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人数占全国人口数量的大多数,农民的现代化水平几乎决定了我国的总体现代化水平。要实现国家、农村的政治发展,应着力提高农民的现代化水平已经成为共识。现代化过程体现在多个层面,发生在人类思想、行为所有领域中的变化都被包含其中。人的思想观念的进步、向现代化的转变进而引起行为方式的变化是人的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因此,实现农民思想观念的现代化成为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其中,政治意识作为在价值认识基础上积淀而成的深层认知结构,决定着农民的行为趋向与行为方式,是农村乃至整个国家良性运行与协调发展的基本精神基础。探究农民政治意识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嬗变及其规律,揭示农民政治意识现状,具有深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新中国成立至今,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处于深刻的变革之中,谁都能感觉到,但没有人全面、准确地理解变革的过程和方向,伴随着社会的全面转型,农民的思想观念也发生很大的变动,但始终没有形成适应社会发展、为社会发展提供内生动力的意识形式,农民政治意识的现代化水平还未达到经济社会的发展要求。为了使先进的制度设计能按照其原有的精神和价值追求来实施,就必须对农民政治意识进行塑造。具...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的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践意义
    1.2 研究现状述评
        1.2.1 学界有关政治意识的研究
        1.2.2 学界有关农民政治意识的研究
        1.2.3 学界有关农民政治意识变迁的研究
第2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分析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政治意识
        2.1.2 农民政治意识
    2.2 农民政治意识嬗变分析的理论基础
        2.2.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理论
        2.2.2 政治意识现代化理论
第3章 我国农民政治意识嬗变的主要特征和存在的问题
    3.1 我国农民政治意识嬗变的主要特征
        3.1.1 主体性增强
        3.1.2 理性增强
        3.1.3 主动性增强
    3.2 我国农民政治意识嬗变后存在的问题
        3.2.1 政治信任差序化问题
        3.2.2 功利化色彩突出
        3.2.3 公观念弱化
第4章 我国农民政治意识嬗变的原因
    4.1 体制结构之变
        4.1.1 经营体制的变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4.1.2 村民自治的普遍推行
    4.2 农民结构之变
        4.2.1 职业结构的分化
        4.2.2 城乡分布结构的变动
        4.2.3 阶层结构的变化
    4.3 农村文化之变
        4.3.1 主流文化的转型
        4.3.2 传统文化的复兴
        4.3.3 西方文化的渗透和影响
    4.4 生活方式城镇化
        4.4.1 劳动生产方式
        4.4.2 消费方式
        4.4.3 休闲方式
        4.4.4 交往方式
    4.5 农民的利益之变
        4.5.1 利益分化
        4.5.2 利益边缘化
    4.6 乡村社会基础结构之变
第5章 基于全面乡村治理对农民政治意识的塑造
    5.1 制度层面实现法治赋权
        5.1.1 健全农民参政议政的具体制度
        5.1.2 健全统筹城乡发展制度
        5.1.3 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5.2 改善差序政府信任现状
        5.2.1 反对基层自治组织的腐败
        5.2.2 改革地方政府考核评价体系
        5.2.3 加强对地方、基层政府的多方位监督
    5.3 实现分类治理
        5.3.1 根据农民结构分化实现分类治理
        5.3.2 发挥不同农民群体的主体作用
    5.4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
        5.4.1 繁荣农村文化,创建良好文化氛围
        5.4.2 创新教育内容,全面提升农民素质
    5.5 把农民群众组织起来
        5.5.1 发展适合农村实际的产业,为组织农民提供物质保障
        5.5.2 出台扶持和反哺农业的政策,为组织农民提供制度保障
        5.5.3 帮助农民建立农业协会或合作组织,为组织农民提供组织基础
结语
参考文献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7598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7598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546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