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综合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以益阳市赫山区为例
发布时间:2023-04-19 21:23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农村综合改革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分析。作为农村综合改革的试点城市,益阳市探寻了中部农业大市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好途径,但是选取税费改革和农业税费免交以后,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 本文综合运用社会学、政治学、管理学知识,以益阳市赫山区为实例,对该区的乡镇机构改革、乡镇财政、农村义务教育、农村社会保障等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和解剖赫山区在农村综合改革后的现状,从实证分析法的角度来进行全面、理性的分析。抓住农村综合改革后赫山区的乡镇、农村行政机构、财政、义务教育、社会保障等方面的具体情况、特点,分析相关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其带来的影响,并对我国其他地区的农村发展情况进行比较研究,从而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益阳赫山区农村综合改革后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和建议。试图为农村综合改革的研究作出新的探索努力,探索出一条以巩固农村税费改革成效为主的农村综合改革之路,以弥补对各地农村综合改革为主题的研究成果的不足,进而为湖南乃至全国的农村综合改革提供现实可行的途径和方法。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选题意义
1.3.1 现实意义
1.3.2 理论意义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农村综合改革的发展走势
3 研究思路
4 研究的主要内容
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益阳市赫山区农村综合改革的历程回顾
1 益阳市赫山区基本情况
2 益阳市赫山区的农村综合改革之路
第三章 益阳市赫山区农村综合改革存在的问题
1 益阳市赫山区乡镇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乡镇政府职能和事权划分不清
1.2 乡镇政府各级工作人员受到旧行政观念的影响
1.3 乡镇政府机构数目庞大
1.4 乡镇政府人员分流困难
2 益阳市赫山区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2.1 取消农业税后乡镇财政收入更加减少,收支矛盾突出
2.2 乡镇负债现象严重,债务风险凸显
2.3 财政运行困难,乡镇财政功能弱化
2.4 转移支付能力较弱,地区间农民收入差异大
2.5 财权与事权不统一,加大了乡镇财政收支的缺口
2.6 农村公共物品的匮乏影响了服务型政府的实现
3 益阳市赫山区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
3.1 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3.2 教育保障条件大大减弱
3.3 学生平等问题和“留守儿童”问题
3.4 教育资源与教师待遇问题
3.5 教师队伍结构问题
4 益阳市赫山区乡镇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4.1 农村社会保障启动慢,老龄问题日益突出
4.2 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有待进一步加强
4.3 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有待进一步健全
4.4 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四章 益阳市赫山区农村综合改革问题的原因分析
1 益阳市赫山区乡镇机构改革问题形成的原因
1.1 乡镇机构设置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1.2 对乡镇机构改革缺乏科学、理智的认识
1.3 对政府职能的定位不够明确
1.4 法制建设滞后
2 益阳市赫山区乡镇财政体制改革问题形成的原因
2.1 财政体制不科学
2.2 财政预算缺乏规范化管理
2.3 转移支付不完善
2.4 乡镇政府被赋予过多的职能
2.5 针对乡镇官员的考核机制不完善
2.6 乡镇人员冗繁,财政供养负担大
2.7 产业发展不均衡,财政收入增长缓慢
2.8 农村经济的长期发展受到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
3 益阳市赫山区农村义务教育改革问题形成的原因
3.1 教育经费投入和教育保障条件与国家财政体制及政府事权划分不相适应
3.2 教育公平失衡
3.2.1 教育投入与教育资源分配的失衡
3.2.2 “留守儿童”教育的失衡导致辍学者增多
3.2.3 教师队伍建设的失衡
4 益阳市赫山区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问题形成的原因
4.1 缺乏监督保证机制,法律制度不完善
4.2 没有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机制,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
4.3 考评管理机制不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水平低下
第五章 益阳市赫山区农村综合改革问题的对策
1 乡镇机构改革问题的对策
1.1 依法改革是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根本路径
1.2 公众参与是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根本动力
1.3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1.4 实行乡镇内部机构合并和调整,适当地撤并乡镇
1.5 妥善开展人员分流工作
2 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的对策
2.1 改革和完善现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2.2 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对乡镇的转移支付制度
2.3 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化解乡镇债务
2.4 大力发展乡镇经济,壮大地方财力
2.5 进一步精简基层财政供养人员,优化乡镇机构的设置和职能
2.6 动员社会资源保证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
3 农村义务教育改革的对策
3.1 充分认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3.2 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
3.3 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4 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新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3.4.1 解决好乡村教师的福利待遇
3.4.2 让农村教师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3.4.3 严格农村教师准入标准,大面积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养
3.4.4 解决教师队伍问题的步骤可以尝试如下措施
3.5 均衡配置教师资源,明确教师作用、意义与地位
3.5.1 要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提高乡村教师地位
3.5.2 要加大财政对乡村教育的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3.5.3 要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不断壮大乡村教师队伍
3.5.4 要加强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乡村教师教学水平
3.5.5 要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切实解决教师后顾之忧
3.5.6 应当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稳定乡村教师队伍
3.6 加强法律宣传与教育,推动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发展
3.6.1 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国和国义务教育法》
3.6.2 务必做到公平教育
3.6.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 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对策
4.1 加快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4.2 努力发展地方经济,积极筹措社会保障资金
4.3 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4.4 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重视农村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4.5 强化扩面征缴,打造社保基金“运行链
4.6 严格规范管理,筑起社保基金监管“防火墙”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794236
【文章页数】:6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选题意义
1.3.1 现实意义
1.3.2 理论意义
2 国内外研究动态
2.1 国外研究现状
2.2 农村综合改革的发展走势
3 研究思路
4 研究的主要内容
5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益阳市赫山区农村综合改革的历程回顾
1 益阳市赫山区基本情况
2 益阳市赫山区的农村综合改革之路
第三章 益阳市赫山区农村综合改革存在的问题
1 益阳市赫山区乡镇机构改革存在的问题分析
1.1 乡镇政府职能和事权划分不清
1.2 乡镇政府各级工作人员受到旧行政观念的影响
1.3 乡镇政府机构数目庞大
1.4 乡镇政府人员分流困难
2 益阳市赫山区乡镇财政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2.1 取消农业税后乡镇财政收入更加减少,收支矛盾突出
2.2 乡镇负债现象严重,债务风险凸显
2.3 财政运行困难,乡镇财政功能弱化
2.4 转移支付能力较弱,地区间农民收入差异大
2.5 财权与事权不统一,加大了乡镇财政收支的缺口
2.6 农村公共物品的匮乏影响了服务型政府的实现
3 益阳市赫山区农村义务教育改革存在的问题
3.1 教育经费投入严重不足
3.2 教育保障条件大大减弱
3.3 学生平等问题和“留守儿童”问题
3.4 教育资源与教师待遇问题
3.5 教师队伍结构问题
4 益阳市赫山区乡镇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4.1 农村社会保障启动慢,老龄问题日益突出
4.2 农村社会保障资金筹措有待进一步加强
4.3 农村社会保障管理机构有待进一步健全
4.4 农村社会保障法制建设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四章 益阳市赫山区农村综合改革问题的原因分析
1 益阳市赫山区乡镇机构改革问题形成的原因
1.1 乡镇机构设置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
1.2 对乡镇机构改革缺乏科学、理智的认识
1.3 对政府职能的定位不够明确
1.4 法制建设滞后
2 益阳市赫山区乡镇财政体制改革问题形成的原因
2.1 财政体制不科学
2.2 财政预算缺乏规范化管理
2.3 转移支付不完善
2.4 乡镇政府被赋予过多的职能
2.5 针对乡镇官员的考核机制不完善
2.6 乡镇人员冗繁,财政供养负担大
2.7 产业发展不均衡,财政收入增长缓慢
2.8 农村经济的长期发展受到二元结构体制的影响
3 益阳市赫山区农村义务教育改革问题形成的原因
3.1 教育经费投入和教育保障条件与国家财政体制及政府事权划分不相适应
3.2 教育公平失衡
3.2.1 教育投入与教育资源分配的失衡
3.2.2 “留守儿童”教育的失衡导致辍学者增多
3.2.3 教师队伍建设的失衡
4 益阳市赫山区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问题形成的原因
4.1 缺乏监督保证机制,法律制度不完善
4.2 没有建立稳定的资金来源机制,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不稳定
4.3 考评管理机制不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水平低下
第五章 益阳市赫山区农村综合改革问题的对策
1 乡镇机构改革问题的对策
1.1 依法改革是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根本路径
1.2 公众参与是乡镇政府机构改革的根本动力
1.3 转变乡镇政府职能
1.4 实行乡镇内部机构合并和调整,适当地撤并乡镇
1.5 妥善开展人员分流工作
2 乡镇财政体制改革的对策
2.1 改革和完善现行乡镇财政管理体制
2.2 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完善对乡镇的转移支付制度
2.3 采取各种措施努力化解乡镇债务
2.4 大力发展乡镇经济,壮大地方财力
2.5 进一步精简基层财政供养人员,优化乡镇机构的设置和职能
2.6 动员社会资源保证农村公共物品的供给
3 农村义务教育改革的对策
3.1 充分认识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极端重要性
3.2 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进一步明确各级政府的主体责任
3.3 优化农村中小学布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4 创新农村教师补充新机制,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3.4.1 解决好乡村教师的福利待遇
3.4.2 让农村教师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
3.4.3 严格农村教师准入标准,大面积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养
3.4.4 解决教师队伍问题的步骤可以尝试如下措施
3.5 均衡配置教师资源,明确教师作用、意义与地位
3.5.1 要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不断提高乡村教师地位
3.5.2 要加大财政对乡村教育的投入,不断改善办学条件
3.5.3 要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不断壮大乡村教师队伍
3.5.4 要加强继续教育,不断提高乡村教师教学水平
3.5.5 要提高教师福利待遇,切实解决教师后顾之忧
3.5.6 应当落实各项优惠政策,稳定乡村教师队伍
3.6 加强法律宣传与教育,推动农村义务教育持续发展
3.6.1 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国和国义务教育法》
3.6.2 务必做到公平教育
3.6.3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4 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的对策
4.1 加快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4.2 努力发展地方经济,积极筹措社会保障资金
4.3 进一步加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努力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
4.4 提高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就业技能,重视农村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
4.5 强化扩面征缴,打造社保基金“运行链
4.6 严格规范管理,筑起社保基金监管“防火墙”
第六章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本文编号:379423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794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