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产业工人的职业稳定性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0 19:41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多次重提阶级基础,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且人数众多,这一群体的职业稳定状况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当代产业工人与马克思时期及建国初期的工人群体已然不同,对这一群体进行单独研究具有相当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本研究试图通过调查数据明确当代我国产业工人群体的职业稳定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通过判断抽样的方式选择9家企业进行调查,共获得有效问卷1927份。首先本文做了样本特征描述以展现我国当代产业工人的群体面貌,数据统计发现我国当代产业工人以中年男性为主,受教育程度较高,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数较多,多以城市户口为主且党员比例高。其次笔者以“职业流动次数”和“职业续存期”为测量指标,使用平均值比较、生存分析等方法探究了我国当代产业工人的职业稳定性现状。截至调查时间,受访对象最多更换过4次工作,62%的人未有任何职业流动经历;其平均职业续存期为12.86年,第一份工作职业续存期最长可达43年,64.5%的受访者其第一份工作续存时间达30年以上。可以看出,我国当代产业工人职业流动次数少,单份工作续存时间长,具有超强的职业稳定性。就产业工人职业稳定性现状与以往研究(主要是关于农民工的研究)结论相...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研究现状评析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假设
2.2 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2.3 样本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当代产业工人的职业稳定性现状
3.1 职业流动情况分析
3.2 职业续存期分析
3.2.1 第一份工作的持续情况
3.2.2 第二份工作的持续情况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当代产业工人职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4.1 职业流动次数的影响因素
4.1.1 不同性别产业工人的流动情况
4.1.2 不同年龄产业工人的职业流动情况
4.1.3 不同文化程度产业工人的职业流动情况
4.1.4 不同户籍产业工人的职业流动情况
4.2 职业续存期的影响因素
4.2.1 不同性别产业工人的职业续存情况
4.2.2 不同年龄产业工人的职业续存情况
4.2.3 不同文化程度产业工人的职业续存情况
4.2.4 不同户籍产业工人的职业续存情况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发现与思考
5.1 研究假设的检验
5.1.1 个体因素影响产业工人的职业稳定性
5.1.2 制度因素影响产业工人的职业稳定性
5.2 研究发现
5.3 思考与解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95162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析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研究现状评析
第2章 研究设计
2.1 研究假设
2.2 问卷设计与调查实施
2.3 样本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当代产业工人的职业稳定性现状
3.1 职业流动情况分析
3.2 职业续存期分析
3.2.1 第一份工作的持续情况
3.2.2 第二份工作的持续情况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当代产业工人职业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4.1 职业流动次数的影响因素
4.1.1 不同性别产业工人的流动情况
4.1.2 不同年龄产业工人的职业流动情况
4.1.3 不同文化程度产业工人的职业流动情况
4.1.4 不同户籍产业工人的职业流动情况
4.2 职业续存期的影响因素
4.2.1 不同性别产业工人的职业续存情况
4.2.2 不同年龄产业工人的职业续存情况
4.2.3 不同文化程度产业工人的职业续存情况
4.2.4 不同户籍产业工人的职业续存情况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发现与思考
5.1 研究假设的检验
5.1.1 个体因素影响产业工人的职业稳定性
5.1.2 制度因素影响产业工人的职业稳定性
5.2 研究发现
5.3 思考与解释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本文编号:379516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7951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