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韧性及其提升对策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2 16:07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新生代农民工日渐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由于主客观种种因素的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在求职和职业生涯中会遇到诸多挫折与磨难,而他们抗击挫折的能力与职业韧性又普遍不足,由此不仅影响到其自身、家庭和社会和谐,而且也不利于他们作用的发挥。因此,本研究综合运用调查研究、文献资料收集与整理、系统分析的方法,从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韧性开始受到社会各方面重视、其职业韧性有所提升但又普遍不足的现状出发,发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职业挫折心理脆弱化、职业挫折行为幼稚化、职业挫折应对方法简单化。进而深入探寻其原因,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韧性不足不仅受到其个人生理、心理条件的影响,而且受到家庭、企业、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基于此,探索性地从政府、企业、社会与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的不同角度提出全面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韧性的对策与方法。 政府应进一步健全立法,优化制度环境;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优化就业环境;进一步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拓展就业空间。企业应创新激励机制,增强工作积极性;改善客观环境,提高工作满意度;健全学习培训制度,拓展提升知识技能。社会有关方面应发挥社区服务功能,增...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
1.2.2 国外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韧性概述
2.1 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及特点
2.2 职业韧性的内涵
2.2.1 职业韧性的概念
2.2.2 职业韧性过程模型
2.3 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韧性
2.3.1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韧性问题的提出
2.3.2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韧性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韧性的现状
3.1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韧性普遍受到重视
3.1.1 政府的重视
3.1.2 企业的重视
3.1.3 社会的重视
3.2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韧性在逐渐增强
3.2.1 法制意识、维权意识逐渐增强
3.2.2 职业意识逐渐增强
3.2.3 学习、技能培训意识逐渐增强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韧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韧性存在的问题
4.1.1 职业挫折心理脆弱化
4.1.2 职业挫折行为幼稚化
4.1.3 职业挫折应对方法简单化
4.2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韧性不足的原因
4.2.1 个体因素
4.2.2 家庭因素
4.2.3 企业因素
4.2.4 社会因素
第五章 培养和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韧性的对策
5.1 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5.1.1 健全立法,优化制度环境
5.1.2 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优化就业环境
5.1.3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拓展就业空间
5.2 企业的管理和创新
5.2.1 创新激励机制,增强工作积极性
5.2.2 改善客观环境,提高工作满意度
5.2.3 健全学习培训制度,拓展提升知识技能
5.3 社会其他组织的参与和帮助
5.3.1 发挥社区服务功能,增强归属意识
5.3.2 完善心理救助体系,加强人文关怀
5.3.3 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加强正面引导
5.4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韧性的自我培养和提升
5.4.1 加强职业定位,培养提升职业自信心
5.4.2 加强知识技能学习,培养提升职业竞争力
5.4.3 增强沟通合作意识,培养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5.4.4 加强挫折教育,培养提升挫折容忍力
5.5 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和导向
5.5.1 加强“三观”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思想道德素质
5.5.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新生代农民工良好职业素养
5.5.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新生代农民工抗挫折的心理素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797972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相关研究
1.2.2 国外相关研究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韧性概述
2.1 新生代农民工的概念及特点
2.2 职业韧性的内涵
2.2.1 职业韧性的概念
2.2.2 职业韧性过程模型
2.3 新生代农民工的职业韧性
2.3.1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韧性问题的提出
2.3.2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韧性的影响因素
第三章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韧性的现状
3.1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韧性普遍受到重视
3.1.1 政府的重视
3.1.2 企业的重视
3.1.3 社会的重视
3.2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韧性在逐渐增强
3.2.1 法制意识、维权意识逐渐增强
3.2.2 职业意识逐渐增强
3.2.3 学习、技能培训意识逐渐增强
第四章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韧性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1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韧性存在的问题
4.1.1 职业挫折心理脆弱化
4.1.2 职业挫折行为幼稚化
4.1.3 职业挫折应对方法简单化
4.2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韧性不足的原因
4.2.1 个体因素
4.2.2 家庭因素
4.2.3 企业因素
4.2.4 社会因素
第五章 培养和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韧性的对策
5.1 政府的支持和引导
5.1.1 健全立法,优化制度环境
5.1.2 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优化就业环境
5.1.3 完善就业服务体系,拓展就业空间
5.2 企业的管理和创新
5.2.1 创新激励机制,增强工作积极性
5.2.2 改善客观环境,提高工作满意度
5.2.3 健全学习培训制度,拓展提升知识技能
5.3 社会其他组织的参与和帮助
5.3.1 发挥社区服务功能,增强归属意识
5.3.2 完善心理救助体系,加强人文关怀
5.3.3 优化社会舆论环境,加强正面引导
5.4 新生代农民工职业韧性的自我培养和提升
5.4.1 加强职业定位,培养提升职业自信心
5.4.2 加强知识技能学习,培养提升职业竞争力
5.4.3 增强沟通合作意识,培养提升人际交往能力
5.4.4 加强挫折教育,培养提升挫折容忍力
5.5 思想政治教育的定位和导向
5.5.1 加强“三观”教育,提高新生代农民工思想道德素质
5.5.2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养新生代农民工良好职业素养
5.5.3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强新生代农民工抗挫折的心理素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79797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7979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