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组织与基层政权关系的类型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3-04-23 00:19
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获取生存资源方式多样化,农民阶层分化与个体组合并行突现。聚焦农村基层政治场域,碎片化的农民个体和多样化的农民组织围绕基层政权展开互动,国家与社会关系呈现出一个纷繁复杂的政治场景。类型学的分类研究为实现认识的清晰化提供方法论工具。类型学研究操作要义在于分类、建模、比较与建构。建立有效的社会组织形式对原子化的农民个体进行整合,正确认识和处理农民组织与基层政权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农民组织作为当代农民结合的一种形态,探究其内在的生成机制和运行类型,是分类指导和科学管理的理论前提,也是研究基层社会场域中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起点。农民组织与基层政权关系是国家与社会关系延伸至农村基层社会政治领域的具体体现,形式各异的农民组织在其生成过程中围绕基层政权形成了不同的关系类型。文章借助于类型学的研究方法,遵循类型学的研究要义,顺沿农民组织与基层政权关系发展脉络,对农民组织与基层政权的关系进行分类研究,促成认识的清晰化,分析关系成因,预测其政治后果,在理论上探寻农民组织与基层政权关系的理想模式,进而比较理想模式与现实模式之间的差距,从中找出农民组织与基层政权关系平衡发展的...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关于选题的说明
1.1.1 研究的传统及延续
1.1.2 现实的反思及突破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文献综述
1.3.1 研究现状
1.3.2 文献述评
1.4 研究视角、方法
1.4.1 研究视角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难点、不足
1.5.1 创新
1.5.2 难点
1.5.3 不足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类型研究要义
2.1 基本概念界定
2.2 类型研究要义
第三章 农民组织的生成模式与运作类型
3.1 农民组织生成机制
3.2 农民组织运作类型
第四章 农民组织与基层政权关系类型
4.1 动态发展
4.1.1 农民组织发展的背景困境
4.1.2 基层政权行进的大致脉络
4.1.3 两者关系演进的基本趋向
4.1.4 动态关系平衡的理论诉求
4.2 关系类型
4.2.1 指导------依附型
4.2.2 扶持------控制型
4.2.3 默许------放任型
4.2.4 对抗------消解型
4.3 成因分析
4.3.1 政权建设的价值导向
4.3.2 政府管理的策略需求
4.3.3 主体意识的觉醒复苏
4.3.4 传统制度的现代延续
4.4 政治后果
4.4.1 活动领域分野与政治关系规范
4.4.2 利益需求扩增与治理能力提高
4.4.3 组织结构分散与自主活动加剧
4.4.4 竞争挑战突现与关系格局变异
第五章 农民组织与基层政权关系理想模式
5.1 互动途径的历史变迁
5.2 此强彼弱的关系现状
5.3 完美形态的理论求证
5.4 理想现实的差距比较
第六章 平衡发展的策略选择
6.1 农民组织的培育管理
6.2 职能边界的法律划分
6.3 有限合理的财政支持
6.4 一主多辅的双向互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798695
【文章页数】:7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关于选题的说明
1.1.1 研究的传统及延续
1.1.2 现实的反思及突破
1.2 研究目的、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文献综述
1.3.1 研究现状
1.3.2 文献述评
1.4 研究视角、方法
1.4.1 研究视角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难点、不足
1.5.1 创新
1.5.2 难点
1.5.3 不足
第二章 基本概念界定及类型研究要义
2.1 基本概念界定
2.2 类型研究要义
第三章 农民组织的生成模式与运作类型
3.1 农民组织生成机制
3.2 农民组织运作类型
第四章 农民组织与基层政权关系类型
4.1 动态发展
4.1.1 农民组织发展的背景困境
4.1.2 基层政权行进的大致脉络
4.1.3 两者关系演进的基本趋向
4.1.4 动态关系平衡的理论诉求
4.2 关系类型
4.2.1 指导------依附型
4.2.2 扶持------控制型
4.2.3 默许------放任型
4.2.4 对抗------消解型
4.3 成因分析
4.3.1 政权建设的价值导向
4.3.2 政府管理的策略需求
4.3.3 主体意识的觉醒复苏
4.3.4 传统制度的现代延续
4.4 政治后果
4.4.1 活动领域分野与政治关系规范
4.4.2 利益需求扩增与治理能力提高
4.4.3 组织结构分散与自主活动加剧
4.4.4 竞争挑战突现与关系格局变异
第五章 农民组织与基层政权关系理想模式
5.1 互动途径的历史变迁
5.2 此强彼弱的关系现状
5.3 完美形态的理论求证
5.4 理想现实的差距比较
第六章 平衡发展的策略选择
6.1 农民组织的培育管理
6.2 职能边界的法律划分
6.3 有限合理的财政支持
6.4 一主多辅的双向互动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本文编号:379869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798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