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国家与乡村互动下的中国基层行政组织变迁

发布时间:2023-04-23 14:41
  基层行政组织是国家政权与乡村力量互为进退博弈过程的产物,其运行事关乡村权力的整合与国家权力的渗透。本文以国家与乡村互动为切入点,以韦伯的官僚制为视角,分析中国基层行政组织的演变和转型。帝制时代,行政体系的内在局限使国家在与乡村进行互动的过程中很难取得全面的乡村控制权。秦汉国家确立了由官僚系统与父老阶层合作共治的乡官制;乡官制于中唐瓦解以后,宋代终于确立由富民阶层承担乡村管理职责的职役制,乡里组织自此走向持续的衰败。二十世纪的国家政权开启新的乡村基层组织建设进程,但无论是清末的“乡镇自治”还是国民党的两次县制改革,“自上而下”的建设均未实现基层组织的现代化。在建国初期土地改革运动中,共产党发动群众组织农民协会,彻底改造了乡村秩序并铲除地主权威,终于建立崭新的乡村行政组织。在随后的农业合作化运动以及人民公社时期,基层行政组织逐渐取得全面支配乡村的地位,实现形式或结构的官僚化。人民公社解体以后,“乡政村治”格局得以确立,乡、村组织的运作转向组织内容或机能的官僚化。在后农业税费时代,乡村的行政控制有强化的趋势,这种趋势很可能演化成国家与乡村良性互动的障碍。

【文章页数】:7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二)研究综述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思路和文章结构
一、帝制中国的地方控制难题
    (一)基层组织的科层化
    (二)官僚制权力的衰退
二、二十世纪以前乡里组织的历史演变
    (一)乡里组织的历史分期
    (二)乡官制时期:官僚系统与父老阶层的合作
    (三)职役制时期:官僚系统对富民阶层的支差
三、二十世纪以来基层行政组织的改造
    (一)晚清及国民政府“自上而下”的基层行政组织建设
    (二)五十年代前期的土地改革运动与基层行政组织建设
    (三)人民公社体制的嵌入和解体
    (四)“乡政村治”格局的形成与调适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本文编号:37999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7999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7e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