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最基层”:民族村寨村民自治研究
发布时间:2024-03-08 17:51
本文主要以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为出发点,以国家政权如何与民族问题突出的农村地区群众进行和谐互动为视角,通过对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石龙寨村实施“村民小组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组管委)的新型村庄治理模式进行田野调查,观察当前国家、社会、民族三方力量在中国基层民主政治的基本单位——自然村中的互动过程,并运用社会学、政治学、行政学、民族学、法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对这一创新的村庄管理方式进行剖析,发掘这一乡村民主政治运动过程所产生的各种社会效果,以及这些社会效果的深层成因,进而探讨中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中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村民自治制度这两个政治制度如何结合起来,为中国社会民族问题最集中的基层——农村地区提供民主政治生活的制度平台,以实现国家政权与社会发展的和谐互动良性循环。 在近现代西方国家与社会关系理论中,完善的基层民主制度,一直以来都被认为是国家政权强大的根源和象征,也是国家政权在社会生活中基本的“活动疆域”。从国家诞生于社会中的那一刻起,就不遗余力地进行着更好的社会控制的尝试。国家与社会的二元对立,形成了国家与社会各自的管理“疆域”,两者的“疆域”之争贯穿了自有国家以来整个人类社会的历...
【文章页数】:17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20世纪20年代——30年代
二、20世纪30——40年代
三、20世纪50年代——80年代
四、20世纪80年代至今
五、与本文相关的学术成果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相关概念
一、研究思路
二、相关概念
(一) 地方性知识
(二) 行政村与自然村
(三) 士绅阶层与"新士绅阶层"
第四节 主要结论和可能的创新与难点
一、主要结论
二、可能的创新与难点
第一部分 理论篇
第一章 村民自治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村民自治的历史背景
一、传统农村治理模式形成与士绅阶层的兴起
二、清末到民国的"政权下乡"与士绅阶层的蜕变
三、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农村治理与士绅阶层的消亡
第二节 村民自治的产生
第三节 村民自治的曲折发展
第二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论概述
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产生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一、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立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治化
三、民族自治地方的辉煌成就
第三章 村民自治与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思考
第一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村——两个民主政治制度的空间交汇点
一、自治、民族政策与自然村
二、自治、村务管理与自然村
三、共同的空间,最佳的观察场所
第二节 当村民自治与民族区域自治在自然村相遇
第二部分 调查篇
第四章 石龙寨村的基本情况
第一节 地理情况
一、地理位置
二、地质情况
第二节 人口与教育
一、人口
二、教育
第三节 经济
一、农业
二、商业
三、其他
第四节 民族
一、民族历史
二、民族文化和语言
第五节 社会
一、社会治安
二、社会风气
第六节 国家
第五章 关于"组管委"的调查
第一节 "组管委"的产生
一、改革开放前的石龙寨
二、"组管委"的产生
第二节 组织形态
一、机构设置
二、领导班子内部社会关系
三、组管委与村党支部的关系
四、组管委与群众的关系
五、组管委的待遇
第三节 组管委的工作职责
一、村里的日常事务管理
二、完成政府的新农村建设任务
三、财务管理和跑项目
四、公务接待
第四节 组管委的管理活动
一、日常村务管理
二、完成政府的新农村建设任务
三、财务管理和跑项目
四、公务接待
第五节 组管委成员们的展望
第六节 小结
第三部分 分析篇
第六章 行政村的村民自治与自然村的村民自治
第一节 自然村与行政村的区别与矛盾
一、自然村的形成
二、行政村的形成
三、行政村与自然村的区别
(一) 地域区别
(二) 历史区别
(三) 概念区别
四、石龙寨村中自然村与行政村的矛盾
第二节 石龙寨村组管委与当地村民委员会效果差异分析
一、经济基础分析
二、地域效果分析
三、制度历史分析
四、总结
第三节 回归"最基层":组管委的政治意义与经济意义
一、政治意义
二、经济意义
第四节 结论:村民自治走向形式多元
第七章 民族在自然村
第一节 居住状况
第二节 民族经济
第三节 民族文化
第四节 民族政治
一、领导人的素质条件
二、政治生活形式
第五节 结论:民族是村民自治形式多元的社会根基
第四部分 探索篇
第八章 "寻找‘最基层’"现象推力探究
第一节 "寻找‘最基层’"的经济推力
一、村民自治的经济基础
二、政治创新的背后
第二节 "寻找‘最基层’"的政治推力
一、政治活动力学模式分析下的自治组织性质
二、自下而上的力学模式需求
第三节 "寻找‘最基层’"的民族推力
第四节 "寻找‘最基层’"的行政推力
第五节 "寻找‘最基层’"的社会推力
一、国家与社会的"中间人"
二、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士绅阶层"
第九章 "寻找"与"回归":制度建议
一、完善法律体系,保障足够的制度空间
二、加强政治领导和监督,下放村务管理权力
三、在试点工作中,应当集中扶助自然村的集体经济
四、大胆培养当地少数民族干部,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各项政策到基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922167
【文章页数】:17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文献综述
一、20世纪20年代——30年代
二、20世纪30——40年代
三、20世纪50年代——80年代
四、20世纪80年代至今
五、与本文相关的学术成果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相关概念
一、研究思路
二、相关概念
(一) 地方性知识
(二) 行政村与自然村
(三) 士绅阶层与"新士绅阶层"
第四节 主要结论和可能的创新与难点
一、主要结论
二、可能的创新与难点
第一部分 理论篇
第一章 村民自治的理论概述
第一节 村民自治的历史背景
一、传统农村治理模式形成与士绅阶层的兴起
二、清末到民国的"政权下乡"与士绅阶层的蜕变
三、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的农村治理与士绅阶层的消亡
第二节 村民自治的产生
第三节 村民自治的曲折发展
第二章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理论概述
第一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产生
第二节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发展
一、民族自治地方的设立
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法治化
三、民族自治地方的辉煌成就
第三章 村民自治与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思考
第一节 少数民族地区的自然村——两个民主政治制度的空间交汇点
一、自治、民族政策与自然村
二、自治、村务管理与自然村
三、共同的空间,最佳的观察场所
第二节 当村民自治与民族区域自治在自然村相遇
第二部分 调查篇
第四章 石龙寨村的基本情况
第一节 地理情况
一、地理位置
二、地质情况
第二节 人口与教育
一、人口
二、教育
第三节 经济
一、农业
二、商业
三、其他
第四节 民族
一、民族历史
二、民族文化和语言
第五节 社会
一、社会治安
二、社会风气
第六节 国家
第五章 关于"组管委"的调查
第一节 "组管委"的产生
一、改革开放前的石龙寨
二、"组管委"的产生
第二节 组织形态
一、机构设置
二、领导班子内部社会关系
三、组管委与村党支部的关系
四、组管委与群众的关系
五、组管委的待遇
第三节 组管委的工作职责
一、村里的日常事务管理
二、完成政府的新农村建设任务
三、财务管理和跑项目
四、公务接待
第四节 组管委的管理活动
一、日常村务管理
二、完成政府的新农村建设任务
三、财务管理和跑项目
四、公务接待
第五节 组管委成员们的展望
第六节 小结
第三部分 分析篇
第六章 行政村的村民自治与自然村的村民自治
第一节 自然村与行政村的区别与矛盾
一、自然村的形成
二、行政村的形成
三、行政村与自然村的区别
(一) 地域区别
(二) 历史区别
(三) 概念区别
四、石龙寨村中自然村与行政村的矛盾
第二节 石龙寨村组管委与当地村民委员会效果差异分析
一、经济基础分析
二、地域效果分析
三、制度历史分析
四、总结
第三节 回归"最基层":组管委的政治意义与经济意义
一、政治意义
二、经济意义
第四节 结论:村民自治走向形式多元
第七章 民族在自然村
第一节 居住状况
第二节 民族经济
第三节 民族文化
第四节 民族政治
一、领导人的素质条件
二、政治生活形式
第五节 结论:民族是村民自治形式多元的社会根基
第四部分 探索篇
第八章 "寻找‘最基层’"现象推力探究
第一节 "寻找‘最基层’"的经济推力
一、村民自治的经济基础
二、政治创新的背后
第二节 "寻找‘最基层’"的政治推力
一、政治活动力学模式分析下的自治组织性质
二、自下而上的力学模式需求
第三节 "寻找‘最基层’"的民族推力
第四节 "寻找‘最基层’"的行政推力
第五节 "寻找‘最基层’"的社会推力
一、国家与社会的"中间人"
二、少数民族地区的"新士绅阶层"
第九章 "寻找"与"回归":制度建议
一、完善法律体系,保障足够的制度空间
二、加强政治领导和监督,下放村务管理权力
三、在试点工作中,应当集中扶助自然村的集体经济
四、大胆培养当地少数民族干部,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各项政策到基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9221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922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