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青年志愿禀赋及其培育
发布时间:2024-04-13 20:23
2008年以来,中国青年志愿者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和无私奉献,为中国青年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积极有效的贡献并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机遇。2010年后,中国进入经济社会加速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同时亦是一个矛盾凸显期。伴随着改革开放取得的各项成就而来的,是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价值观转变所带来的各类次生问题。当代中国青年志愿禀赋的提升,志愿服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将是调和社会关系、缓解社会矛盾、解决社会问题的有效手段。同时,志愿禀赋作为一项与现代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紧密联系的指标,随着我国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公民,尤其是青年人,迫切希望通过参加志愿服务尽己所能、帮助他人,在奉献社会中实现自身价值。 本文试图通过对当下中国青年志愿禀赋的发展进行探索与分析,研究政府特别是共青团组织在其培育中的情况,客观评价当前我国青年志愿服务的现实状况,为合理引导未来一个时期国内青年志愿行动的发展提供一系列具有现实操作性的对策路径,以期为当代青年志愿禀赋的发展提供思路和路径建议。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创新点
六、论文的核心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阐释
第一章 当代中国青年志愿禀赋的状况分析
一、当代中国青年志愿能力状况分析
1、中国青年志愿能力的发展历程
2、中国青年志愿能力的特点研究
二、当代中国青年志愿精神状况分析
1、当代中国青年志愿精神的历史渊源
2、当代中国青年志愿精神的西方借鉴
第二章 当代中国青年志愿禀赋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定位不准确
1、"全能政府"观念遗存
2、政府与社会的互动不足
二、制度环境不完备
1、志愿服务法律法规不完善
2、相关财税监管体制不健全
三、公民社会欠发达
1、志愿组织的薄弱
2、志愿精神的缺失
第三章 当代中国青年志愿禀赋培育中的政府责任及其应对
一、转变政府治理模式
1、转变政府职能,培育良好的政治生态
2、加大授权,充分发挥志愿组织作用
二、加大制度供给力度
1、提高立法层次,创造完备的法律环境
2、完善志愿相关财税监管体制
三、重塑公民社会
1、政策上扶持公民志愿组织
2、文化上培育公民志愿精神
第四章 共青团在青年志愿禀赋培育中的合理定位和路径选择
一、共青团在青年志愿禀赋培育中的角色及优势
1、共青团在新时期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中的角色定位
2、共青团在青年志愿服务培育中的自身优势
二、共青团在青年志愿禀赋培育中的路径选择
1、组织青年,积极开展志愿服务
2、引导青年,大力弘扬志愿精神
3、服务青年,努力提升志愿水平
第五章 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志愿禀赋及培育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方法
三、调查结果分析
四、总结与建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953574
【文章页数】:6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四、拟采取的研究方法
五、论文的创新点
六、论文的核心概念界定和相关理论阐释
第一章 当代中国青年志愿禀赋的状况分析
一、当代中国青年志愿能力状况分析
1、中国青年志愿能力的发展历程
2、中国青年志愿能力的特点研究
二、当代中国青年志愿精神状况分析
1、当代中国青年志愿精神的历史渊源
2、当代中国青年志愿精神的西方借鉴
第二章 当代中国青年志愿禀赋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政府定位不准确
1、"全能政府"观念遗存
2、政府与社会的互动不足
二、制度环境不完备
1、志愿服务法律法规不完善
2、相关财税监管体制不健全
三、公民社会欠发达
1、志愿组织的薄弱
2、志愿精神的缺失
第三章 当代中国青年志愿禀赋培育中的政府责任及其应对
一、转变政府治理模式
1、转变政府职能,培育良好的政治生态
2、加大授权,充分发挥志愿组织作用
二、加大制度供给力度
1、提高立法层次,创造完备的法律环境
2、完善志愿相关财税监管体制
三、重塑公民社会
1、政策上扶持公民志愿组织
2、文化上培育公民志愿精神
第四章 共青团在青年志愿禀赋培育中的合理定位和路径选择
一、共青团在青年志愿禀赋培育中的角色及优势
1、共青团在新时期协助政府管理青年事务中的角色定位
2、共青团在青年志愿服务培育中的自身优势
二、共青团在青年志愿禀赋培育中的路径选择
1、组织青年,积极开展志愿服务
2、引导青年,大力弘扬志愿精神
3、服务青年,努力提升志愿水平
第五章 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志愿禀赋及培育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方法
三、调查结果分析
四、总结与建议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本文编号:39535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953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