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环境治理中村干部行为的规则激励——以C村卫生公厕建设为例
发布时间:2024-05-09 01:41
乡村环境治理是整体环境治理的基本单元,也是一种农村公共产品,其供给存在绩效不高的问题。当前乡村环境治理的具体实施者是村干部,因此其行为选择是影响治理绩效的重要因素。影响其行为选择的是村干部所面临的激励机制,具有位置多重性的村干部面临来自不同系统的激励。但在资源上统的体制下,按时完成事先向上级承诺的建设计划并同时维护稳定是村干部行为的强激励,而村民的评价则是弱激励,法律规则的权威性激励则是缺失的,这造成了乡村环境治理绩效不高的结果。C村建设卫生公厕的案例,反映了激励机制的作用机理。当前的农村已不是纯粹的乡土社会,应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实行规则型治理。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C村四座公厕建设的过程及其绩效
三、乡村环境治理中的村干部行为激励
(一)多任务委托与工作绩效
(二)C村卫生公厕建设中村干部的行为激励结构
1. 贯穿始终的强激励。
2. 可有可无的弱激励。
3. 缺失的规则激励。
四、规则激励的再建
(一)乡村对权威性治理规则的需求与规则不足的矛盾
1. 法律规则成为争议解决的备选项。
2. 法律规则的基本立场不清。
(二)重建规则激励的对策
1. 规则型治理在乡村环境治理中应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2. 完善有关乡村环境治理的法律制度。
本文编号:3968131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问题的提出
二、C村四座公厕建设的过程及其绩效
三、乡村环境治理中的村干部行为激励
(一)多任务委托与工作绩效
(二)C村卫生公厕建设中村干部的行为激励结构
1. 贯穿始终的强激励。
2. 可有可无的弱激励。
3. 缺失的规则激励。
四、规则激励的再建
(一)乡村对权威性治理规则的需求与规则不足的矛盾
1. 法律规则成为争议解决的备选项。
2. 法律规则的基本立场不清。
(二)重建规则激励的对策
1. 规则型治理在乡村环境治理中应占有更加重要的地位。
2. 完善有关乡村环境治理的法律制度。
本文编号:396813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39681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