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11 22:53
信仰是人类的精神食粮,是构建人们精神生活的支柱。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上思想解放、经济上稳定增长,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整个中国都走进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代。人们在价值取向呈现多元化的同时,出现了一系列的信仰危机。一部分人放弃了马克思主义信仰,而是开始转为拜金主义、拜权主义,使得精神生活变得商品化、市场化、金钱化、庸俗化、虚无化,不仅使得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扭曲,同时也影响到整个社会的信仰状况。特别是农村地区,由于知识结构、思想观念等方面的不足,容易受到“世俗”的影响,使得马克思主义信仰“乏力”,使得社会凝聚力削弱。本人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对我国农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这一问题进行解决,解释精神生活存在的意义,通过对当前精神生活物化的表现进行分析,主要包括精神生活商品化、市场化、金钱化、庸俗化和虚无化,并对导致物化倾向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人民崇尚文化追求、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以及营造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四个角度提出解决物化困境的超越之路,展示出精神生活具有的价值,促进我国精神文明的健康发展,对于推动人类进步具有的重要意义。本文共分为...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
2.1 信仰的概念
2.2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容
2.3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发展历程
2.4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实质
第三章 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
3.1 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多种信仰并存,相互交织
3.2 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敬畏意识渐趋消散的趋势
3.3 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世俗化、功利化
第四章 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的问题
4.2 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坚定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5.1 坚定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思路
5.2 坚定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方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4016411
【文章页数】:3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概况
1.4 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相关概念、理论基础
2.1 信仰的概念
2.2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内容
2.3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发展历程
2.4 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精神实质
第三章 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
3.1 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多种信仰并存,相互交织
3.2 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敬畏意识渐趋消散的趋势
3.3 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世俗化、功利化
第四章 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的问题
4.2 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坚定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5.1 坚定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基本思路
5.2 坚定农民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方法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本文编号:40164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40164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