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城市化进程中内蒙古农牧民工就业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4-12-22 05:38
  城市化进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在不断加快,在这个大环境下,就业问题尤其是农民工的就业问题应运而生。许多农民选择进入城市,成为农民工,他们或务工或经商,并且跨地区流动就业,在城市中的许多重要工作领域都活跃着他们的身影。同时,随着内蒙古自治区经济的发展,内蒙古农村和牧区的劳动力也开始转移到城市就业,农牧民工进入城市会对我区经济社会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这包括会在经济生活上带来活力,社会结构会有所改变,另外也会给城市管理带来一些问题。 虽然我区农牧民工就业形势和途径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是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包括农牧民工非正规就业特征明显且就业权益保护缺失、进城务工的牧民就业更显困难、农牧民工进城就业仍受户籍制度限制、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不能很好为农牧民工服务,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我区农牧民工的顺利就业。本文将从内蒙古的实际情况出发,重点分析内蒙古农牧民工就业存在的问题及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最后针对我区农牧民工就业问题提出对策,包括健全就业机制及就业权益保护机制、对牧民实施优惠政策并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牧民工就业、加强劳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文章页数】:6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选题背景与选题意义
        1.选题背景
        2.选题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
        1.国外研究情况综述
        2.国内研究情况综述
    (三) 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统计分析法
        3.经验总结法
    (四) 创新点及不足
一、城市化进程中农牧民工就业的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一) 农民工就业的相关概念
        1.“农民工”的定义
        2.农牧民工进城就业的涵义
    (二) 城市化进程中促进农牧民工就业的理论基础
        1.马克思的就业失业理论
        2.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
        3.费景汉—拉尼斯二元结构理论
        4.托达罗人口流动理论
        5.农民---农民工---市民的二阶段转移理论
二、内蒙古农牧民工就业的意义及就业状况
    (一) 城市化进程中促进农牧民工就业的意义
        1.有利于缓解劳动力资源浪费
        2.有利于提高农村及牧区劳动力的收入
        3.有利于促进城市经济结构升级和社会事业发展
        4.有利于加快城乡协调发展的进程
        5.有利于提高农村及牧区劳动力的素质
    (二) 内蒙古农牧民工进城就业状况
三、城市化进程中内蒙古农牧民工就业存在的问题
    (一) 农牧民工非正规就业特征明显且就业权益保护缺失
        1.农牧民工非正规就业特征明显
        2.农牧民工的就业权益保护缺失
    (二) 进城务工的牧民就业更显困难
        1.进城务工牧民就业选择余地小
        2.难以完全从牧区转移到城市就业
    (三) 农牧民工进城就业仍受户籍制度限制
    (四) 就业公共服务体系不能很好为农牧民工服务
        1.没有正规的劳动力市场且就业信息不畅
        2.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工作落后
        3.对农牧民工的培训工作不到位
四、城市化进程中内蒙古农牧民工就业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 机制不健全
        1.市场化的就业机制不完善
        2.劳动者权益保护机制没有合理实施
    (二) 进城务工牧民自身因素及畜牧业经营方式的制约
        1.知识吸收与交流能力低
        2.畜牧业经营方式阻碍牧民进城就业
    (三) 城乡分割的户籍制度的阻碍
    (四) 政府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
        1.劳动力市场及信息网络没有形成
        2.基层就业服务体系不完善
        3.对农牧民工的培训力度小
五、城市化进程中促进内蒙古农牧民工就业的对策
    (一) 健全就业机制及就业权益保护机制
        1.为农牧民工建立市场化的就业机制
        2.探索符合农牧民工特点和需求的劳动者就业权益保护机制
    (二) 对牧民实施优惠政策并转变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
        1.优先考虑牧民就业
        2.转变牧区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
    (三)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促进农牧民工就业
    (四) 加强劳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1.建立正规的劳动市场并提升就业工作信息化水平
        2.加强基层就业服务体系建设
        3.加大对农牧民工的教育培训力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本文编号:40195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40195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b2c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