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政党论文 >

隋唐五代开封运河演变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0 18:08

  本文关键词:隋唐五代开封运河演变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开封作为中国著名的古都,其发展演变有着与其它都城不同的特点。运河是开封的城市特点,也是它成为宋代都城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已经成为学界共识。运河能成为开封的城市特点,隋唐五代无疑为这一特点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隋唐五代开封与运河的关系,目前却不见有专门的论述。基于此,本文将探讨隋唐五代开封与运河之间的关系,并对影响其演变的因素略作分析。全文共分三部分,以下具体介绍各部分的内容: 第一部分,主要论述开封相关历史地理环境。包括三个内容:第一,开封水系概述。概括了相关自然水系和运河渠道的情况,并对通济渠略作辨析。第二,开封历史沿革。简单介绍了隋以前的历史沿革状况。第三,区位优势。说明了河南区位优势对开封地位的影响。 第二部分,主要论述隋唐五代汴州运河演变与城市发展的过程。笔者将此部分按不同时期分为隋、唐、五代三个时期,分期具体探讨不同时段的变化。 隋代运河经历了建立和发展期。在建立期,开封运河由淮泗线和蔡颍线组成。在发展期,通济渠成为开封运河的主干,并在此后数百年的时间中,在国家漕运活动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相对于运河的发展,隋代开封却没有随之发展,出现了运河发展与城市地位下降的背离现象。 唐代运河继续了隋代运河的发展。此时开封运河包括了淮泗线、淮汴线、淮颍线以及泰西运河四条主要干渠。唐代开封城市经历了两次崛起,安史之乱前为政治崛起,安史之乱后为经济崛起。唐代汴州崛起奠定了它在五代成为都城的基础。唐代的运河为城市崛起提供了基础作用。在城市经济崛起的过程中,地方利益与国家利益在运河使用上出现了差异,导致了汴州与运河的关系,由安史之乱前的和谐发展演变为安史之乱后的相互冲突。 五代运河整体处于衰落期。后周之前,淮泗线没有记载,淮汴线丧失了交通南北的功能,淮颍线仅维持了淮河以北的渠道,泰西运河没有记载。这一切都说明了开封运河的衰落。后周世宗以后,国家重新规划运河渠道,开封运河逐渐恢复了一定的繁荣。虽然开封运河衰落了,但是人们对开封的运河城市映象,并没有改变,还成为国家立都开封的重要依据。 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制约和影响互动关系演变的因素。本文认为影响汴州与运河互动关系演变有如下五个因素。其一,洛阳限制了运河系统对汴州的影响。其二,仓储系统布局的影响。其三,军事活动的影响。其四,国家控制力变迁的影响。其五,主观认识变迁的作用。 洛阳的限制作用和仓储布局是影响安史之乱以前开封与运河关系的主要因素。军事活动是影响安史之乱后,至于五代汴州与运河关系的主要因素。国家控制力的变迁是影响安史之乱后二者关系的重要因素。主观认识主要是指官员对运河经济作用的认知,这种认识经历了反感—认同—应用的过程,这一过程贯穿了二者演变的整个过程,成为影响二者关系的重要因素。 本文创新点在于以下几点: 第一,复原了隋唐五代开封运河动态演变过程,考证和指出一些观点的错误。 第二,隋唐五代开封城市发展过程的动态考察。隋唐五代开封城市经历了隋代发展与衰落、唐代政治和经济崛起、五代都城地位确立的动态发展过程。 第三,隋唐五代开封城市与运河的关系论述。学界一般认为开封与运河存在“水兴则城兴,水亡则城衰”的过程。本文对此提出质疑,因为三个时期的关系并不是完全按照这种关系演变,而是出现了隋代运河发展与城市变迁的背离和五代运河衰落和都城地位确立的现象。 第四,归纳了运河与开封关系主观认识的变迁过程。
【关键词】:隋唐五代 开封 运河 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K928.6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11
  • 绪论11-15
  • 第一节 选题缘由、意义与相关研究综述11-13
  • 第二节 研究思路13-14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和城市与运河水关系的思考14-15
  • 第一章 开封历史环境概述15-22
  • 第一节 开封水道概述15-20
  • 第二节 开封历史沿革20-21
  • 第三节 开封位置概述21-22
  • 第二章 隋代汴州在运河从复线到多线变化中的演变22-29
  • 第一节 隋代运河的建立与发展22-26
  • 第二节 从和谐到背离的运河与城市26-29
  • 第三章 唐代汴州运河系统的多线演替与城市变化29-51
  • 第一节 运河系统的多线演替29-42
  • 第二节 运河影响下的城市崛起42-47
  • 第三节 城市崛起下的利益之争47-51
  • 第四章 五代汴州运河系统衰落与复兴过程中城市的演变51-61
  • 第一节 运河的衰落与复兴51-56
  • 第二节 都城确立与运河演变56-61
  • 第五章 隋唐五代开封与运河关系演变原因分析61-79
  • 第一节 洛阳限制了运河对汴州的经济影响力61-65
  • 第二节 转运仓储布局的演变对二者关系的影响65-69
  • 第三节 军事活动是影响安史之乱后二者关系的主要因素69-70
  • 第四节 国家控制力变迁是影响二者关系的重要因素70-74
  • 第五节 认识变迁是二者关系演变的主观因素74-79
  • 结论79-82
  • 一、隋代开封与运河79
  • 二、唐代运河与开封79-80
  • 三、五代开封与运河80
  • 四、制约与影响80
  • 五、隋唐五代开封与运河的关系80-82
  • 参考文献82-85
  • 致谢85-86
  • 攻读学位期间成果86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宪保;中国唐史学会第四届年会暨国际唐史学术讨论会综述[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01期

2 孙彩红;读《隋唐五代社会经济史论稿》[J];中国史研究动态;1999年07期

3 梁超然;;《隋唐五代文学史》序[J];群言;2003年05期

4 明成满;;隋唐五代佛教的环境保护[J];求索;2007年05期

5 岳纯之;;论隋唐五代不动产买卖及其法律控制[J];中国经济史研究;2007年04期

6 李海燕;郭彦;;隋唐五代石刻楷字研究综述[J];重庆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7 李海燕;;隋唐五代石刻楷书发展的文化阐释[J];理论界;2010年08期

8 刘玉山;;精湛瑰丽的隋唐五代绘画[J];读书;1984年10期

9 高蕾;《中国历史大辞典》(隋唐五代卷)校正一则[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2期

10 李芽;;千年轮回——谈中国古典妆饰的影响[J];北方美术;200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腾;;隋唐五代西域罗氏流寓中国与敦煌罗氏家族研究[A];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三编[C];2005年

2 余静;;隋唐五代时期的尉迟氏[A];唐史论丛(第九辑)[C];2006年

3 王亚娟;;2003年中国开封菊会主会场景点介绍[A];中国菊花研究论文集(2002—2006)[C];2002年

4 王二虎;霍继超;孙新;;开封菊花不同季节花期的人工调节[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5 喻谦花;霍雷;霍继超;张德汴;;开封两次大暴雪天气气候背景差异分析[A];天气、气候与可持续发展——河南省气象学会2010年年会论文集[C];2010年

6 龚胜生;;隋唐五代长江流域疫灾地理研究[A];中国地理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冀亮;张志娟;;中国隋唐五代及两宋的建筑特点[A];土木建筑学术文库(第10卷)[C];2008年

8 魏露苓;罗莉;;隋唐五代的爱花风习与花卉产销管窥[A];中国生物学史暨农学史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3年

9 王彤江;;隋唐五代诸家气法的理论基础初探[A];山西大学2008年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科学技术哲学)[C];2008年

10 何玲;;1903年汴城会试论略[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3)——中国教育制度史研究[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汪少冲;开封的钱要用于发展开封造福开封人[N];开封日报;2009年

2 记者吕树建;市政协常委视察开封新区[N];开封日报;2009年

3 主持人 牛爱武;声震中天的开封盘鼓[N];开封日报;2010年

4 通讯员 董文勇 赵儒学;开封县返乡民兵成为致富带头人[N];开封日报;2010年

5 记者 牛爱武;开封新区严查严控违法建设[N];开封日报;2011年

6 记者 鲁振虎;以文物促旅游促发展富开封[N];开封日报;2011年

7 本报记者 鲁振虎;让开封文化成为国际知名品牌[N];开封日报;2011年

8 记者 田宏杰;郭庚茂在澳亲切慰问开封盘鼓队全体队员[N];开封日报;2009年

9 开言;开拓奋进谋跨越[N];河南日报;2011年

10 本报记者 任建党 实习生 赵海龙;开封工业既要做强做大更要做优做精[N];开封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海燕;隋唐五代石刻楷字的传承与变异[D];华东师范大学;2009年

2 李柯;隋唐五代巴蜀仙道文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2年

3 田晓膺;隋唐五代道教诗歌的审美管窥[D];四川大学;2006年

4 高佳;汉语服装量词的形成及演变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5 肖光伟;《玉海》所引隋唐五代文献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6 顾乃武;唐代河朔三镇的社会文化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7 武彬;唐传奇中的佛、道观[D];陕西师范大学;2008年

8 李青淼;唐代盐业地理[D];北京大学;2008年

9 尹勇;隋唐五代内迁蕃胡族源考异[D];首都师范大学;2011年

10 钟祥;论南唐诗[D];西北师范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峰;隋唐五代开封运河演变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07年

2 刘百陆;开封犹太人碑文研究[D];河南大学;2006年

3 闵祥鹏;隋唐五代时期海洋灾害初步研究[D];郑州大学;2006年

4 耿娟娟;历史文化名城旅游竞争力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5 王丽;基于Landsat-TM的地物光谱分析及沙化土地信息提取[D];河南大学;2005年

6 夏自金;隋唐五代时期西南地区造船业研究[D];西南大学;2008年

7 王春强;隋唐五代时期幽州地区战争与军事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年

8 许三春;唐宋运河开发与开封发展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9 王淼;开封地域文化在开封旅游纪念品包装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10 张卓娅;隋唐五代痹症问题研究[D];暨南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隋唐五代开封运河演变与城市发展互动关系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393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4393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639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