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申全球化时代的空间观:后现代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本文关键词:重申全球化时代的空间观:后现代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
更多相关文章: 空间 社会—空间统一体 全球化 后现代空间观 后现代地理学
【摘要】:"空间"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概念。全球化时代,空间概念的内涵与外延都发生了重要变化。本文通过重述后现代主义哲学、当代城市与区域空间重构的社会实践、当代人文地理学前沿理论三者之间相互印证的理念与事实,重申全球化时代的空间观为空间与社会辨证统一的后现代空间观,并阐述了其对当代人文地理学研究的重要意义。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城市与区域规划系;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城市规划设计系;
【关键词】: 空间 社会—空间统一体 全球化 后现代空间观 后现代地理学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87107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601031)
【分类号】:K901
【正文快照】: 1前言关于“空间”这一地理学研究的核心概念,人文地理学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认识。从李特尔(Carl Ritter,1779—1859)开始,直到二战后的计量革命,人文地理学一直遵循着现代主义的哲学传统,把空间视为“客观的、中立的、作为社会经济容器的”“空盒子”,并在计量革命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王兴中;对城市社会—生活空间的本体解构[J];人文地理;2003年03期
2 苗长虹;变革中的西方经济地理学:制度、文化、关系与尺度转向[J];人文地理;2004年04期
3 唐晓峰,李平;文化转向与后现代主义地理学——约翰斯顿《地理学与地理学家》新版第八章述要[J];人文地理;2000年01期
4 汪涛,曾刚;新区域主义的发展及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影响[J];人文地理;2003年05期
5 苗长虹,樊杰,张文忠;西方经济地理学区域研究的新视角——论"新区域主义"的兴起[J];经济地理;2002年06期
6 王兴中;社会地理学社会—文化转型的内涵与研究前沿方向[J];人文地理;2004年01期
7 苗长虹;从区域地理学到新区域主义:20世纪西方地理学区域主义的发展脉络[J];经济地理;2005年05期
8 王兴中;刘永刚;;人文地理学研究方法论的进展与“文化转向”以来的流派[J];人文地理;2007年03期
9 程世波;;批评理论的空间转向——论戴维·哈维对空间问题的探寻[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穆亚一;消费异化的产生与危害[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2 骆建建,聂家昕;符号消费理论研究——解析波德里亚的“消费社会”[J];北方论丛;2005年04期
3 黄艳兰;李敏刚;;消费语境下身体美学理论与实践的悖论[J];宝鸡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俞海山,周亚越;论消费主义的危害与对策[J];商业研究;2003年08期
5 陈振旺;;符号消费社会的包装设计语义学探析[J];包装工程;2007年01期
6 李鹏;;消费价值体系与消费社会的产品设计[J];包装工程;2007年08期
7 张京祥,李建波,芮富宏;竞争型区域管治:机制、特征与模式——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5年05期
8 李夫生;消费时代的泛文学化倾向及文学批评向度[J];重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9 钟海燕;郑长德;殷锋;魏新春;陈颜;;新区域主义与和谐城市空间构建[J];城市规划;2006年06期
10 罗震东;;分权与碎化——中国都市区域发展的阶段与趋势[J];城市规划;2007年1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贺建平;;消费社会的炫耀性消费与广告的意义建构[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Ⅱ)[C];2006年
2 徐明宏;;夫妻同悦的理想与现实——论女性的性和家庭角色的转向[A];秩序与进步:社会建设、社会政策与和谐社会研究——浙江省社会学学会成立二十周年纪念暨2007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唐晓峰;李平;;人文地理学理论的多元性[A];中国地理学会2000~2002年综合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4 赵济;;中国区域地理改革趋向[A];土地覆被变化及其环境效应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5 李鹏;;消费价值体系与消费社会的产品设计[A];第十一届全国包装工程学术会议论文集(一)[C];2007年
6 张京祥;何建颐;殷洁;;全球城市密集地区发展与规划的新趋势[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7 吴超;刘春;;城市协作的共生秩序研究[A];规划50年——2006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8 罗震东;;分权与碎化——中国都市区域发展的阶段与趋势研究[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乔家君;中国中部农区村域人地关系系统定量研究——河南省巩义市吴沟村、滹沱村、孝南村的实证分析[D];河南大学;2004年
2 刘永谋;福柯的主体解构之旅[D];中国人民大学;2005年
3 文Z,
本文编号:83750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dllw/837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