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重庆市犯罪青少年攻击行为特征、影响因素及随访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10:27

  本文关键词:重庆市犯罪青少年攻击行为特征、影响因素及随访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犯罪青少年 攻击行为 影响因素


【摘要】:目的 调查重庆市犯罪青少年攻击行为特征,探讨其可能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各因素间的路径模型图,了解童年受虐经历、依恋关系、应对方式及焦虑抑郁情绪等变量如何相互作用于攻击行为;评价犯罪青少年3个月内攻击行为改善的情况。 方法 1.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在954名犯罪青少年中依据犯罪类型选取暴力组(110例)、非暴力组(110例),抽取重庆市某职业高中在校男生作为普通人群对照组(110例),三组在性别、年龄、种族、家庭经济状况方面匹配。使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攻击问卷(Aggression Questionnaire AQ)、儿童受虐筛查表、儿童受虐量表(Child Abuse Scale)、儿童被忽视量表(Child neglected Scale)、父母和同伴依恋问卷(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IPPA)、特质应对方式问卷(Trait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TSCQ)、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进行现场调查,评价犯罪青少年攻击行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将随机整群抽取的954名犯罪青少年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上述问卷调查,探讨攻击行为可能的危险因素并建立各因素间的路径模型图。并在此基础上,对273名新入监犯罪青少年随访3个月,重新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240份。随访内容包括攻击问卷(AQ)、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 使用SPSS16.0进行t检验、x2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多元逐步回归等统计分析,使用AMOS17.0进行各因素间的路径分析。 结果 1.在攻击问卷(AQ)的“躯体攻击、敌意”分量表得分及总分上,暴力组非暴力组正常对照组,三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相比,暴力组和非暴力组家庭结构不完整、父母教养方式不一致、父母长期在外打工、有童年受虐经历的比例较高(p0.01);三组在“虐待维度”的躯体虐待、言语虐待、虐待总分、安全忽视、情感忽视、交流忽视分量表上得分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在“依恋维度”的父亲信任、父亲依恋总分、母亲信任、母亲疏离、母亲依恋总分、同伴信任、同伴沟通、同伴依恋总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在积极应对、消极应对、焦虑抑郁情绪得分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不同犯罪类型的青少年其攻击行为在躯体攻击、言语攻击、间接攻击、愤怒四个因子分及攻击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父母是否长期在外打工、父母管教方式是否一致、不同家庭类型、不同家庭经济状况的犯罪青少年其攻击行为在躯体攻击、言语攻击、间接攻击、愤怒、敌意五个因子分及攻击总分上存在显著差异(p0.01);有无童年受虐经历及躯体虐待、言语虐待、性虐待、安全忽视、情感忽视、交流忽视严重程度与犯罪青少年攻击行为五个因子分及总分高度正相关(p0.05);父亲依恋、母亲依恋的信任、沟通维度分别与躯体攻击、间接攻击、愤怒、敌意四个因子分及攻击总分显著负相关(p0.05),父亲疏离、母亲疏离、同伴疏离分别与攻击行为五个因子分及总分显著正相关(p0.01),但犯罪青少年的同伴信任与躯体攻击、言语攻击因子显著正相关(p0.05),与敌意因子显著负相关(p0.01),同伴沟通与躯体攻击、言语攻击得分及攻击总分显著正相关(p0.05);积极应对方式与攻击行为各因子分及总分显著负相关(p0.05),消极应对方式与攻击行为各因子分及总分显著正相关(p0.01);抑郁情绪与躯体攻击、言语攻击不相关,但与攻击行为其余各因子分及总分显著正相关(p0.05);焦虑情绪与攻击行为各因子分及总分显著正相关(p0.01)。对上述影响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情感忽视、SAS、母子疏离、父母管教方式是否一致、父子信任、同伴疏离、父母是否长期在外打工、消极应对、积极应对、同伴沟通、SDS、躯体虐待、母子信任、家庭经济状况”14个变量依次进入回归方程,是犯罪青少年攻击行为重要的预测因素(p0.05),纳入的社会心理学变量可以解释犯罪青少年33.6%的攻击行为。 3.随访3个月后,犯罪青少年躯体攻击得分有显著降低(p0.01),间接攻击、愤怒、敌意及攻击总分有降低的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有无童年受虐经历与躯体攻击得分的下降程度不相关(p0.05)。随访3个月后,犯罪青少年SDS得分有轻度增高,SAS得分有轻度降低,但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1.犯罪青少年攻击行为显著高于普通青少年,不同的攻击形式可以部分预测不同的犯罪类型。 2.犯罪青少年攻击行为受家庭因素、童年受虐经历、依恋关系、个体应对方式、焦虑抑郁情绪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对犯罪青少年的教育改造及预防暴力攻击行为再犯要从多个方面着手。 3.童年受虐经历是犯罪青少年攻击行为重要的独立危险因素,它不仅可以直接影响犯罪青少年攻击行为,也可以通过个体的依恋关系、应对方式及焦虑抑郁情绪来间接影响其攻击行为。 4.攻击行为是较为稳定的一种行为,短期的随访研究尚未发现童年受虐经历对躯体攻击的改善有预测作用。
【关键词】:犯罪青少年 攻击行为 影响因素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医科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C913.5
【目录】:
  •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5-6
  • 摘要6-10
  • ABSTRACT10-16
  • 前言16-20
  • 1 研究背景16-19
  • 2 研究目的19-20
  • 1 研究对象和方法20-24
  • 2 结果24-39
  • 3 讨论39-50
  • 全文总结50-51
  • 参考文献51-60
  • 文献综述60-71
  • 参考文献67-71
  • 致谢71-72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龙飞;;浅析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及其对策[J];法制与社会;2010年17期

2 李闻戈;;工读学生攻击性行为情绪状况的实验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05期

3 袁勇贵,吴爱琴,张心保;焦虑和抑郁合病的生物学研究进展[J];国外医学.精神病学分册;2000年03期

4 周建松,王小平,李凌江;五羟色胺系统与攻击行为[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5年03期

5 李义军;;我国青少年犯罪特点及现状[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6 孟宪璋;儿童虐待的精神动力学机制[J];上海精神医学;2002年02期

7 余毅震,史俊霞,黄艳,王俊;家庭因素与儿童青少年攻击行为关系探讨[J];中国学校卫生;2005年10期

8 陶芳标;叶青;Soon-duck Kim;黄锟;孙莹;张承业;周雨生;苏普玉;;青少年童年期反复身体和情感虐待经历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中国学校卫生;2006年04期

9 姚玉华;陈道ng;周峰;刘庆元;;父母教养方式与社区青少年暴力攻击行为的关系[J];中国学校卫生;2010年09期

10 戴春林;应贤慧;;高中生攻击性结构对应对方式的影响[J];心理科学;2008年04期



本文编号:102433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02433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3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