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非刑罚化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15:25
本文关键词:青少年犯罪非刑罚化研究
【摘要】: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日渐突出。可以说青少年犯罪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难题。长期的严厉制裁并未取得理想的结果,使得世界各国开始认识到,减少和控制社会犯罪的首要策略不在于惩罚犯罪,而在于预防犯罪和改造罪犯,尤其是对于生理、心理均处于成长阶段的青少年来说,更是如此。 从人类基本感情的角度上说,青少年犯罪具有可宽容性。从当代教育学的层面上分析,青少年犯罪人也是可以矫正的,国家和社会应该担负起保护和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的责任。而传统的刑罚强调刑罚的威慑功能,忽视了改造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品性与人格,对于调整和净化违法环境不够重视,并不能有效惩治青少年犯罪,更不能防止青少年再犯罪。也就是说,非刑罚化可能是一种解决青少年犯罪的更有效的途径。但是,目前我国关于青少年犯罪非刑罚化问题的研究还在探索阶段,理论和实践上对于犯罪的非刑罚化处置还未完全接受。有鉴于此,本文通过美国、英国、德国、澳大利亚、日本等国的非刑罚化实践的比较分析,运用刑事政策学、犯罪学、犯罪心理学等学科知识,对于青少年犯罪非刑罚化进行研究。 第一章界定了青少年犯罪并描述了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现状。此部分对各国关于青少年犯罪的界定进行归纳和总结,介绍了我国目前的刑事政策及在此政策背景下青少年犯罪的新特点,即团伙性犯罪明显增加、犯罪由依附型向独立型转化、青少年犯罪恶性案件增多、青少年累犯急剧增加。还分析了现行政策的不足及新特点产生的原因。 第二章介绍了青少年犯罪非刑罚化。青少年犯罪非刑罚化是指对将被宣判有罪的青少年置于附有监视的自由状态之中进行考验的方法。青少年犯罪非刑罚化有其现实、理论、法律基础。而采用青少年犯罪非刑罚化则有利于克服传统刑罚特别是短期剥夺自由刑的弊端、有利于调动青少年犯自我改造的积极性和有利于改变人们的传统观念,转化人们的刑法思维。 第三章主要分析了国外青少年犯罪非刑罚化的实践。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国外青少年司法机构;第二,国外青少年犯罪非刑罚化的措施。 第四章是关于作者对我国青少年犯罪非刑罚化的构想。在符合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和联合国刑事司法准则的精神的条件下,参考和借鉴外国青少年犯罪非刑罚化的实践,作者提出明确青少年犯罪非刑罚化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建立青少年福利委员会和青少年法庭,和完善青少年犯罪非刑罚化措施等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青少年 青少年犯罪 非刑罚化 宽严相济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17;D924.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0
- 导言10-11
- 第一章 新形势下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的路径选择11-17
- 第一节 青少年犯罪的界定11-12
- 第二节 我国的青少年犯罪刑事政策12-13
- 第三节 我国青少年犯罪的新特点13-15
- 一、团伙性犯罪明显增加14
- 二、青少年累犯急剧增加14
- 三、犯罪由依附型向独立型转化14-15
- 四、青少年犯罪恶性案件增多15
- 第四节 现行刑事政策应对的不足以及非刑罚化的提出15-17
- 第二章 青少年犯罪适用非刑罚处罚的理论解读17-22
- 第一节 青少年犯罪非刑罚化的内涵17-18
- 第二节 青少年犯罪适用非刑罚处罚的依据18-20
- 一、现实依据18-19
- 二、法律依据19-20
- 三、理论依据20
- 第三节 青少年犯罪非刑罚化的意义20-22
- 一、青少年犯罪非刑罚化有利于克服传统刑罚特别是短期剥夺自由刑的弊端20-21
- 二、青少年犯罪非刑罚化有利于调动青少年自我改造的积极性21
- 三、青少年犯罪非刑罚化有利于转变传统刑法观念21
- 四、青少年犯罪非刑罚化有利于节约国家刑罚资源的投入21-22
- 第三章 国外青少年犯罪非刑罚化实践22-27
- 第一节 国外青少年司法机构22-23
- 第二节 国外青少年犯罪非刑罚化的措施23-27
- 一、缓刑制度23-24
- 二、保安处分24-25
- 三、社区矫正25-27
- 第四章 关于我国青少年犯罪非刑罚化的构想27-36
- 第一节 我国青少年犯罪非刑罚化的适用范围27-30
- 一、设立青少年福利委员会28-29
- 二、设立青少年法庭29-30
- 第三节 我国青少年犯罪非刑罚处罚的程序设置30
- 第四节 我国青少年犯罪非刑罚处罚的措施及其完善30-34
- 一、完善现有的非刑罚处罚措施31-32
- 二、增设适合青少年犯罪的非刑罚处罚措施32-34
- 第五节 我国青少年犯罪非刑罚处罚的救济34-36
- 结语36-37
- 参考文献37-4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永年;杨兴培;谢杰;;非刑罚处罚方法的现实化路径[J];法学;2010年02期
2 肖建国;我国刑事政策与青少年司法制度的改革[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01期
3 杨彤丹;美国明尼苏达州社区矫正法评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年01期
4 张美英;;论现代少年司法制度——以中、德、日少年司法为视角[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年05期
5 白金刚;吴锋;;惩罚与宽容:中国少年刑事司法的境遇与抉择[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05期
6 王宏玉;杨少锋;;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探析[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7 杜雪晶;;中国非刑罚化的涵义探解[J];河北法学;2007年04期
8 杜雪晶;;中国非刑罚化的困境与反思[J];河北法学;2010年09期
9 武向朋;;和谐社会背景下非刑罚化探析[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5期
10 杨涛;吴华清;;论非刑罚化的生成及其实现途径[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本文编号:10255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0255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