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被害人社会工作:国外镜像及对我国的启示

发布时间:2017-10-16 06:45

  本文关键词:被害人社会工作:国外镜像及对我国的启示


  更多相关文章: 被害人社会工作 人权保护 被害人服务方案


【摘要】:经由人权保护理念、恢复性司法理念和社会福利理念等诸种社会思潮催酶,加之社会环境力量、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和被害人需求等多重社会性因素的诱发,被害人社会工作首先在国外得以诞生与发展,并逐渐形成了以被害人/证人协助方案、被害人服务方案、被害人与加害人调解方案、审前和解、安全邻里/犯罪预防方案和补偿方案等为主要内容的被害人社会工作体系。而借鉴和参考国外被害人社会工作的先进理念和经验,顺应发展契机,应对和谐社会建设所面临的巨大挑战,加快发展我国被害人社会工作自然就成为转型期一项极为重要的社会工作内容。
【作者单位】: 华东政法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关键词】被害人社会工作 人权保护 被害人服务方案
【基金】:教育部2009年度人文社科青年项目(09YJC840013) 上海市教委2009年度科研创新项目(09YS332)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15;D925.2
【正文快照】: 国外的被害人社工服务经过充分发展已渗透到刑事案件的庭审、被害人/加害人调解、被害人补偿、被害人身心康复等方面,是广受公认的解决被害人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被看做是“立基于被害人与加害人双方需求,在社区中以人性化过程践行公平正义,并增权双方且有效解决争端的一种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张昱;;中国本土社会工作实务的实践逻辑及其反思[J];社会科学;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贾维周;;舍恩的反思性实践理念与社会工作教育[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2 王思斌;;我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的建构[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3 黄耀明;;社会工作理论发展模式及其基本特征[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4 贾晓明;刘颖;;社会工作专业实习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以北京理工大学为例[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5 王慧娟;;伤残农民工:权力处境及增权策略[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年02期

6 杨启秀;芮洋;;家庭暴力原因之探析——范式、理论与方法的选择[J];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学报;2008年04期

7 姚进忠;;赋权:“村改居”社区服务的路径选择[J];城市问题;2011年10期

8 秦海霞;;嵌入与契合:社会工作的学科建设与本土化[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9 周会敏;;增权理论与传统社会工作理论之比较与反思[J];东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王竹换;庞鑫;;浅析认知行为理论在社会工作实务中的运用[J];法制与社会;2009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方巍;;中国社会工作发展的职业化与专业化辨析[A];2011年浙江省社会学学会年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龙秀雄;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2 孙志丽;民国时期专业社会工作的发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张彦;社区旅游增权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书杰;青年公民意识培育机制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09年

2 杨云革;上访群体的社会工作介入及其反思[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赵秀娟;社会工作介入“网瘾”青少年的服务模式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4 李志鹏;我国出狱人保护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5 袁雁辉;社会工作发展中的青年社工队伍建设[D];上海交通大学;2011年

6 刘倩;中学生堕胎问题与社会工作干预[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7 陆飞杰;上海市社会工作者职业倦怠的影响因素与对策探析[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8 靳晶晶;认知行为理论视角下的大学生逃课行为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1年

9 闫艳红;我国进城农民工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6年

10 马毓;论社会资本对农村老年群体精神支持的影响:义丰村个案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悦佳;李春波;;刑事诉讼人权保障之无罪推定分析[J];法制与社会;2009年19期

2 付鸣剑;;刑事被害人保障制度之构建[J];北京政法职业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黄金泉;;我国罪犯人权保护理论初探[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9年Z1期

4 唐进澍;;浅论诉权与人权保护[J];中国刑事法杂志;1992年04期

5 向燕;;人权保护视野下的证人隐名制度[J];证据科学;2008年03期

6 赵鹏程;;浅论刑事诉讼中的沉默权[J];传承;2009年24期

7 马东丽;;略论犯罪嫌疑人的人权[J];法制与社会;2010年25期

8 王海镔;;浅析刑事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的人权保护[J];才智;2011年04期

9 李素颖,曹冬月;论侦查程序中的人权保护[J];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10 彭红杰,尹璐;论刑事诉讼中无罪推定原则机制化塑建[J];台声.新视角;2005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名湖;王军;;少年儿童刑事被害人的人权保护[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陈培纯;万里涛;;完善保外就医工作若干问题思考——兼论法医介入保外就医工作的意义[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3 李丹;;浅议我国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构建[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王洪荣;;刑事诉讼中被害人权利保护问题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邰荀;;中国监狱的罪犯人权及其保护[A];中国监狱人权保障——全国监狱人权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吴大华;罗鹰;;论刑事被害人补偿——以刑法人权保障机能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陈振东;刘颖;;监所检察对服刑人员合法权益保障效果的探讨[A];中国监狱人权保障——全国监狱人权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朱建军 阮津;中荷专家研讨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护[N];检察日报;2005年

2 张立;中荷专家研讨刑事诉讼中的人权保护[N];检察日报;2006年

3 吴晓勤;强化司法实践中人权保护之浅见[N];江苏经济报;2007年

4 骆兰兰;在人权与公众利益之间[N];检察日报;2001年

5 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中国人权研究会副会长 万鄂湘;我国司法领域的人权保护新成就[N];人民日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李东红;河南:司法改革彰显“人权保护”[N];河南日报;2006年

7 记者孟晓冬;市检察院驻市看守所检察室成立[N];秦皇岛日报;2009年

8 记者 吴江南;190余位中外代表研讨刑罚执行与人权保护[N];检察日报;2005年

9 特派记者 周森;给刑事被害人以国家救助[N];深圳商报;2007年

10 省高级人民法院院长 蔡彰;省高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N];吉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尹伟中;侦查程序中的人权保护与伦理反思[D];湖南师范大学;2003年

2 张剑秋;刑事被害人权利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3 吴立志;恢复性司法基本理念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军;论刑事诉讼被追诉人的人权保障[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2 徐洪元;我国劳动教养制度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东北财经大学;2007年

3 吴岭云;刑事审前羁押制度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4 王鑫;犯罪嫌疑人人权保护的现状与完善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5 马海波;劳动教养制度立法研究[D];武汉大学;2004年

6 康志刚;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9年

7 冷冰;超期羁押的原因与对策[D];吉林大学;2006年

8 吴晓明;刑讯逼供的法理思考[D];湖南大学;2008年

9 茹仙古丽·肉孜;论刑事被害人的权利救济和权利保障[D];吉林大学;2008年

10 张跃进;论民事非法证据排除[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0412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0412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d30f***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