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辅助警力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25 06:34
本文关键词:我国辅助警力问题研究
【摘要】:辅助警力,是一支警务辅助力量,,简称“辅警”。面对基层警力不足的现实困境,形式各异的辅警在我国许多大中小城市应运而生,实践证明,他们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备受公安机关及人民群众的肯定。但是,近年来有关辅警的负面报道也越来越多,如辅警打人、辅警越权执法、辅警渎职犯罪等,严重影响了这支队伍的整体形象;然而,辅警在公安机关内部视乎又是弱势群体,如待遇低、工资不高、权益无保障、发展空间狭窄等;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我国对辅警立法的缺失、体制机制的不完善、监管乏力等原因。由于辅警缺乏规范化管理,辅警在协助专门警察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的同时违法乱纪情况也时有发生,又滋生了新的社会管理问题。 目前,我国虽然没有正式建立辅警制度,但在西方已有完备的辅警制度。在我国学术界,辅警制度的建立仍然还是一个热门的话题。随着第五次警务改革的到来,警务社会化将成为世界警务发展的主要趋势,辅警本身所具有的社会性、非行政性将是未来警务建构的重要形式,警务社会化在西方国家已经开始大量实践。不少学者认为,我国也应加快建立辅警制度,但是制度缺失、法律缺位阻碍着辅警队伍健康有效地发展。因此,本文着眼于对我国辅助警力存在的问题进行探索,明确辅警在社会管理中的角色定位,以期给未来辅警的规范化建设提供一些思路。 本论文以辅助警力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内容与思路上具体分为以下几点:第一,本文对辅警的一些基本理论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包括辅警的概念,辅警的性质,相关概念比较,辅警的发展历程,建立辅警制度的意义,辅警存在的理论基础等等。第二,本文将我国与发达国家在辅警的职责权限、组织结构、规范化管理等方面的实践概况进行比较研究,找出目前我国辅警制度存在的问题,通过借鉴国外先进经验,提出解决对策。第三,本论文以我国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为如何建构我国辅警制度提供思路。第四,遵循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总结相结合的方法,就如何推进我国辅警的法治化进程,就如何对辅警队伍进行规范化管理提出一些建议和思路。
【关键词】:辅警 理论 问题 法治化 规范化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31.1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8
- 引言8-9
- 一、 辅助警力的基本理论概述9-19
- (一) 辅警的概念界定9-11
- (二) 相关概念辨析11-13
- (三) 辅警的性质13-14
- (四) 新中国辅助警力的发展历程14-17
- (五) 建立辅警制度的意义17-19
- 二、 辅警建设的理论基础19-22
- (一) 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理论19-20
- (二) 管理主义20-21
- (三) 公共选择理论21-22
- 三、 国内外辅助警力的实践概况比较22-29
- (一) 我国辅助警力的实践概况—以广州、苏州为例22-24
- (二) 域外辅警的实践概况24-28
- (三) 国内外实践概况比较28-29
- 四、 我国辅警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29-33
- (一) 称谓不统一、职责不明晰29-30
- (二) 招录把关不严30-32
- (三) 缺乏严格的组织结构和职级划分32
- (四) 前途、出路不确定32
- (五) 缺乏工作激励机制32
- (六) 经费难以保障32-33
- 五、 我国辅助警力的规范化建设33-40
- (一) 加强辅警立法33-36
- (二) 辅警的规范化管理36-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3
- 致谢4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沈瑞;;新中国辅助警察的发展历程[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02期
2 李温;;当代西方警务模式改革及其发展趋势[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11年02期
3 周磊;李安娜;;关于我国辅警的几点思考[J];四川警察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4 徐志林;辅助警力的若干思考[J];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5 栗长江;;英美辅警体系研究:比较与借鉴[J];政法学刊;2010年02期
本文编号:10925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0925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