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大学人格量表在男性青少年暴力违法者中的应用
本文关键词:瑞典大学人格量表在男性青少年暴力违法者中的应用
更多相关文章: 青少年 暴力 瑞典大学人格量表 人格特点 横断面调查
【摘要】:目的:分析男性青少年暴力违法人员的人格特点。方法:方便选取上海未成年人管理教养所的男性青少年违法者,按犯罪类型分为暴力组(n=123)和非暴力组(n=96),同时,方便选取某普通中学的高一、二年级男生181人为普通组。用修改版外显行为攻击量表(Modified Overt Aggression Scale,MOAS)来评估暴力攻击行为严重程度,用瑞典大学人格量表(Swedish University Scales of Personality,SSP)来评估人格特质。比较暴力组与其余两组,以及暴力组内部不同亚组间的人格特质差异。结果:暴力组在SSP的冲动性、兴奋性、语言攻击、身体攻击上得分均高于非暴力组[如,冲动性(55.3±9.8)vs.(52.0±9.6),(52.7±10.7);均P0.05]。暴力组中儿童期就表现出明显暴力倾向者(n=47)在SSP的怨恨、语言攻击和身体攻击上得分均高于青春期后出现暴力行为者(n=76)[(66.4±19.4)vs.(61.2±8.2),(55.7±8.9)vs.(51.0±7.4),(56.5±7.8)vs.(53.2±7.8),均P0.05]。暴力组SSP的躯体焦虑、兴奋性、不信任、语言攻击和身体攻击均与攻击行为严重程度(MOAS分)呈正相关(r=0.14~0.38,均P0.001)。结论:暴力违法青少年具有更多的攻击性特质,这一倾向可能与受教育程度以及本身是否有品行问题无关。但暴力违法青少年中可能存在不同的亚型。
【作者单位】: 上海市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上海市虹口区精神卫生中心;
【关键词】: 青少年 暴力 瑞典大学人格量表 人格特点 横断面调查
【基金】:科技部“十一五”支撑计划资助(2007BAI17B03) 上海市卫生局青年基金(2008Y053)
【分类号】:C913.5
【正文快照】: 青少年暴力行为已经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如,在上海,青少年刑事案件中暴力犯罪的比例占30%以上[1]。在对暴力青少年个性特征的研究中,常将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M innesota M ultiphasicPersonality Inventory,MM PI)或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韦自力;上海市部分地区未成年人犯罪调查分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年01期
2 徐莉萍,王小平,谢永标,孙业华;男性少年暴力罪犯人格特征对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年02期
3 周建松;王小平;徐莉萍;孙业华;李凌江;;青年男性暴力行为相关因素的对照研究[J];中华精神科杂志;2006年03期
4 李慧民,王莉,王黎;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状况与个性特征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2年04期
5 郭俊伟;杨德兰;杨艳;张皑频;曾宪祥;;青年暴力罪犯人格与家庭环境、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6 黄国平;张亚林;曹玉萍;柳娜;杨世昌;;家庭暴力施暴行为与生活事件、社会支持和施暴态度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12期
7 王振;肖泽萍;蒋文晖;邵阳;;瑞典大学人格量表中文版的信效度初评[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年06期
8 黎雪梅;况利;艾明;陈建梅;李大奇;高新学;;暴力犯罪者人格障碍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8年07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顾璇;姚荣英;袁长江;李克勤;;家庭因素及亲子依恋与中学生攻击行为的关系[J];蚌埠医学院学报;2011年10期
2 方拴锋;经承学;王琳琳;;父母离异对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J];临床医学;2010年04期
3 沈聃琳;刘建梅;胡峻梅;;涉嫌暴力违法的女性被鉴定人犯罪学特征分析[J];法医学杂志;2011年03期
4 周正怀;刘哲明;付丽;张娟;;工读学校学生社会人格与家庭环境的相关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0年05期
5 郭勇军;杜林贤;刘欣;;道德人格词汇自评量表编制及初步结果[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11年01期
6 张海钟;;心理健康的城乡跨文化心理学实证研究十年成果综述[J];赣南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7 胡捷;隋景旺;林邢波;;监所内未成年犯心理健康调查分析及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年01期
8 王旭荣;林振强;曹莉萍;张韩军;范碧霞;;暴力攻击行为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三维人格特征[J];广东医学;2012年15期
9 赵楠;;家庭教养方式对攻击型受欺负者的影响[J];成功(教育);2012年11期
10 周建松;蔡伟雄;陈琛;王红;张四美;罗宇鹏;邱昌建;王小平;;湖南、四川部分男性青少年犯罪者精神障碍患病情况调查(英文)[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03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王海英;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家庭生态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2 邢红枚;家庭暴力受虐妇女杀夫犯罪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3 何影;大学生恋爱及恋爱暴力调查与暴力影响因素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4 梅峰;临床心理学视野下的新入监服刑人员心理评估及干预策略研究[D];南京中医药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晓芳;男性青少年犯家庭环境、父母养育方式、人格与心理健康水平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博;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犯罪因素关联性分析[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3 傅颖;暴力犯罪行为与MAOA基因VNTR多态性、环境、心理特征的关联性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4 姚莉华;罪犯与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相关因素研究[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5 朱艳丽;少教所学员人格类型与自尊及相关因素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6 马扬;从社会心理分析到针对性措施[D];四川大学;2005年
7 孙莉;犯罪青少年的心理分析及心理矫治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张蔚;青少年的攻击行为与气质、情绪的关系[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9 田敬峰;青少年犯罪危险因素的病例对照研究[D];福建医科大学;2007年
10 杨林;暴力危险因素评估及个体认知行为干预[D];重庆医科大学;2007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伟,林金树,陈东才,杨琛,安进勇;福建省违法犯罪青少年的个性特征研究[J];法医学杂志;1999年04期
2 周建松,王小平,李凌江;五羟色胺系统与攻击行为[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5年03期
3 赵美玉;社会转型期犯罪青少年心理健康现状及犯罪原因的对比研究[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1年06期
4 林亚刚;暴力犯罪的内涵与外延[J];现代法学;2001年06期
5 贺玉芬,贾世浩,孙国英;青少年暴力性犯罪心理社会因素调查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1998年03期
6 韩自力,温盛霖,陶炯,张晋碚,关念红;男性少年犯罪的个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1年02期
7 郭艳梅,王小平,崔小媛;攻击性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减点-攻击反应测试对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年05期
8 沈东郁,杨蕴萍;人格障碍诊断问卷在成年违法犯罪人群中的应用[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2年05期
9 宋欣,周欣,洪云,付立民,谢天壬,赖万中,陈学锋,邹娜,胡铭,朱显有,马龙虎,古源;北京未成年人暴力犯罪生物学及其他相关因素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年04期
10 贺国培,王罗珍,杨金根,杨跃坤,,许星;成年男性罪犯人格特征的初步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1996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妹;邹泓;向小平;;中学生的自尊与人格特质的相关性[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09期
2 叶苑;邹泓;李彩娜;柯锐;;青少年家庭功能的发展特点及其与心理健康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06期
3 侯玉波;张梦;王歆;;青少年思维方式与应对方式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年03期
4 张晓冰;陈少徐;黄艳苹;程伟;;广州市青少年网络暴力游戏状况分析[J];新闻界;2009年04期
5 李文道;赵霞;;青少年归因风格的特点及其与人格特质的关系[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6 陈超然;;青少年上网成瘾与人格特质的相关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7 黄立芳;张新军;颜红;李鸿娜;陈清刚;;高三教师压力水平及与人格特质的关系[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年11期
8 刘学义;尚亚飞;赵荣军;;青少年抑郁症产生的原因分析——认知、自我、人格的观点[J];社会心理科学;2010年04期
9 孙保利;朱国生;张剑峰;劳海霞;;青少年射击运动员“Choking”与人格特质的实验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11年01期
10 田丽丽;刘旺;;青少年学校幸福感及其与能力自我知觉、人格的关系[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支愧云;陈永进;;青少年危险行为及其与人格特质关系的研究[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2 陈祉妍;高文斌;祝卓宏;刘泽文;高晶;;青少年网络成瘾患者的人格特点[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3 刘fE;佐斌;;性别刻板印象量表的编制及青少年性别刻板印象的结构研究[A];中国社会心理学会2006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4 甘秀英;聂衍刚;周虹;;地震后青少年创伤应激障碍与社会支持、人格的关系研究——以5.12地震为例[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5 李世虎;;浅议网络游戏与青少年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李春雷;梁福成;王雪艳;;青少年价值观问卷的编制[A];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9年
7 王R
本文编号:10955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0955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