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STR基因座的法医学应用研究进展
本文关键词:X-STR基因座的法医学应用研究进展
更多相关文章: 法医遗传学 X染色体 短串联重复序列 基因座 法医学 等位基因 常染色体 亲子鉴定 单倍型 不平衡现象
【摘要】:对X染色体的结构特征、遗传特征及其短串联重复序列(STR)基因座在法医学领域的研究历史、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分析了X染色体STR基因座在混合斑鉴定和复杂亲子关系鉴定中的应用,以及在法医学领域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如单倍型和连锁不平衡现象等。
【作者单位】: 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法医物证教研室;
【关键词】: 法医遗传学 X染色体 短串联重复序列 基因座 法医学 等位基因 常染色体 亲子鉴定 单倍型 不平衡现象
【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400519,30500581)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资助项目(2008-890)
【分类号】:D919
【正文快照】: 短串联重复序列(short tandem repeat,STR)分型技术简单、快速,结果可靠,灵敏度高,重复性好,是目前国内外法医学个体识别和亲子鉴定的主要手段。X染色体STR基因座(X Chromosome STR locus,X-STR)广泛分布于真核生物基因组中,具有一些常染色体遗传标记无法比拟的优点,对于法医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伟娟,周雪平,贾振军,吴谨,李英碧,侯一平;X染色体遗传标记研究进展[J];法医学杂志;2003年04期
2 余兵,秦群霞,闫金成,张洪波,李生斌;西安汉族X染色体上6个STR位点的遗传多态性[J];法医学杂志;2005年03期
3 白雪;丛斌;付丽红;姚玉霞;赵艳梅;李淑瑾;;河北汉族人群X染色体3个STR基因座遗传多态性[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6年05期
4 吴微微,郑小婷,郝宏蕾,宋立,徐志成;X染色体DXS101、HumDXS6807基因座初步研究[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5年02期
5 吕德坚,刘秋玲;X染色体STR的法医学应用进展[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2年04期
6 高学珊;浅谈法医遗传学[J];河北法学;1993年05期
7 ;国际法医遗传学会中文专委会成立[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5年05期
8 石美森,应斌武,邓建强,李英碧,吴谨,颜静,张霁,侯一平;成都地区汉族人群X染色体3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及其法医学应用[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04期
9 辛军平,陈国弟,张红玲;D1S549、D3S1754和D22S683基因座在中国成都地区汉族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研究[J];法律与医学杂志;1999年02期
10 范晶,许杨,熊勇华;STRs-PCR分型技术在法医学上的应用[J];生物技术通报;2003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应斌武;石美森;邓建强;云利兵;张霁;侯一平;;性染色体STR基因座在中国汉族群体中的遗传多态性及应用[A];中国法医学最新科研与实践(二)——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精选[C];2004年
2 郭大玮;张更谦;王旭东;;太原地区短串联重复序列VWA的多态性及其法医学应用[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3 陈国弟;辛军平;张林;田新;裴中惠;蒋秋荣;;D7S817基因座的群体遗传学研究[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4 高超;王怀立;罗强;盛光耀;周建华;高铁铮;;河南汉族人群X染色体微卫星DXS16的遗传多态性[A];'2006中国(郑州)国际临床神经病学学术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6年
5 石慧文;朱平;王奕嘉;张英;胡亚美;;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嵌合状态分析的临床应用研究[A];第三届全国血液免疫学学术大会论文集[C];2003年
6 李军;李树;辛阳;;D13S317基因座在中国汉族人群中的多态性分析[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7 李军;姜先华;白丽萍;于蛟;黄斌;;中国汉人MBP基因多态性及其在法庭科学中的应用[A];全国第六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0年
8 陈瑞敏;胡琴;王世雄;;X染色体长臂等臂型Turner综合征——附9例报道[A];’96全国优生科学大会大会学术讲演与大会论文摘要汇编[C];1996年
9 钟毅;王新;谢佐平;;果蝇X染色体随机突变体的制造和学习功能之研究[A];第九次全国生物物理大会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2年
10 云利兵;应斌武;顾艳;方月琴;孙晓明;张霁;侯一平;;Y-STR基因座在成都人群体中的遗传学调查[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汤江峰;X染色体“作怪”世人千姿百态[N];大众卫生报;2005年
2 记者 曹丽君;科学家公布人类X染色体基因序列草图[N];光明日报;2005年
3 编译 奇云;女性比男性复杂得多[N];北京科技报;2005年
4 本报记者 倪永华;你真的没留下蛛丝马迹吗[N];科技日报;2006年
5 王谢蒽;女子为何寿命长[N];健康报;2002年
6 Robert M. Plenge,M.D.,Ph.D. 等 美国纽约Feinstein医学研究所等 蒋鸿鑫 译;类风湿关节炎的危险基因座TRAF1-C5——一项全基因组研究 TRAF1-C5 as Risk Locus for Rheumatoid Arthritis-A Genomewide Study[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7年
7 Unnur Styrkarsdottir,Ph.D. 等 冰岛雷克雅未克deCODE遗传学中心等 蒋鸿鑫 译;与骨密度和骨折有关的多个基因座 Multiple Genetic Loci for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Fractures[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8年
8 郭奕斌;俊男美女怎生出丑陋儿[N];大众卫生报;2005年
9 Geoffrey Hom,Ph.D. 等 美国南圣弗朗西斯科Genentech公司等 蒋鸿鑫 译;系统性红斑狼疮与C8orf13-BLK和ITGAM-ITGAX的关系 Association of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with C8orf13-BLK and ITGAM-ITGAX[N];中国医学论坛报;2008年
10 海嘉;美首次展示抗体基因3D结构[N];中国医药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颜静;人类21号染色体新STR遗传标记的法医及医学遗传学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2 董秀玲;临床毛细管电泳的研究[D];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2001年
3 刘奇迹;Smith-Fineman-Myers综合征致病基因的精细定位及候选基因分析[D];山东大学;2005年
4 黄银花;鸭遗传图谱的构建及重要经济性状基因座的初步定位[D];中国农业大学;2004年
5 牛铭钢;葡萄胎恶变预测及清毒饮减毒增效机制的实验和临床研究[D];黑龙江中医药大学;2005年
6 唐晓文;微卫星标志物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D];苏州大学;2003年
7 万理萍;异基因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供受者血细胞嵌合状态的临床应用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8 王亚男;长春花碱和秋水酰胺诱导TK基因突变的比较研究及两类突变集落机制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9 李建荣;圆锥动脉干畸形遗传学研究[D];中国协和医科大学;2006年
10 张铭;利用孕妇外周血中胎儿有核红细胞无创性产前诊断染色体非整倍体异常[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辉;河南汉族群体短串联重复序列的遗传多态性研究[D];郑州大学;2003年
2 滕少康;广西毛南族人群CSF1PO,TPOX,,TH01基因座遗传多态性研究[D];广西医科大学;2005年
3 史云芳;唐氏综合征产前基因诊断的研究[D];天津医科大学;2006年
4 刘志勇;三个STR基因座荧光标记复合扩增的研究及其法医学应用[D];四川大学;2006年
5 孟晓峰;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及在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应用[D];郑州大学;2006年
6 祁柏宇;长春汉族群体D1S549等七个短串联重复序列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7 张忠臣;大豆基因组作图和重要农艺性状的基因定位[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8 王珍;大豆SSR遗传图谱构建及重要农艺性状QTL分析[D];广西大学;2004年
9 熊辉霞;非清髓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嵌合体定量检测的实验及临床研究[D];东南大学;2006年
10 阮妹芳;广西侗族群体三个STR基因座的遗传多态性[D];广西医科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110035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100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