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装病者的特征、临床表现及其法学和诊断思考

发布时间:2017-11-11 23:07

  本文关键词:装病者的特征、临床表现及其法学和诊断思考


  更多相关文章: 装病 创伤后应激障碍 创伤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


【摘要】:创伤后应激障碍的鉴定是近年来司法精神病学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其中如何识别装病者也相应地成为业内人士关注的焦点之一。要作出完全正确的诊断或鉴定结论相当困难。揭示假装的创伤后应激障碍者的特征和典型表现,以帮助临床医师发现常见的装病模式,区分假装或掩饰表现与合法症状。同时为了在刑事和民事情况更好的发现装病者,对访谈技术、MMPI测验的价值以及间接信息来源提出了建议。
【作者单位】: 宝鸡文理学院教育系;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西部地区公众对灾害的社会心理反应及其干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05XSH011 宝鸡文理学院重点科研项目“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灾后心理健康教育实证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2K1029
【分类号】:D919.3
【正文快照】: 导致心理变化的创伤概念在医学领域已有几百年了。与创伤有关的正常和假装的生理与精神病状态的讨论则是始自19世纪70年代,而这段时间正是铁路工人工伤开始获得第三方赔偿的时期。随后相关概念被提出,关于这一问题的探讨也逐渐增多。因此,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蔡伟雄,汪建君;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司法精神病学鉴定[J];法医学杂志;2003年03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郑吉龙;陈广华;吴爽;;PTSD及其法医学相关问题[J];中国法医学杂志;2009年01期

2 李晓郛;;PTSD引入刑事辩护的可行性分析[J];福建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3 张小宁;;应激相关障碍的损伤程度评定标准之比较与探讨[J];法医学杂志;2007年03期

4 黄雪花;梁雪梅;张建承;;汶川大地震幸存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J];华西医学;2009年04期

5 戴琴;冯正直;杨国愉;张夔;汪涛;;汶川大地震后灾民心理特点及干预[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9年09期

6 李华强;王顺洪;范春梅;贾建民;;突发性灾害中的公众恐惧心理及其应急管理研究[J];华东经济管理;2011年09期

7 姚祖华;蔡云帆;;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司法鉴定(附17例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2006年04期

8 王爱平;王志伟;;地震后灾区伤员心理状况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年08期

9 黄河清;杨惠琴;韩布新;;汶川地震后不同灾情地区老年人创伤后应激障碍发生率及影响因素[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年10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广华;道路交通事故所致精神损害的法医学评价研究[D];中国医科大学;2004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明松,,刘协和,张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法医学问题[J];法律与医学杂志;1994年04期

2 胡纪念;精神损伤程度评定的三维模型[J];法医学杂志;2001年02期

3 郑瞻培;应激障碍的司法精神病学鉴定问题[J];上海精神医学;2003年01期

4 黄富银,吴军;精神损伤程度及精神医疗赔偿司法鉴定[J];中国司法鉴定;2003年02期

5 杨菊贤,王健;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躯体症状[J];上海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07期

6 刘洪玺,冯志颖;精神分裂症误诊为反应性精神病的临床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1997年01期

7 吴昌全,夏帮能;47例反应性精神病的随访分析[J];四川精神卫生;1998年04期

8 杜建政,马胜祥,朱新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认知理论[J];心理学动态;2001年02期

9 汪向东,姜经纬;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危险因素[J];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年05期

10 汪向东,赵丞智,新福尚隆,张富,范启亮,吕秋云;地震后创伤性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神经官能症[J];国外科技资料目录(医药卫生);2002年07期

2 王家同,马磊,张建新,戴尊孝,吕静,闫其乐,苏衡,刘晓军;MMPI-PK量表评估应激障碍的效果[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5年03期

3 吴英;聂发传;何梅;;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危机干预[J];护理学报;2006年04期

4 杨智辉;王玉龙;王慧琳;王建平;;癌症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特点(综述)[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年09期

5 黄建军;杨蕴萍;;创伤后应激障碍共病人格障碍的研究进展[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06年04期

6 江波;;心理重建——抚慰受创的心灵[J];祝您健康;2008年08期

7 杜建政;夏冰丽;;急性应激障碍(ASD)研究述评[J];心理科学进展;2009年03期

8 尹重;张虹;陈炜炜;魏文广;冯跃;;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其针灸治疗初探[J];四川中医;2009年08期

9 亓高超;展西友;亓夫梅;姚凤亮;;盐酸帕罗西汀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对照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9年10期

10 李航;周娟;施琪嘉;;震区医务工作者的心理一致感与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关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曹日芳;赵国秋;汪永光;何晓燕;王义强;;汶川大地震后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率及影响因素研究[A];第二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赵锋;高文斌;;接纳和实现疗法对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述评[A];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自主创新——第十二届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年会(第三卷)[C];2010年

3 陈树林;李凌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治疗[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四届学术大会论文汇编[C];2003年

4 林锐;杨洁;刘颖;张虹;;针灸治疗创伤后应激障碍临床评价量表介绍[A];2010年中国针灸学会脑病专业委员会、中国针灸学会循证针灸专业委员会学术大会论文集[C];2010年

5 白华毅;罗建红;;创伤后应激障碍样大鼠海马突触可塑性和兴奋性谷氨酸受体表达的动态变化[A];全国动物生理生化第十一次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汇编[C];2010年

6 潘光花;;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简述[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7 马兹河;刘德轩;李鸿佳;陈发开;;创伤后应激障碍损伤的法医学鉴定[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8 陈树林;李凌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心理治疗[A];2005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05年

9 夏宏伟;闫学明;钟赋真;;北京西城区536名不同职业状态贫困妇女健康状况调查[A];转型期的中国公共卫生:机遇 挑战与对策——中华预防医学会第三届学术年会暨中华预防医学会科学技术奖颁奖大会、世界公共卫生联盟第一届西太区公共卫生大会、全球华人公共卫生协会第五届年会论文集[C];2009年

10 陈树林;刘军;李凌江;张锦黎;贺忠;马宁;;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海马活体磁共振波谱研究[A];2005年中国神经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祥刚 中国民用航空总局民用航空医学中心;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成因与治疗[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0年

2 华东交大心理咨询中心 舒蔓;创伤后应激障碍是一种疾病[N];家庭医生报;2003年

3 ;“9·11”十年后美国人仍“受伤”[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4 ;日本发现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脑部萎缩部位[N];中国中医药报;2003年

5 ;如何识别创伤后应激障碍[N];健康报;2000年

6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精神卫生研究所 教授 陈树林 博士 李凌江;了解创伤 摆脱阴影[N];家庭医生报;2003年

7 罗恩·卡普斯 阿富汗战争退伍军人 本报特约编译 何适;战争造就美国新“迷失一代”[N];世界报;2010年

8 本报实习记者 王雨檬 编译;战争催生美国新迷惘一代[N];中国文化报;2010年

9 本报记者 刘泽林;让灾区群众的心房敞亮起来[N];健康报;2010年

10 记者 李天舒;对地震幸存者心理救援需持之以恒[N];健康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洪波;矿难后矿工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石文磊;第一部分:糖皮质素激素与去甲肾上腺素对下丘脑视上核的大细胞神经元兴奋性突触调节的相互作用 第二部分:汶川大地震后二年北川中小学生的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及焦虑状况的调查研究[D];第二军医大学;2011年

3 杨晓云;医科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生成、归因及干预实验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年

4 王化宁;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药物预防研究[D];第四军医大学;2009年

5 黄国平;女性服刑人员中精神创伤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关系以及PTSD的心理学、认知功能、神经生化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6 杜U

本文编号:117325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17325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f8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