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网络群体性事件政府治理的“稳定—关注”四分模式研究

发布时间:2017-11-18 12:30

  本文关键词:网络群体性事件政府治理的“稳定—关注”四分模式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网络群体性事件 政府治理 稳定 关注


【摘要】:随着网络信息传播的发展,“地球村”概念正在演变成为现实,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使用的普及,使得网络已成为了重要的媒体。网络媒体由于具有传播速度快、及时互动、方便搜索、图形文字视频多媒体并合等特点,逐渐成为很多新闻的“第一发声地”。网民数量的持续增长,进一步彰显互联网的影响力。作为一种新闻媒体,互联网在信息传播以及舆论引导影响着广大网民,互联网传播的作用和意义也引起各方面关注。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价值观念相互摩擦,新旧体制在交替中相互冲撞,群体性事件也随之增多。伴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普及,群体性事件已延伸至网络,而且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影响范围更大,政府管控难度更大。网上群体性事件发生于网络,随着网民的参与,呈一呼百应态势,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改变大量群众对政府的看法。更值得注意的是,网民互动已经出现虚拟的网络世界上的观点和行为投入到现实行动中。互联网这个新型媒体已然作为“观点和民声的集散地”,成了网民爆料、舆论集结、信息传播的平台,也演变为重要的消息来源和重要的社会舆论。网络中的热点事件和焦点问题极易演变为“网络群体性事件”,成为公众情绪的“导火索”。 网络群体性事件利用网络进行串联,并且可能在现实中非正常聚集,可能会扰乱社会正常秩序。网络群体性事件主体多元、集体无意识、聚焦持续,一旦处理不当,不只是在网络领域给政府造成舆论压力,甚至还会蔓延至现实社会,这就给政府的社会治理带来挑战。 本研究就网络群体性事件政府治理方式进行深入研究,在分析当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治理瓶颈之后,借鉴国内外研究成果,根据相关管理学理论,依照网络群体性事件的特征,提出网络群体性事件政府治理的四分模型,即“低稳定低关注”类型、“高稳定高关注”类型、“高稳定低关注”类型以及“低稳定高关注”类型,,并就这几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政府治理做详细阐述,最后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政府治理进行了综合分析。
【学位授予单位】:电子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631.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春义 ,周国梁;山东省公安机关集中开展处置群体性事件专题研讨培训[J];公安教育;2001年12期

2 林金荣;争取把更多的群体性事件化解在萌芽状态——对天台县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实践思考[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3期

3 叶国兵;;用和谐理念指导群体性事件的预防与处置[J];公安教育;2008年04期

4 廖海青;;如何面对“群体性事件”?[J];南风窗;2009年05期

5 王鲁军;张闻一;;切实提高领导干部应对群体性事件的能力[J];政工研究动态;2009年11期

6 王锡锌;;从“管理”走向“参与”的转变[J];人民论坛;2009年16期

7 燕继荣;;诊断群体性事件的三种理论依据[J];人民论坛;2009年22期

8 王顺美;;提升公权力公信力与防范群体性事件是正向关系[J];江西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S2期

9 ;劳资矛盾引发群体性事件明显增加[J];共产党员;2010年02期

10 曹英;;群体性事件中信息处理的策略[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振清;;论政府治理群体性事件机制创新[A];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10年会论文集[C];2010年

2 吴兴民;;抗争、表达与秩序重构——论群体性事件的政府治理新思维[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3 孙元明;;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现状、发展及其治理的实现途径[A];第19届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研究论文集[C];2009年

4 甘永平;郭淑娟;;对网络群体性事件概念的探讨[A];中国传媒大学第四届全国新闻学与传播学博士生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5 李延芳;;辩证唯物主义视角下的“网络群体性事件”[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6 李力;;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7 周甲文;;高校群体性事件发生机制及其预警的对策建议[A];第八届沈阳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8 罗恩源;丁胜;;群体性事件中的民生性问题思考:以贵阳市为例——基于社会变迁理论的视角[A];新中国60周年与贵州社会变迁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9 朱华东;张慧玲;;预防和处理群体性事件要注意的几个问题[A];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五十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7年

10 周松青;;群体性事件社会动员的动力机制探析[A];“中国视角的风险分析和危机反应”——中国灾害防御协会风险分析专业委员会第四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百姓——书记市长交流台”系统升级[N];贵阳日报;2009年

2 陕西省白河县委常委、县委政法委书记、公安局局长 阮家军;推进三项重点工作 构建平安和谐白河[N];西部法制报;2010年

3 吉林省公安厅厅长 陈占旭;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N];人民公安报;2001年

4 倪晓;山东连续三年实现五个下降[N];法制日报;2007年

5 信阳市公安局党委委员 张传明;要把握好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度[N];今日信息报;2007年

6 洪茂琼;清溪镇四项机制保平安[N];巢湖日报;2007年

7 董倍宏;我市召开处理信访突出问题及涉访群体性事件工作电视电话会议[N];陇南日报;2008年

8 陈立雄;桂平信访维稳工作成效明显[N];广西日报;2008年

9 王德聪;实现北京两会“零上访”目标[N];毕节日报;2008年

10 江玲玲 月航 李超;民革市委提出14条对策建议[N];常州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纯平;新世纪国内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2 吴亮;中国少数民族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3 王赐江;基于不满宣泄的集群行为[D];华中师范大学;2010年

4 曾润喜;我国互联网虚拟社会的群体性事件网络舆情防控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5 刘超;群体性事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徐小江;我国转型期群体性事件中的农民问题[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7 彭支援;集体维权的法理学分析[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张百杰;转型期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9 常锐;群体性事件的网络舆情及其治理模式与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张凯;水污染公共安全事件预警信息管理系统构建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建国;网络群体性事件及治理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杜桥省;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成因及对策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3 杨柳;网络群体性事件互动模式分析[D];西北大学;2011年

4 崔翔;现阶段中国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李蕾;中国社会转型期群体性事件防治与基层政府行为方式转变[D];西北大学;2010年

6 王春宇;我国群体性事件舆情报道研究[D];河北大学;2010年

7 刘浩;群体性事件中政府信任建构路径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8 李奇歆;农村征地引发的群体性事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9 马国峰;中国农村群体性事件治理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10 刘志杰;群体性事件报道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119983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19983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2ed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