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社区流动人口犯罪_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6-10-29 17:25

  本文关键词: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浙江大学》 2010年

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

吴兴杰  

【摘要】:改革开放至今短短数十年间,我国刑事犯罪的增长速度以及绝对规模均呈现迅猛上升态势,社会治安形势之严峻不容小觑。权威统计数据与大量实证研究表明,我国流动人口以及刑事犯罪率有着相似的变化周期、一致的空间分布。因此,规模激增的流动人口被猜测是推高我国社会整体刑事犯罪率的重要推手之一。本文以犯罪经济学理论为指导、以权威统计数据为依据,对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的关系进行系统、深入研究。鉴于我国流动人口低收入和高侵财型犯罪的典型事实、较为完善的收入差距与犯罪理论体系以及国内相关实证研究较为薄弱的现状,本文重点采用实证研究方法,从收入差距与犯罪视角揭示两者的内在联系与作用机制。 根据传统收入差距与犯罪理论,流动人口由于其与其他社会群体间显著的横向收入差距而具有更高的犯罪倾向,流动人口规模的增加将导致社会整体犯罪率的上升。针对上述传统理论推论,文章运用面板数据与时间序列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发现,虽然我国整体流动人口与其他社会群体存在显著的收入差距,但其整体规模与社会犯罪率之间并不存在内在联系,计量结果在一系列检验中均保持了很好的一致性,上述实证研究貌似颠覆了相关传统理论推论。 面对实证研究与理论推导的不一致,文章对理论推导的假设前提与实证研究的计量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比照研究。结果显示,流动人口群体内部收入的差异性以及收入差距“参照组”的选择对流动人口犯罪决策具有重要影响,而相关计量模型均忽视了上述问题。在考虑了流动人口内部收入差异性以及收入差距“参照组”选择等因素后,有关收入差距与犯罪的理论完全适用于我国流动人口与犯罪问题的分析之中,并得到了我国相关实证研究的支持。 收入差距在流动人口犯罪决策中占据重要地位,而社会资本差距又是决定我国流动人口群体间、群体内收入差距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流动人口社会资本差距与犯罪的研究是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研究的延伸与深化。本文研究发现,无论是在全国还是在东、中、西部地区,无论是在流动人口就业最为密集的务工、服务、经商等行业中,社会资本差距是我国流动人口犯罪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高社会资本省内流动人口的增加有助于抑制社会整体犯罪率的上升,而低社会资本跨省流动人口规模的扩大将诱发更多的社会犯罪。 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的关系,不仅表现为收入差距是流动人口犯罪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还体现为收入差距不仅直接影响犯罪率,它还是引发人口流动的重要驱动力,而流动人口特定群体又与犯罪率息息相关。文章通过分解跨省流动人口的方法,解决地区间收入差距、跨省流动人口、刑事犯罪率实证研究中的共线性问题,增强了相关研究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669.8;D631.42
【目录】:

  • 致谢5-7
  • 摘要7-9
  • Abstract9-11
  • 目次11-13
  • 1 引言13-25
  • 1.1 研究问题的提出13-14
  • 1.2 研究的基本思路14-17
  • 1.3 研究的主要方法17-21
  • 1.4 研究的框架安排21-25
  • 2 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典型事实与问题25-49
  • 2.1 流动人口与犯罪的潜在联系25-37
  • 2.1.1 流动人口与犯罪变化周期的趋同性26-31
  • 2.1.2 流动人口与犯罪空间分布的一致性31-37
  • 2.2 收入差距:流动人口与犯罪的链接点37-47
  • 2.2.1 流动人口迁移的趋利性37-40
  • 2.2.2 流动人口收入的差距性40-41
  • 2.2.3 流动人口与犯罪的侵财性41-43
  • 2.2.4 收入差距:流动人口与犯罪的联系节点43-47
  • 2.3 本章小结47-49
  • 3 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文献综述49-79
  • 3.1 犯罪社会学收入差距与犯罪理论49-54
  • 3.2 犯罪经济学收入差距与犯罪理论54-61
  • 3.2.1 收入差距与犯罪理论研究56-58
  • 3.2.2 收入差距与犯罪经验研究58-61
  • 3.3 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理论61-78
  • 3.3.1 流动人口收入差距理论研究61-63
  • 3.3.2 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理论研究63-68
  • 3.3.3 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经验研究68-78
  • 3.4 本章小结78-79
  • 4 流动人口与犯罪:收入差距与犯罪理论的一个颠覆?79-103
  • 4.1 传统推论:流动人口具有更高的犯罪参与率79-82
  • 4.2 流动人口群体间收入差距与犯罪:基于面板数据的分析82-87
  • 4.2.1 计量模型及数据描述82-84
  • 4.2.2 计量结果及分析84-87
  • 4.3 流动人口群体间收入差距与犯罪:基于时间序列的研究87-91
  • 4.3.1 模型设定与指标选取87-88
  • 4.3.2 协整检验88-89
  • 4.3.3 回归结果及其分析89-91
  • 4.4 农村流动人口犯罪率:理论、实证矛盾的进一步佐证91-96
  • 4.4.1 传统推论:农村流动人口具有更高的犯罪倾向91-92
  • 4.4.2 农村流动人口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92-96
  • 4.5 传统推论与计量结果差异的理论分析96-101
  • 4.6 本章小结101-103
  • 5 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研究103-127
  • 5.1 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决策103-109
  • 5.1.1 流动人口收入差异性与犯罪决策104-106
  • 5.1.2 流动人口收入差距“参照组”与犯罪决策106-109
  • 5.2 流动人口内部收入差异与犯罪实证研究109-114
  • 5.2.1 计量模型与数据描述109-112
  • 5.2.2 计量结果及分析112-114
  • 5.3 流动人口收入差距“参照组”与犯罪实证研究114-125
  • 5.3.1 计量模型与数据描述114-119
  • 5.3.2 计量结果及分析119-125
  • 5.4 本章小结125-127
  • 6 流动人口社会资本差距与犯罪127-155
  • 6.1 流动人口社会资本差距与犯罪决策128-133
  • 6.2 分地区流动人口社会资本差距与犯罪实证研究133-141
  • 6.2.1 计量模型与数据描述134-135
  • 6.2.2 计量结果及分析135-141
  • 6.3 分行业流动人口社会资本差距与犯罪实证研究141-149
  • 6.3.1 计量模型与数据描述141-145
  • 6.3.2 计量结果及分析145-149
  • 6.4 计量结果的理论再分析149-153
  • 6.5 本章小结153-155
  • 7 地区间收入差距、流动人口与犯罪的实证研究155-169
  • 7.1 收入差距多重性与流动人口犯罪155-159
  • 7.2 地区间收入差距、流动人口与犯罪的实证研究159-165
  • 7.2.1 计量模型与数据描述159-162
  • 7.2.2 计量结果及分析162-165
  • 7.3 实证研究的稳健性检验165-168
  • 7.4 本章小结168-169
  •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169-177
  • 8.1 研究的基本结论169-171
  • 8.2 政策建议171-174
  • 8.3 进一步研究展望174-177
  • 参考文献177-192
  • 作者简历192
  •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小红;李震;;流动青少年犯罪归因的实证研究——以湖北省为例[J];教育研究与实验;2013年04期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金宏,杨鸿燕,杨杰,翁建红,张彬彬;上海流动人口犯罪的特征及其社会控制——透过新闻资料的分析[J];人口研究;2001年06期

    2 马忠东,张为民,梁在,崔红艳;劳动力流动:中国农村收入增长的新因素[J];人口研究;2004年03期

    3 蔡建明;王国霞;杨振山;;我国人口迁移趋势及空间格局演变[J];人口研究;2007年05期

    4 鲍常勇;;我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流动人口分布特征分析[J];人口研究;2007年06期

    5 乔晓春;从“五普”数据分析城市外来人口状况[J];社会学研究;2003年01期

    6 王春光;;农村流动人口的“半城市化”问题研究[J];社会学研究;2006年05期

    7 李培林;李炜;;农民工在中国转型中的经济地位和社会态度[J];社会学研究;2007年03期

    8 谢桂华;;农民工与城市劳动力市场[J];社会学研究;2007年05期

    9 刘林平;张春泥;;农民工工资: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企业制度还是社会环境?——珠江三角洲农民工工资的决定模型[J];社会学研究;2007年06期

    10 严善平;中国九十年代地区间人口迁移的实态及其机制[J];社会学研究;1998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陈屹立;中国犯罪率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杨海曼;流动人口对城市治安影响的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7年

    2 程志军;从社会分层角度看流动人口犯罪的生成[D];吉林大学;2007年

    3 周丽;中国流动人口犯罪及防控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4 张璇;城市流动人口的犯罪思考[D];四川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启梁;;对中国“反拐”刑事政策的扩展研究[J];刑法论丛;2008年03期

    2 郭晓红;;老年犯罪若干原因探析[J];刑法论丛;2011年02期

    3 王婉娟;王其和;夏晶;;提升新生代农民工幸福感需要“四化”管理[J];人力资源管理;2011年05期

    4 范昌年;调控收入差距 扩大消费需求[J];攀登;2001年02期

    5 马斌;张富饶;;广东城乡收入差距的一个模型分析[J];徐州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6 姚先国;李莉;张海峰;;农民工工资歧视与职业隔离——来自浙江省的证据[J];管理学家(学术版);2008年03期

    7 刘勇;张徽燕;李端凤;;人力资本的定义与分类研究述评[J];管理学家(学术版);2010年11期

    8 张岩鸿;;政府绩效评估:述评、探究及改进策略[J];政治学研究;2008年05期

    9 孙彩红;余斌;;对中国中央集权现实重要性的再认识[J];政治学研究;2010年04期

    10 曾赛刚;;当代中国青少年犯罪趋势分析[J];萍乡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尚蒲;罗必良;;中央与地方博弈:来自1999-2009年土地审批与违法用地的证据[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上)[C];2011年

    2 陈会广;刘忠原;;土地承包权益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结合托达罗模型的修正[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3 王燕武;郑建清;;我国不同部门间的工资传递效应—基于省际面板VAR模型的研究[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4 何凌云;鲁元平;;所属领域:制度经济学腐败、社会信任与居民主观幸福感[A];第十一届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汇编(下)[C];2011年

    5 尹恒;;中国县级政府支出偏向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纪韶;;北京市农民工融入城市的制度分析视角——对在北京务工的500个农民工家庭的跟踪访谈数据分析[A];科学发展:社会管理与社会和谐——2011学术前沿论丛(下)[C];2011年

    7 彭国华;;我国地区经济的俱乐部收敛性[A];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中国经济论坛论文集(下)[C];2007年

    8 龙云;;城市化背景下农村人口迁移的形式及其比较研究[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翁禾倩;黄源泉;李宇星;林心颖;;“绿色信贷”实施中制度缺陷的多维博弈分析[A];2011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三卷)[C];2011年

    10 罗元文;李焦焦;;我国农村转移劳动力就业政策调整研究[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斌;《人民日报》中(1987-2007)农民工的话语再现[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2 王丹;制度变迁背景下上海居住空间结构演化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1年

    3 汤晓莉;社会医疗保险可携带性政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李伟;结构化创新的理论与实证分析[D];南开大学;2010年

    5 刘士杰;人口转变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6 王梅;二元经济结构下最低工资效应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7 韩振华;人际信任的影响因素及其机制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8 陈钦约;基于社会网络的企业家创业能力和创业绩效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9 陆冰然;非正式制度,,社会资本与契约选择[D];南开大学;2010年

    10 孙海军;经济功能区与经济区域形成理论[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屈怡;湖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田经燚;返乡农民工家乡认同感实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郭倩;农村低保对象的社会支持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张翼;城市新移民社会适应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陈付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瞿逸;我国经济转轨期民工荒问题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苏鹏;城市中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侯屾;我国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区域比较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9 金景仲;出口贸易结构升级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10 关琪瑜;不同群体间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同被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邓蕾;;流动青少年越轨行为探析——以社会控制理论为视角[J];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3期

    2 李培林;流动民工的社会网络和社会地位[J];社会学研究;1996年04期

    3 汪明亮;;基于社会资本解释范式的刑事政策研究[J];中国法学;2009年01期

    4 赵延东,王奋宇;城乡流动人口的经济地位获得及决定因素[J];中国人口科学;2002年04期

    5 李若建;;地位获得的机遇与障碍:基于外来人口聚集区的职业结构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6年05期

    6 边燕杰,张文宏;经济体制、社会网络与职业流动[J];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02期

    7 ;劳动力流动、择业与自组织过程中的经济理性[J];中国社会科学;1997年04期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钟笑寒;改革时期中国各地区工资演变[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2 仇为之;对建国以来人口迁移的初步研究[J];人口与经济;1981年04期

    3 马侠;关于暂时性农业人口流动问题的探索[J];人口与经济;1984年01期

    4 张庆五;我国流动人口发展的历程与对策[J];人口与经济;1991年06期

    5 张善余;第四次人口普查省际迁移数据分析[J];人口与经济;1992年03期

    6 杨云彦;八十年代中国人口迁移的转变[J];人口与经济;1992年05期

    7 王桂新;我国省际人口迁移与距离关系之探讨[J];人口与经济;1993年02期

    8 李树茁;中国80年代的区域经济发展和人口迁移研究[J];人口与经济;1994年03期

    9 王桂新;我国省际人口迁移迁入目的地选择过程的年龄模式及其特征[J];人口与经济;1995年06期

    10 钟甫宁,徐志刚,栾敬东;经济发达农村地区外来劳动力的性别差异研究[J];人口与经济;2001年02期

    中国知网广告投放

    社区流动人口犯罪_我国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率的实证研究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41号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新出网证(京)字008号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9993 010-62982499
    服务热线:010-62985026 010-62791813
    在线咨询:
    传真:010-62780361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0475号



      本文关键词:流动人口、收入差距与犯罪,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5796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5796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7c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