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税犯罪成因分析
本文选题:涉税犯罪 切入点:经济 出处:《吉林大学》2005年硕士论文
【摘要】:本文从涉税犯罪的概念剖析出发,对目前涉税犯罪的现状及其特征进行了研究,对涉税犯罪的成因进行了详细分析。本文认为目前我国涉税犯罪的特点一是大要案频发,重、特大案件居高不下;二是发票犯罪比重大,手段不断翻新;三是呈现团伙化、智能化、内外勾结的作案趋势。针对涉税犯罪的现状和特点,本文从经济文化、立法及法律制度、涉税犯罪主体等方面对涉税犯罪成因进行了分析。分析认为我国的经济基础决定了国民税收意识的淡薄;文化的影响造成了国民的“厌税”心理;立法权限划分的不合理及法律制度的不健全造成了涉税犯罪的许多漏洞;纳税主体的侥幸心理是涉税犯罪产生的一大诱因;管理主体的执法能力低下与执法的不规范增加了涉税犯罪的机会。
[Abstract]: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concept of tax-related crime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ax-related crimes, and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ax-related crimes in detail.This paper holds tha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ax-related crimes in our country at present are the frequent occurrence of major cases, the heavy and extremely large cases; the second, the large proportion of invoice crimes and the continuous renovation of the means; the third, the tendency of gang crime, intelligence and collusion within and outside the country.In view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ax-related crime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ax-related crimes from the aspects of economy and culture, legislation and legal system, subject of tax-related crimes and so on.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economic base of our country determines the weak consciousness of national tax collection,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causes the national psychology of "tax weariness", the unreasonable division of legislative authority and the unsoundness of legal system lead to many loopholes in tax-related crimes.The fluke psychology of tax payer is a great inducement of tax-related crime, and the low law enforcement ability of management subject and the irregular enforcement of law increase the opportunity of tax-related crime.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917.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文婧;;“论文经济”繁荣的背后[J];老年人;2011年08期
2 孙玉红;;东亚国家跨区域双边FTA的多样化动机分析[J];东北亚论坛;2011年05期
3 ;山东省人民政府批转省发展改革委关于2011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的通知[J];山东政报;2011年15期
4 ;编读之眼[J];当代工人;2011年10期
5 陈挺;曾进;;两罪死刑废除 两类行为罪入——《刑法修正案(八)》涉税犯罪新规定解读[J];税收征纳;2011年07期
6 康仁;;父子协议:“绝情”背后的真情[J];黄金时代;2010年01期
7 王秋和;;很看重记者这一称呼——忆范敬宜[J];海内与海外;2011年06期
8 曹虎城;江涛;;雪域江南谱华章——西藏林芝军分区官兵支援驻地经济社会建设纪事[J];西南民兵;2010年10期
9 ;速读[J];中国新闻周刊;2011年28期
10 纪双城;陶短房;;中国人变得有些焦躁[J];党政论坛(干部文摘);2011年08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梁洪杰;柯岩;张国金;;沈阳市北部开发战略研究[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2 ;经济高速发展背后的涉税犯罪启示[A];2010年“海右”全国博士生论坛(公共经济学)“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公共政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3 刘发善;;浅谈商洛市县域经济发展问题[A];陕西省体制改革研究会2004优秀论文集[C];2004年
4 蒋昭进;何振镐;;瓯江口航道整治与航运安全经济[A];2004年浙江省科协重点学术研讨项目(4)——瓯江河口综合考察论文集[C];2004年
5 左立新;王振山;周长岩;;搞好平原风沙区综合治理 促进农业经济发展[A];山东水利学会第八届优秀学术论文汇编[C];2003年
6 杜立新;王凤岩;;水源热泵技术的应用[A];中国环境科学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一卷)[C];2009年
7 刘瑞元;;浅谈土地整理与城乡经济一体化建设[A];福建省土地学会2009年年会论文集[C];2009年
8 林桦;何仕广;;浅谈雷州林业局森林资源的持续发展[A];2005年中国科协学术年会26分会场论文集(1)[C];2005年
9 翟德双;;燃油系统的安全经济运行[A];第三届安徽自然科学学术年会安徽省电机工程学会2005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尤启俊;仲以林;陆酉教;;商品混凝土专用外加剂的研究[A];第三届全国商品混凝土信息技术交流大会暨2006全国商品混凝土年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孟勇;强化依法治税 打击涉税犯罪[N];安徽日报;2001年
2 本报评论员;将打击涉税犯罪活动进行到底[N];人民法院报;2001年
3 郝正非;俄罗斯禁止囚禁涉税犯罪嫌疑人[N];中国税务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谷萍 通讯员 薛培 欧新铁 王艳 薛振民;成都市检察院40起案件扫描涉税犯罪[N];检察日报;2009年
5 郑芥 刘勇 陕西省国税局、西安市国税局;废除涉税犯罪死刑正当时[N];中国税务报;2010年
6 记者 张景义;依法惩处涉税犯罪活动 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N];人民法院报;2002年
7 宗边文;打击涉税犯罪在行动[N];人民公安报;2000年
8 宗边文;公安机关打击涉税犯罪成效明显[N];人民公安报;2001年
9 记者 马永梅;打击涉税犯罪力度加大[N];人民公安报;2002年
10 郝正非;二氧化碳配额交易滋生新型涉税犯罪[N];中国税务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丛中笑;涉税犯罪论[D];吉林大学;2006年
2 徐桂民;自然人移动与经济发展[D];北京交通大学;2009年
3 高红阳;外在技术预见与国家科技发展战略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4 李智勇;商品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环境成本研究[D];中国农业大学;2001年
5 邰哈斯其木格;改革开放后中日关系研究[D];南开大学;2009年
6 白初一;清太祖时期满蒙关系若干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5年
7 胡玉春;大夏国史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年
8 陈欣;南汉国史[D];暨南大学;2009年
9 孟云飞;两晋书法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5年
10 刘军;北魏宗室阶层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孙雪峰;论涉税犯罪的刑法重构[D];山东大学;2010年
2 熊利民;涉税犯罪及防治对策[D];华东政法大学;2012年
3 张保玲;涉税犯罪成因分析[D];吉林大学;2005年
4 朱利生;涉税犯罪的死刑适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5 刘利;鄂兴科技与科技兴鄂[D];武汉大学;2005年
6 谭迪;税务警察制度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7 陈静;明代浙江海盐县海塘与当地社会经济[D];安徽大学;2007年
8 吉芳;论语言和经济的关系[D];新疆大学;2005年
9 司红华;企业裁员行为及其活动管理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靳凯;1970年以来沙特阿拉伯经济发展与停滞的原因分析[D];西北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17043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17043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