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体系的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2年
论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
纪姗姗
【摘要】:社区矫正是当今世界各国刑罚执行理论和实践中发展较快的领域,,也是以非监禁刑逐步取代监禁刑占主导地位的国际行刑趋势的主要标志,它代表了刑罚由严厉走向宽缓的趋势,是刑罚发展的历史潮流。这种制度是为了针对犯罪者犯罪后的教育挽救工作而设计的。概括而言,社区矫正就是不使罪犯被监禁,而是允许其在社区中生活并接受社会的改造的一种刑罚方法。未成年犯罪者的教育改造工作一直以来都受到全社会的关注,尤其在我国经济发展、社会变革均比较迅速的社会条件下,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急剧增加,犯罪性质更加多样化,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改造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成年人的社区矫正工作在这种情况下尤为重要。未成年犯罪是一个沉重的社会话题,探索如何使失足少年重新回归社会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一种能够使未成年犯和家庭学校、社会的联系不被阻断,让其在亲情、友情、乡情的关爱下接受教育改造的方法有利于“浪子回头”。社区矫正的出现对未成年犯的教育改造意义深远。但我国非监禁刑适用率普遍较低,重刑思想严重,如何将社区矫正制度与未成年犯的特点结合发挥作用目前还在探索阶段。分刑种分阶段以预防为基础的综合理论为社区矫正进入我国刑罚体系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在法律规定阶段,社区矫正所体现的惩罚性表明了一般预防的目的;在刑罚使用阶段,由于社区矫正的对象仅仅是社会危害性较小的犯罪人,体现了特殊预防的目的。我国现今的社区矫正制度刚刚起步,需完善、改进的工作任重而道远。 本文介绍了未成年犯适用社区矫正的意义,我国目前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建议。 全文除引言外,共两万七千字,分为五个部分。 首先是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概述。具体包括未成年犯的法律界定,社区的概念,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概念,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理论基础。这部分主要是介绍与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相关的概念和基本知识为后面的论述奠定理论基础。 在前面的基础上对我国开展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了论述。针对传统矫正模式的不足和未成年犯罪的高发实际状况阐述了社区矫正对未成年犯的特殊意义。通过数据分析得出我国非监禁刑适用率很低,未成年犯适用社区矫正有很大的发展空间。未成年犯的可塑性很强,民众刑法观念的逐步转变,我国开展试点工作以来积累的经验和取得的成果都有利于社区矫正的开展。 接下来介绍了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我国社区矫正十年来经历了分散存在、地方探索、全国试点、全国实行四个阶段取得了很多成绩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社区建设相对薄弱、社区矫正机构的不完善,法律支撑不足,矫正项目空泛没有针对性等。对我们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深入的讨论以找出完善对策。在已有问题的分析之上,笔者提出了完善建议:从加大社区矫正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矫正环境、鼓励社区矫正民间组织的发展和参与、加强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相关立法。 在启动未成年犯社区矫正时针对不同阶段完善相关制度和程序。实施社区矫正前,建立审前调查制度;实施社区矫正过程中,建立适合未成年人特点的社区矫正项目;社区矫正期满后,建立前科消灭制度。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6.8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乐;美国对犯罪青少年的社区矫正项目[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年S1期
2 胡云生;浪子回头”,污点该不该入档?[J];档案管理;2004年01期
3 刘强;中外社区矫正之区别及思考[J];中国司法;2004年04期
4 吴宗宪;;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社区矫正的模式探讨[J];中国司法;2007年01期
5 王进义;;关于《刑法修正案(八)》对社区矫正影响的调研报告[J];中国司法;2011年07期
6 刘凌梅;关于建立未成年人刑事污点消灭制度的思考[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01期
7 林小培;行刑社会化:未成年犯社区矫正的实践与思考[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4年03期
8 康均心;胡春莉;;建立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污点消灭制度的构想[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年06期
9 莫晓宇;蒋潇锋;;论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体系的完善[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6年02期
10 涂龙科;;未成年人社区矫正若干立法问题研究[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记者 黄秀丽;[N];北京日报;2006年
2 采访人:本报记者 王比学 解读人:司法部基层司司长 王珏;[N];人民日报;2009年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中东;;法学层面上的刑罚裁量根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许发民;;论刑罚的社会功能——刑罚功能的社会学分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3 周少元;;近代西方刑法新旧派理论对《钦定大清刑律》的影响[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4 王作全;王立明;;论商业贿赂的法律规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1期
5 马长生;彭新林;;前科消灭的性质辨析[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2期
6 张曙光;;一种“事实关系”型行为——刑法中持有之规范论描述[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7 刘少军;李延奎;;论辩诉交易与刑事和解的差异与融合[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8 黄云波;;未遂犯的处罚根据——兼谈犯罪的本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9 韩轶;;论刑罚目的与量刑原则[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4期
10 何承斌;;试论人权的刑法保障的若干问题[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朝霞;王志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中论检察机关的刑事政策改进[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吕礼华;;死刑问题探讨[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3 黄秋生;姚石京;;刑事和解与检察工作[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4 甄贞;;刑事和解的理念及在我国的实践[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5 李艳;徐凤霞;;论公诉阶段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实现[A];第六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柯华庆;;法律经济学的思维方式[A];2005年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5年
7 柯华庆;;法律效率论[A];2008年度(第六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C];2008年
8 柯华庆;;实效主义经济学方法论[A];2010年度(第八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上册)[C];2010年
9 郭建斌;;理解与表达:对凯利传播仪式观的解读[A];2006中国传播学论坛论文集(Ⅰ)[C];2006年
10 方晓东;;试论杜威的儿童发展观[A];纪念《教育史研究》创刊二十周年论文集(16)——外国教育思想史与人物研究[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许青松;间接正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向海英;学前教育课程创生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9 杨洋;求同存异:在冲突中构建和谐师生关系[D];南开大学;2010年
10 王屯;大学社会评价中的符号资本研究[D];南开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孝忠;基于现代教育技术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2 吴迪;试论情境型试卷——高考语文试卷的实用性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徐暮晓;小学低年级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及其培养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王丹璐;中学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及对策[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5 谢大飞;大连金石滩生态旅游环境教育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6 周友方;大学生休闲教育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7 罗珍资;基于生态学的大学生自主管理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8 李晓冉;论重罪案件刑事和解[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席晓鸣;论刑民交错现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陈春娥;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司法部社区矫正制度研究课题组;改革和完善我国社区矫正制度之研究(上)[J];中国司法;2003年05期
2 ;英国社区矫正制度[J];中国司法;2004年11期
3 王志亮,王俊莉;美国的社区矫正制度[J];法学;2004年11期
4 刘强;我国社区矫正试点中的管理体制弊大于利[J];法学;2005年09期
5 刘乐;美国对犯罪青少年的社区矫正项目[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04期
6 陈梦琪;英国社区矫正制度评析[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3年06期
7 王顺安,甄宏;试论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项目体系之构建[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5年01期
8 于华江;朱建美;;试论我国违法犯罪青少年社区矫正机制的构建——从英国违法犯罪青少年社区矫正机制借鉴的视角[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3期
9 冯卫国;构建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若干思考[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10 张素英,裴维奇;我国未成年人犯缓刑制度的改革与完善[J];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永年,杜民霞;对未成年犯准确量刑的认识[J];青少年犯罪问题;1997年06期
2 潘志豪,秦瑞麟;音乐艺术矫治未成年犯过程的探索[J];青少年犯罪问题;1997年06期
3 隆丽;孙美;;区未成年犯管教所组织少年犯观看奥运节目[J];法制与经济(上旬刊);2008年09期
4 李康熙,王延海;对一名有自杀倾向未成年犯的心理矫治[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1999年01期
5 ;未成年犯管教所管理规定[J];新法规月刊;2000年07期
6 ;未成年犯管教所管理规定[J];司法业务文选;2000年Z1期
7 章谷雷;矫治未成年犯的探索与实践[J];犯罪研究;2000年03期
8 马焕秋,徐娟娟;如何看待社区服务令[J];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9 沈峰;;不能让未成年犯现身说法[J];公民导刊;2005年05期
10 江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课题组;卢志民;唐江伟;;创新未成年犯教育改造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司法;2007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长征;;努力开创少管工作人权保障的新局面[A];中国监狱人权保障——全国监狱人权保障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王长征;李康熙;;“严打”以来新收未成年犯的特点及改造对策[A];“严打”政策法律问题研究[C];2002年
3 刘伟科;;浅谈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4 张万标;;浅议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5 陈钦;;未成年犯性犯罪的矫治[A];全国性与生殖医学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04年
6 白汝芬;欧阳仑;常俊红;王东娥;;全日制教学对14—16周岁未成年犯的行为矫正[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7 付辰;;关于留守孩子的心理问题及应对方案[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8 唐志科;潘菲;;对社区矫正中未成年犯的心理矫治工作探析——以上海市社区矫正试点工作为例[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中册)[C];2009年
9 江西省未成年犯管教所课题组;卢志民;唐江伟;宋园华;;创新未成年犯教育改造模式 努力推进和谐社会的构建[A];“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C];2006年
10 崔会如;;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周元;[N];海南日报;2009年
2 施荷生 王娟;[N];江苏经济报;2010年
3 端传凤;[N];江苏法制报;2009年
4 张淼淼 张旭;[N];新华每日电讯;2007年
5 本报记者 刘娜 实习生 徐宁;[N];云南政协报;2009年
6 记者 宋茜;[N];江西日报;2005年
7 王勇;[N];海南日报;2006年
8 本报记者 毛学农;[N];江淮时报;2006年
9 卢柏林 徐吉梅 唐罗才;[N];江苏法制报;2006年
10 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党委书记、所长 管荣赋;[N];江苏法制报;2008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许永勤;未成年人供述行为的心理学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刘津慧;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研究[D];南开大学;2007年
3 盛长富;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国际准则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颖颖;未成年犯出狱后的社会适应研究[D];山东理工大学;2010年
2 李杉;艺术设计对矫正未成年犯心理的作用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孙莉;生命教育视角下未成年犯人性化教育改造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4 曾丹薇;未成年犯攻击性的注意偏向及其攻击性与人格的关系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5 杜萌;论未成年犯缓刑适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3年
6 邱春来;环境中的色与形在未成年犯心理矫治中的应用研究[D];清华大学;2013年
7 刘梦媛;论循证矫正在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中的应用[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8 尹君君;我国未成年犯缓刑制度的构建[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9 高杰;未成年犯矫正教育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11年
10 程娟;未成年犯的再社会化[D];曲阜师范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未成年犯社区矫正体系的完善,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0165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016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