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实质之我见
[Abstract]:......
【分类号】:D917.2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栗克元;论犯罪心理的实质[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1期
2 韩毅娟;浅析审美与犯罪心理[J];公安教育;2000年05期
3 李红梅;蒲丽霞;;当代女大学生犯罪心理成因与预防探究[J];新疆社科论坛;2009年04期
4 温伙成,陈丙贵;浅析犯罪心理在串并案件中的运用[J];广东公安科技;1995年01期
5 焦利;金融领域犯罪心理探究[J];前进;1997年04期
6 李贤华;合理宣泄 减少犯罪──两位加拿大犯罪心理学家的观点[J];青少年犯罪问题;1999年02期
7 武丰远;青少年犯罪心理及其预防[J];学习论坛;2003年11期
8 伊丽莎白 ,叶缨;东西方儿童的对抗、羞辱和犯罪心理的比较[J];国外社会科学文摘;1994年05期
9 赵立源;浅议腐败现象对犯罪心理的影响[J];公安研究;1995年04期
10 季元;追踪罪恶──借助犯罪心理学破案(中)[J];人民公安;1997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邱国j;;市场经济与犯罪心理[A];全国第七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3年
2 赵佳芝;马翠莲;赵佳英;;青少年犯罪心理与对策[A];山东省心理卫生协会首届学术研讨会获奖论文选萃[C];1999年
3 靳跃;毛书贵;;司法精神病学与犯罪心理分析技术之比较[A];中国法医学会司法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4 吴志刚;;论犯罪心理结构[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5 何为民;;论犯罪心理矫治的概念及其操作体系[A];第八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97年
6 才世辉;张凤芝;钱丽宏;权英丽;;少年犯罪心理与家庭环境因果关系[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梁平;;关于女青年齐××犯罪心理追踪研究——女性青少年犯罪心理初探[A];全国第五届心理学学术会议文摘选集[C];1984年
8 杨燮蛟;朱泓洁;;大学生违法犯罪心理援助系统的构建[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9 刘玉霞;张威岩;;青少年犯罪的社会心理分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八届全国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2年
10 陈占虎;;关注犯罪心理[A];首届中青年心理卫生学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周孟娟;探究留守青少年犯罪心理[N];自贡日报;2008年
2 郁枫;大学生犯罪心理与心理疾病有关[N];农村医药报(汉);2009年
3 董文怡(作者单位:廊坊师范学校);把脉青少年犯罪心理[N];廊坊日报;2005年
4 ;三大因素导致犯罪心理产生[N];天津日报;2005年
5 长沙指挥学院 陈庆强;浅谈对犯罪心理的预防[N];人民武警;2008年
6 记者 欧阳敏;留守青少年为何产生犯罪心理[N];自贡日报;2008年
7 彭德倩根据演讲录音整理;一分完整的犯罪心理报告[N];文学报;2003年
8 山东警察学院治安系 王超 刘浩 秦超;浅析大学生犯罪心理及防范措施[N];中国贸易报;2008年
9 何春生;犯罪心理的经济因素[N];江苏法制报;2006年
10 李宏;劫匪庞茂升犯罪心理突变[N];北京日报;2006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梅传强;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2 孙恒山;腐败犯罪控制论[D];吉林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莉莉;论异常心理向犯罪心理转化的控制[D];吉林大学;2010年
2 胡婷婷;未成年人犯罪心理分析及预防[D];山东大学;2012年
3 唐彦;网络与青少年犯罪心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郝斌;论计算机网络技术对犯罪心理学研究的影响[D];河南大学;2003年
5 张远;当代大学生犯罪心理成因探析[D];吉林大学;2007年
6 夏郁芳;我国林业行政案件问题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05年
7 孙强;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8 刘丹;欲望与犯罪[D];国际关系学院;2007年
9 赵永军;犯罪决策的心理学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10 许相明;我国渎职罪问题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1737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1737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