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多发性侵财犯罪研究

发布时间:2018-08-24 11:46
【摘要】:多发性侵财犯罪案件在刑事案件的总量中一直占据2/3以上的比例,是拉动刑事案件总量上升的主要因素。近年来此类犯罪的特点主要表现为:侵犯社会防控薄弱环节;追逐犯罪收益引导案件高发类型;催生有组织团伙犯罪;提升犯罪活动等级;挑战法律盲点等。究其原因,有社会发展过程中失业和无业人口增多、教育滞后、贫富差距加大等因素,也有社会控制弱化方面的原因。应从构建动态防控体系、强化刑侦基础工作、探索多元化打击犯罪模式、压缩犯罪生存空间等四个方面确立整体防控及打击策略。
[Abstract]:More than 2 / 3 of the total amount of criminal cases is always occupied by multiple financial crimes cases, which is the main factor that leads to the increase of the total amount of criminal cas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such crimes in recent years are as follows: the weak links of social prevention and control; the pursuit of crime proceeds to guide the high incidence of cases; the emergence of organized gang crime; enhance the level of criminal activity; challenge the blind spot of the law and so on. The reasons include the increase of unemployment and unemployed population in the process of social development, the lagging of education, the widening gap between rich and poor, and the weakening of social control. It is necessary to establish the whol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trategy from four aspects, such as constructing dynamic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strengthening the basic work of criminal investigation, exploring the diversified mode of cracking down on crime, and compressing the living space of crime.
【作者单位】: 北京人民警察学院
【分类号】:D91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胡世明;;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社会经济分析[J];农村经济;2007年02期

2 马小红;北京市未来50年户籍人口变动趋势预测[J];北京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3 张秀萍;柳中权;赵维良;;建立“空巢”老人社区生活支持体系的研究[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6期

4 徐传谌,王志刚;加快制度创新完善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要素市场[J];东北亚论坛;2005年05期

5 杨玲,李连弟,陈育德,Donald Maxwell Parkin;中国肺癌死亡趋势分析及发病、死亡的估计与预测[J];中国肺癌杂志;2005年04期

6 郑真真,连鹏灵;中国人口受教育状况的性别差异[J];妇女研究论丛;2004年05期

7 岳昌君,丁小浩;影响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因素分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8 秦俊法;;中国的百岁老人研究Ⅱ.百岁老人的死亡率、生存率和发展趋势[J];广东微量元素科学;2007年10期

9 吕红平;;性别文化建设与两性和谐发展[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1期

10 桂世勋;中国城市“农民工”养老保险的探索及建议[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王秋惠;;从弱势群体需求到无障碍设计[A];Proceedings of the 2006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dustrial Design & The 11th China Industrial Design Annual Meeting(Volume 2/2)[C];2006年

2 王跃生;;制度变革、社会转型与中国家庭变动——以农村为基础的分析[A];中国社会服务政策与家庭福利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3 郭志刚;;人口与家庭户变化对家庭养老的影响[A];中国社会服务政策与家庭福利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翟凤英;何宇纳;王志宏;于文涛;胡以松;扬晓光;;中国城乡居民膳食营养素摄入状况及变化趋势[A];补充营养素和饮奶对人体有害吗媒体论坛会/学术研讨会会议资料[C];2007年

5 徐勤;;老年人的需求与社区卫生工作[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3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3年

6 徐勤;魏彦彦;;从社会性别视角看老年贫困[A];中国老龄科学研究中心2004年度优秀论文集[C];2004年

7 王宇;范英;;基于投入产出模型的部门人力资本比较研究[A];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第七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七届中国管理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李宁;东北地区城市就业能力的地域结构与区域调控措施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4年

2 刘涛;SAMP10海马、皮层衰老相关蛋白的增龄变化及针刺对其表达影响的实验研究[D];天津中医学院;2005年

3 康继军;中国转型期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D];重庆大学;2006年

4 林秀梅;我国转型期经济增长、经济结构与就业的关联性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5 杨光辉;中国人口老龄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统计研究[D];厦门大学;2006年

6 刘国琴;民族亚文化人群健康状况研究[D];四川大学;2007年

7 汪锋;中国的制度变迁与经济发展不平衡:1978-2005[D];重庆大学;2007年

8 王卫;劳动力迁移对收入分配的影响研究[D];重庆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平;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区域差异比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2 李春颖;我国各地区人口现代化进程对比分析[D];东北财经大学;2003年

3 许红;重庆城市居民疾病负担评价[D];重庆医科大学;2004年

4 张玉容;农村全面小康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04年

5 范志权;人力资本积累、非农就业与收入结构变动研究[D];四川大学;2004年

6 张笑培;西部小城镇发展道路及对策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5年

7 王丽娜;全球化趋势下中国反偷渡问题研究[D];武汉大学;2005年

8 张其春;福建省人力资本与产业结构调整的互动关系研究[D];福州大学;2006年

9 封润华;北京市老年人亲情权益法律保障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10 李成;基于农村居民迁移行为与意愿分析的城市化道路研究[D];浙江大学;2006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步发;浅析犯罪分子携爆炸物行凶的特点及对策[J];新疆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6年02期

2 傅强;当前招商引资工作中经济犯罪案件的特点及对策研究[J];江西公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王彦;目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原因及预防对策[J];景德镇高专学报;2004年01期

4 叶建明;当前娱乐场所隐语的特点[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5 于德宝;;当前群体性事件的特点和原因[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06年06期

6 魏悦容;;论计算机犯罪防治对策[J];辽宁警专学报;2006年04期

7 焦峰;;新形势下零星贩毒案件的特点及侦查对策[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8 徐如贺;;我国现阶段职务犯罪的特点[J];法制与社会;2007年11期

9 崔国兴;付志敏;;青少年犯罪现场特点[J];刑事技术;2008年02期

10 高小龙;;论职务犯罪的特点和危害[J];法制与社会;2008年3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杨志勇;;网络诈骗犯罪的形式、特点及侦破对策[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二卷)[C];2007年

2 肖飞;;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安行政管理体制的基本特点[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管理体制”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第20届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徐倩;;网络犯罪对策研究[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4 吴德平;;几种颅骨缺损的鉴别[A];第五次全国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1996年

5 徐静磊;;有组织犯罪相关问题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6 齐岩军;;论未成年人社区矫正制度之必要性[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7 褚红云;;当前网络诈骗犯罪手法与特点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宋文旭;贺劲松;;农村青少年犯罪——社会的切肤之痛[A];湖南省人口管理与青少年犯罪研究征文评奖论文集[C];2007年

9 刘敏;;浅议当前物流行业犯罪的特点、趋势及防治对策[A];'2007现代物流发展高峰论坛论文集[C];2007年

10 李坤;;农民工犯罪问题浅探[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滕超;网络计算机犯罪侦查对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2 忽伟军;我国海上偷渡的成因、特点及对策[D];吉林大学;2007年

3 李春明;网络经济犯罪相关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张娟;老年人笔迹鉴定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5 刘伟;未成年人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高志刚;当前我国中学生犯罪特点成因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6年

7 杨潇;2006年驻马店市贪污贿赂犯罪调查报告[D];兰州大学;2007年

8 王媛媛;盗窃机动车案件侦防对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柯昌林;摹仿签名笔迹检验[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邹学忠;未成年人的犯罪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22007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2007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64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