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文化消费与犯罪

发布时间:2018-08-26 10:06
【摘要】:正常的文化消费是遏制犯罪发生的重要力量,畸型文化消费则是诱发犯罪的重要因素。畸型文化消费表现为消费心理扭曲、消费行为反常,其对犯罪的影响有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两种模式。畸型文化消费的形成,在于拜金主义泛滥、文化市场低俗化和社会的诸多变异行为。要遏制犯罪的发生和发展,必须从多方面构筑畸型文化消费的防线。
[Abstract]:Normal cultural consumption is an important force to curb crime, and abnormal cultural consumption is an important factor to induce crime. Abnormal cultural consumption is characterized by distorted consumption psychology and abnormal consumption behavior, which has direct and indirect effects on crime. The formation of abnormal cultural consumption lies in the proliferation of money worship, the vulgarization of cultural market and the variety of social behavior. In order to curb the occurrence and development of crime, we must construct the defense line of abnormal cultural consumption from many aspects.
【作者单位】: 山东警察学院
【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项目“文化与犯罪研究”子课题(05BFZ06)。
【分类号】:D917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管华;文化消费与精神文明建设[J];青岛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广智;;古代西方历史理论三题[J];史学史研究;2007年04期

2 楚小庆;“两条道路”与多元整合──设计在科学与人文之间的融合发展[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4年01期

3 曾鹏程;龙佳解;;技术主体素质与技术理性的超越[J];广西社会科学;2007年12期

4 靳涛;周冰;;经济转型研究的政治经济学回归[J];经济学动态;2007年08期

5 宋劲松;;和谐社会视域中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2007年23期

6 白立强;;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J];衡水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7 林岗;;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分析范式的基本特征[J];经济学动态;2007年07期

8 王牧;;犯罪概念:刑法之内与刑法之外[J];法学研究;2007年02期

9 范虹;;论我国大学生消费伦理意识的培养[J];云梦学刊;2007年06期

10 钟全宏;陈青;孟峰年;张建华;;人类生存环境与体育发展[J];甘肃社会科学;2007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骆东风;;中小学教师管理中两难问题研究[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年

2 盛雪艳;;贯彻科学发展观 加强学术交流 促进科技人才全面成长[A];学术交流质量与科技研发创新——中国科协第三届学术交流理论研讨会论文集(下)[C];2008年

3 胡振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创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A];上海社会科学院第三届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江沛;;近代天津娼业结构述论[A];中华民国史研究三十年(1972—2002)——中华民国史(1912—1949)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下卷)[C];2002年

5 宋月红;;毛泽东与新中国国家结构形式问题的解决[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6 王永君;王晓书;;建国初期毛泽东利用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思想[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7 张凤琦;;中国现代化特征与“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A];毛泽东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探索:第六届国史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6年

8 姜义华;;挑战中国:现代性三重奏[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9 邵腾;;资本的历史极限与社会主义——回归马克思的理论基础上的整合研究(提要)[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10 谢维俭;;重新认识马克思所说的“自由人的联合体”[A];上海社科院马克思主义创新论坛2007论文集[C];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唐珂;国际需求与中国就业[D];吉林大学;2007年

2 丁培卫;现代性视野中的新感觉派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3 龚晓宽;中国农村扶贫模式创新研究[D];四川大学;2006年

4 白希;民族区域自治模式的比较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5 惠立新;第三配置与中国企业信用重构[D];武汉大学;2006年

6 杨志兵;高等学校薪酬制度与薪酬战略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7 张留建;新经济时代的柔性生产方式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07年

8 逄金一;身体理论视域中的秦汉女性美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9 赵凤远;庄子生态美学思想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10 谷中原;农村发展的农业多功能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琦;后现代主义对大学生的影响及应对措施探析[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2 陈平;论非法人组织民事主体的制度构建[D];大连海事大学;2008年

3 张俊;邓小平协调发展思想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8年

4 李忠华;山东省竞技体育的资源配置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5 刘铁;“写实”与“实写”[D];安徽师范大学;2007年

6 毛英;产品召回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大学;2007年

7 张毅斌;关于FOB下托运人法律地位若干问题的研究[D];上海海事大学;2007年

8 陈开敏;论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理论价值与时代意义[D];南昌大学;2007年

9 王汝秀;建国后毛泽东对社会主义革命的认识与实践[D];山东大学;2007年

10 李进步;论我国法官职业化[D];山东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职工文化消费类型[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88年10期

2 阿蓝;;1992:南风窗的“精品年”——本刊特设“南风窗批评奖”[J];南风窗;1991年10期

3 花建;;寻找自己的风景——当代青少年文化消费心理漫论[J];当代青年研究;1993年05期

4 江春;;当代青年审美误区[J];青少年研究-山东省团校学报;1993年02期

5 陈瑞生;关注劳动者的闲暇生活[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1994年10期

6 朱汉卿;青年学生文化消费误区及其心理疏导[J];石油政工研究;1994年02期

7 李又才;农民的文化消费及政府的引导[J];中国行政管理;1995年10期

8 李毅;都市中学生文化消费现象[J];党的生活;1995年06期

9 李又才;浅谈农民的文化消费取向以及政府宏观调控[J];理论月刊;1995年09期

10 熊汉富;农村社会青少年文化消费不良状况丞待改善[J];消费经济;1996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中共长春市委党校课题组;;吉林省文化消费的现状及其走势[A];吉林省经济社会热点问题研究(续集三)[C];1998年

2 欧恢章;;关于文化与市场关系问题的思考[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1994年

3 欧恢章;;通俗文学的兴起和它的文化品格问题[A];《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第十一辑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1996年年会论文集[C];1996年

4 唐恒祥;曾芬钰;;论茶楼经营对公众消费的引导作用[A];上海国际茶文化节论文选[C];2000年

5 高淑霞;;出版经济学刍议[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科技工作者的历史责任——中国科协2003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C];2003年

6 陈大力;;编辑的社会功能新解[A];我所向往的编辑——第三届“未来编辑杯”获奖文集[C];2003年

7 马勇;黄猛;王勇;;以科学发展观来实现湖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创新思考[A];湖北省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8 卫平;邓卿;张成;;湖北省图书市场的问题与对策初探[A];湖北省文化体制改革与文化产业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9 谢欢;;中国历史电视剧的受众心理分析[A];中国历史文学的世纪之旅——中国现当代历史题材创作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马丽丽;;论纺织品设计中的文化延伸[A];2005现代服装纺织高科技发展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加大力度 再创辉煌[N];中国妇女报;2000年

2 ;文化市场盼你越走越好[N];中国审计报;2000年

3 左崇年 黄家祥;去年人均文化消费二百一十四点八七元[N];中国文化报;2000年

4 关耳;家庭文化消费调查数据分析[N];中国文化报;2000年

5 易木;剧场演出失宠 赠票观摩严重[N];中国文化报;2000年

6 胡辉明;美术馆、博物馆有待吸引更多观众[N];中国文化报;2000年

7 记者 石磊;中国优秀文化网站评估调查揭晓[N];中国文化报;2000年

8 ;网民未形成网上文化消费习惯[N];中国文化报;2000年

9 魏风;文化消费还需促[N];中国文化报;2000年

10 林茂洲;在服务中起步[N];中国文化报;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张华茂;知识实践论[D];吉林大学;2004年

2 傅守祥;欢乐诗学:消费时代大众文化的审美想像[D];浙江大学;2005年

3 杨晓光;文化消费对中国文化发展的影响[D];吉林大学;2006年

4 邓晓辉;新工艺经济时代的文化创意产业研究[D];复旦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伟;试从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趋势论文化消费的发展与对策[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朱莉;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城市消费生活[D];四川大学;2002年

3 梁胜初;当代中国人的精神文化需要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4 李敏;娱乐新闻特征研究[D];河北大学;2003年

5 李望平;大学生文化消费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6 岳红记;关于我国文化产业市场发展空间研究[D];西北工业大学;2004年

7 任一;上海城市进程中的音乐剧场[D];上海音乐学院;2003年

8 罗晓玲;高等院校教师家庭文化消费及其影响因素的社会学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4年

9 张洪涛;泛文化时代的来临[D];浙江师范大学;2006年

10 姚亚红;文化消费的伦理精神[D];苏州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220452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20452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c1a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