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业计算机犯罪特点及防范
[Abstract]:......
【作者单位】: 安阳大学
【分类号】:D9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树群 ,李岩;银行工作人员犯罪特点、原因及对策[J];法学评论;1994年01期
2 郑义正;研究犯罪特点提高侦查水平[J];人民检察;1994年05期
3 冯珏;当前证券从业人员犯罪特点及预防对策[J];法治论丛;1994年05期
4 齐文祥,朱军;“102”线国道犯罪特点及侦破对策[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5年04期
5 胡振兵;金融犯罪特点及原因探析[J];山东金融;1996年12期
6 卜丽芳;计算机犯罪特点及防治对策[J];广东公安科技;1997年01期
7 ;从一外地来京盗窃团伙的犯罪特点得到的启示[J];北京人民警察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8 肖清武;侦破三个盗车集团的十点启示[J];山西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8年02期
9 郝学隆;金融业计算机犯罪特点及防范[J];金融理论与实践;2002年09期
10 胡永霞;;论黑社会性质犯罪特点及对策[J];广州市公安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余贵忠;;社会转型时期的犯罪特点[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邹伟;陈文全;;对“打黑除恶”的法律思考[A];第三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3 邹伟;陈文全;;对“打黑除恶”的法律思考[A];贵州法学论坛第三届文集[C];2001年
4 田肇树;;环境资源犯罪与严格责任的适用刍议[A];林业、森林与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法制建设研究——2004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第四册)[C];2004年
5 潘小莉;;关于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探析[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青少年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第九届全国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5年
6 金枝;;涉及纵火案件精神病人司法鉴定分析[A];2006年浙江省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6年
7 黄新;;农村留守儿童犯罪问题研究[A];湖南省犯罪学研究会第八次学术研讨会优秀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朱建军 曹乃光;反渎职侵权犯罪展在津开幕[N];检察日报;2000年
2 记者 肖飞;青少年思想品德教育亟待加强[N];人民政协报;2000年
3 王秉山 记者 张柔桑;我军3个检察院受高检表彰[N];解放军报;2001年
4 人行岱山县支行 姜雪军;防范金融业计算机犯罪[N];上海金融报;2001年
5 刘红云 杨扩成;麻醉药品何日成为管制品?[N];广西政法报;2002年
6 吴一丁;保险诈骗的特点及防范[N];中国保险报;2003年
7 本报记者 杨悦新;立个反腐败特别法[N];法制日报;2003年
8 查庆九;“严打”:与时俱进的刑事政策[N];法制日报;2003年
9 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局长 胡安福;营造良好的经济环境[N];法制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马立群;重案揭示金融票证犯罪特点[N];经济日报;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于国旦;犯罪测量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王邦荣;论民航系统的侵占犯罪[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3 李宝才;新形势下洗钱罪的问题与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4 王前;论我国老年犯罪的原因与预防[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5 倪斐远;试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立法价值及制度完善[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王科霞;信用证诈骗犯罪的特点及其预防[D];吉林大学;2005年
7 欧阳梓华;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8 蹇洁;城市闲散未成年人犯罪与预防研究[D];西南师范大学;2005年
9 赵汗青;犯罪青少年家庭教养方式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10 冯万刚;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刑事责任制度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20554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2055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