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网络犯罪的惩治与预防:现状、问题与对策

发布时间:2018-09-18 16:43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普及与运用的飞速发展,各种网络犯罪活动也如影随形,并日趋严重。由于网络犯罪的隐蔽性、无地域性等特点,造成了传统刑法理论与现实犯罪形态的冲突,导致了刑事立法呈现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面对网络空间无政府状态日益加剧,如何惩治与预防网络犯罪已成为世界各国当务之急。本文从网络犯罪的概念引出,通过对网络犯罪现状及立法形式的分析,指出了关于国际立法、国际刑事司法协助以及国内立法等方面的缺陷与不足,并针对各种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遏制网络犯罪最终专门立法起到推动作用。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the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network technology, all kinds of network crime activities follow and become more and more serious. Because of the concealment of the network crime, no region and so on,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 traditional criminal law theory and the real crime form has resulted in various problems in the criminal legislation. In the face of the increasing anarchy in cyberspace, how to punish and prevent cybercrime has become an urgent task all over the world. From the concept of cybercrime,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legislative form of cybercrime,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defects and shortcomings of international legislation, international criminal judicial assistance and domestic legislation, etc.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inal special legislation to curb cybercrime.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5
【分类号】:D91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卜安淳;论网络犯罪及其防控[J];安徽大学学报;2001年01期

2 史鼎新,何明升;网民在线活动研究述论[J];北方论丛;2000年04期

3 卢尧;;计算机与网络犯罪含义的法律视角探析[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4 陈芬;网络技术的伦理问题与伦理关怀[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5 黄泽林;;网络犯罪的理论与立法问题研究[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肖雄;;以计算机为手段的财产犯罪的既遂认定[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7 贾仕林;如何加强网络背景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J];江苏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洪治纲;文化悖论中的黑客[J];东疆学刊;2003年03期

9 晋江艳;蔡会芳;;互联网对大学生性健康教育的影响及对策[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10 夏玉荣;黄稳稳;;网络犯罪形式及防范措施[J];计算机安全;2006年1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7条

1 雷发;;论刑事司法一体化对我国网络犯罪惩治的影响——以欧盟刑事司法一体化为视角[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2辑)[C];2009年

2 陈军标;;计算机黑客行为的罪与罚[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3 皮勇;刘为国;;论青少年与网络犯罪场[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4 李云龙;周亦峰;;青少年网络犯罪的成因与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5 李世虎;;浅议网络游戏与青少年犯罪[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6 盖玉彪;习裕军;;论青少年犯罪中的网络因素[A];犯罪学论丛(第四卷)[C];2006年

7 董玉庭;王琪;;计算机犯罪的犯罪学分析[A];犯罪学论丛(第六卷)[C];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常晋芳;网络哲学引论[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2 陈共德;互联网精神交往形态分析[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3 许秀中;刑事政策系统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4 吴玉荣;互联网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5 徐晓日;政府创新的信息化模式——电子政务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刘丹鹤;赛博空间与网际互动——从网络技术到人的生活世界[D];复旦大学;2004年

7 王贤卿;网络传播环境下的道德建设[D];复旦大学;2005年

8 李明;在犯罪控制与人权保障之间[D];四川大学;2005年

9 杨礼富;网络社会的伦理问题探究[D];苏州大学;2006年

10 冯务中;网络环境下虚拟与现实关系研究[D];清华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洋;论网络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丁伟;始秩序,,致混沌[D];湖南工业大学;2010年

3 王红娟;网络越轨行为及其社会控制研究[D];长春工业大学;2010年

4 张琼;网络犯罪刑事管辖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5 吴嘉琨;电子证据证明力认定的相关问题分析[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士明;新形势下网络犯罪的主要特点及应对策略[D];山东大学;2010年

7 张玖笑;网络社会失范行为的强制性约束与思想引导研究[D];桂林电子科技大学;2010年

8 冀淑辛;高校网络贴吧与校园文化建设研究[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0年

9 曹志浩;儒家义利观与网络道德的构建[D];内蒙古科技大学;2010年

10 施了兵;网络诈骗犯罪的预防[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24851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24851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5b08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