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故意杀人案件中加害人与被害人关系的实证分析

发布时间:2018-10-21 14:21
【摘要】:故意杀人案件中加害人与被害人之间关系在性别上具有差异性,在年龄上具有“重合性”,加害动机目的突出表现在因情、因财杀人,有78.5%的案件发生在熟人之间且多是关系亲密的情人、夫妻、朋友、邻里,同时有62.3%的被害人具有过错。
[Abstract]:In the case of intentional homicid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erpetrator and the victim is different in sex and "coincidence" in age. 78.5% of the cases occurred between acquaintances and most of them were intimate lovers, couples, friends and neighbors, while 62.3% of the victims were at fault.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西南政法大学
【分类号】:D917

【参考文献】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高维俭;刑事三元结构论[D];北京大学;2004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曙光;;一种“事实关系”型行为——刑法中持有之规范论描述[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2 赵建福,柯群帆;从“严打”看刑事政策的理论与实践[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3 张太保;;犯罪被害人国家补偿的正当性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4 孙泳;;刑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价值及建构[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5 王振生;论罪刑法定司法化的几个问题[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6期

6 赵江涛;;从刑法谦抑性看酒后驾驶“入刑”[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7 陈兴良;;犯罪:规范与事实的双重视角及其分野[J];北大法律评论;2000年02期

8 白建军;;从犯罪互动看刑罚立场[J];北大法律评论;2003年00期

9 杨凯;;论刑法规范谦抑原则[J];北方法学;2008年03期

10 李娜;赵辉;;防控金融犯罪的刑事政策研究[J];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朝霞;王志坤;;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视野中论检察机关的刑事政策改进[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2 焦盛荣;党惠娟;;环境刑法中相对严格责任的价值合理性与规范合理性探悉[A];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与水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2008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8年

3 游伟;谢锡美;;论“严打”与我国的综合治理政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4 宋浩波;;犯罪学学科论[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5 王志强;;刑罚威慑的预防犯罪效应探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6 王宏玉;;实证学派——刑事政策合理化的发展[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孙文红;王振峰;;论犯罪暗数与我国刑事司法制度的改革[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8 王顺安;;有组织犯罪形成的微观因素分析[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9 苏明月;;质疑“犯罪有益”——从E·迪尔凯姆说起[A];犯罪学论丛(第二卷)[C];2004年

10 皮勇;刘为国;;论青少年与网络犯罪场[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晓欧;不纯正不作为犯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罗高鹏;中国东北三省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实证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青;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张向东;基准刑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6 姜文秀;美国“囚犯战争”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刘忠;《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视域下私营部门利益冲突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1年

8 潘华志;权利冲突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薛静丽;刑罚权的动态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邓多文;论刑法的合理性解释[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军;监督管理过失犯罪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席晓鸣;论刑民交错现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魏巍;我国刑事被害人保护救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马健;犯罪情境预防的理论与实践[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罗静深;论间接故意的意欲要素[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杨小强;对我国资格刑的分析与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苏鹏;城市中农民工犯罪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樊耘昀;未成年人被害类型与保护性对策刍议[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周强智;校园暴力视野下的校园警务[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胡s,

本文编号:228536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28536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bbf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