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票据犯罪若干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8-10-24 10:22
【摘要】:票据犯罪主体因罪而异 ,有的票据犯罪一般个人主体、一般单位主体不能实施 ,只有特殊个人主体、特殊单位主体才能实施。有的票据犯罪主体必须具有票据当事人身份 ,非票据当事人不能成为该项犯罪主体。票据犯罪罪过形式是故意和过失 ,模糊罪过和混合罪过的观点并不适用刑法所要求的票据犯罪。银行结算凭证虽然不是票据 ,但是应该归属票据犯罪对象范畴。我国刑法应当承认票据无形伪造。
[Abstract]:The subject of bill crime varies from crime to crime. Some bills crime can be carried out only by special individual subject and special unit subject. Some criminal subject of bill must have the identity of bill party, and non-bill party can not be the subject of the crime. The crime of negotiable instrument is in the form of intent and negligence, and the view of vague crime and mixed crime is not applicable to the bill crime required by criminal law. Although the bank settlement certificate is not a bill, it should belong to the object of bill crime. China's criminal law should recognize invisible forgery of bills.
【作者单位】: 上海市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副研究员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肖中华;论犯罪构成要件类别的界定[J];中国法学;2000年06期

2 陈兴良;“无行为则无犯罪”——为一条刑法格言辩护[J];中外法学;1999年05期

3 赵秉志;魏昌东;;当代中国刑法哲学研究述评[J];中国法学;2006年01期

4 夏勇;定罪犯罪构成与设罪犯罪构成[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05期

5 曾月英;贷款诈骗罪若干问题研究[J];中国刑事法杂志;2002年05期

6 付立庆;论犯罪概念的功能区分——立足于刑事一体化之学科建设的考察[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3期

7 陈兴良;犯罪构成的体系性思考[J];法制与社会发展;2000年03期

8 张小虎;报应主义与目的主义之对峙及调和[J];社会科学;2003年02期

9 刘艳红,万桂荣;论犯罪故意中的违法性认识[J];江海学刊;2003年05期

10 张晶,赵静;交通肇事后因逃逸致人死亡案件探讨[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2条

1 夏勇;;特拉伊宁的刑法思想对我国犯罪构成理论的影响[A];《苏联法学对中国法学与法制的影响》学术研讨会、《俄罗斯法制与法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2 鲁磊;李勇;;律师在金融证券业务活动中犯罪的构成研究[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上卷)[C];200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罗国良;论证据与定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卢勤忠;中国金融刑法改革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3 王洪伟;证券犯罪论[D];吉林大学;2004年

4 何承斌;贪污犯罪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5 刘飞;洗钱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6 于阜民;假冒专利罪若干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刘亚娜;持有型犯罪的系统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8 赵威;数额犯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9 任继鸿;贷款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王充;犯罪论体系本质论纲[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傅建平;论刑法的谦抑原则[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2 龙在飞;交通肇事逃逸行为及其相关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4年

3 于前军;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4 李程;企业犯罪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5 方文军;犯罪既遂标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6 李金明;防卫限度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7 史庆今;环境刑法若干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8 余泽洪;针对银行的诈骗犯罪及其防范措施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9 林荣繁;“挪用型犯罪”的新审视及重构尝试[D];厦门大学;2001年

10 吴才文;论介绍贿赂罪[D];厦门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刘华;票据犯罪若干问题研究[J];法学研究;2000年06期

2 姜万国;论票据救济对票据诈骗犯罪侦查的作用[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5期

3 刘华;我国票据犯罪情况研究[J];犯罪研究;2001年04期

4 钱颖;银行票据犯罪及风险防范[J];江西金融职工大学学报;2004年03期

5 王志勋;浅析票据犯罪的特点、防范措施及法律责任[J];哈尔滨学院学报;2004年10期

6 高学林;浅谈印文在票据中的布局特征[J];刑事技术;1997年05期

7 姜万国;加入WTO我国票据犯罪的特点和防范对策[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04期

8 付运城;如何从票据上发现违纪问题[J];检察实践;2001年06期

9 姜万国;票据犯罪侦查研究[J];社会科学战线;2005年03期

10 姜万国;票据犯罪侦查若干问题研究[J];吉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2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基层监管应处理好两个问题[N];中国工商报;2005年

2 赵昌文;内控制度 细致处显效力[N];政府采购信息报;2005年

3 赵纪彬邋江能武;安徽:“四条禁令”规范民警执法[N];人民公安报·交通安全周刊;2007年

4 袁丽秋;发现行风问题直接向局长举报[N];中国工商报;2005年

5 江东波 纪律 许益明;2004特大票据诈骗案最后一名逃犯归案[N];镇江日报;2010年

6 林延江;开平警方破获46万余元票据诈骗案[N];人民公安报;2011年

7 东城区民政局 曲萍;强化监督确保民政资金管理到位[N];北京社会报;2006年

8 洪奕宜邋张屹 李明亮;护送600多万元安全“上岸”[N];南方日报;2008年

9 通讯员  徐佳 谢佳 记者  俞连明;杭州“现代镖局”高调亮相[N];杭州日报;2007年

10 通讯员 曹俊林 李维刚 记者 王秀恩;信息化建设提升执法效能[N];中国工商报;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余泽洪;针对银行的诈骗犯罪及其防范措施研究[D];湖南大学;2001年



本文编号:229111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29111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bba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