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在校大学生犯罪的原因与预防

发布时间:2018-11-06 16:24
【摘要】:近年来,大学生犯罪率呈上升趋势。纠其原因,和大学生的生理特点、心理特点以及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鉴于大学生犯罪原因的复杂性,对大学生犯罪应实施预防的系统工程。在这一系统工程中,包括预测系统、预防系统与控制系统。具体的措施为:从心理咨询工作的开展到校园文化的净化,从关注高校管理体制到增强大学生的法制教育,从深化高校的全面改革到治理高校的周边环境。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crime rate of college students is on the rise. Rectifying its caus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llege students and the social environ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In view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causes of college students' crimes, the systematic engineering of prevention should be carried out. In this system engineering, including prediction system, prevention system and control system. The specific measures are: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ological counseling to the purification of campus culture, from paying attention to the management syste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trengthening the leg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from deepening the overall reform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managing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作者单位】: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河北政法职业学院
【基金】:河北省法学会课题《在校生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
【分类号】:D917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汪陆平;;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及其预防[J];法制与社会;2011年18期

2 娜仁;;对药家鑫案的犯罪学分析[J];商业文化(下半月);2011年07期

3 刘鑫;;菲利的刑罚替代物思想研究[J];法制与经济(中旬刊);2011年06期

4 杨兴培;;论筑建以揭示原因、预防为主的刑事犯罪法学——兼论刑法学与犯罪学的整体相互联动[J];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07期

5 王林庆;;大学生犯罪原因及预防对策之初探[J];才智;2011年17期

6 马燕;;犯罪预防中的被害人过错制度[J];知识经济;2011年13期

7 尹斐;;文化冲突与犯罪[J];青年文学家;2011年08期

8 陈洁;庄小茜;;从社会学中透视犯罪原因[J];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23期

9 卢晓丽;;论网络犯罪的社会危害性及其预防[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年06期

10 靳高风;;从“天下无贼”到“天下有贼”和“天下少贼”——从影片《天下无贼》看当前社会的犯罪预防[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张迪;;城市中农民工犯罪问题及其预防[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旭;单勇;;犯罪学研究范式论纲[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3 糜琳娜;;浅析犯罪对策的含义——兼议“严打”的政策与实践[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7年

4 陈鹏忠;严浩仁;;农村贫困群体犯罪原因及其预防对策——以社会代价论为视角[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5 栾爽;谭志宏;;经济转型期的社会分层与犯罪预防[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6 张曦;;城市化进程中农民工犯罪预防的博弈诠释[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7 刘广三;;“染色体异常”与犯罪学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8 郭立新;吴飞飞;门美子;;犯罪学视野下的农民工问题[A];犯罪学论丛(第七卷)[C];2009年

9 徐乃龙;;对流动人口违法犯罪治理的反思[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第一辑)[C];2006年

10 熊沁;;关于“80后”农民工犯罪问题的调查报告[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七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卢志坚 通讯员 葛东升 殷继东 封云举;江苏泰州高港:犯罪预防延伸到非公有企业[N];检察日报;2011年

2 本报记者 毛磊;大学生犯罪率如何降到最低限度[N];人民日报;2003年

3 吴作明 姜信成;加强重大工程项目专项犯罪预防工作[N];北方法制报;2009年

4 记者 李霞 通讯员 毛伟利;遂昌53名农村指导员成为犯罪预防联络员[N];丽水日报;2009年

5 陈海军 山西焦化集团公司保卫处;浅谈企地共建在社区犯罪预防中的作用[N];山西经济日报;2010年

6 莫君 王爱莉;“讨债公司”犯罪原因有五[N];检察日报;2010年

7 通讯员 肖俊林 记者 薛惠娟;对1461个重大项目开展犯罪预防[N];河北日报;2009年

8 曾昭辉;长汀法院多措并举强化犯罪预防工作[N];闽西日报;2009年

9 陈礼国;“严打”与犯罪预防[N];人民法院报;2001年

10 山西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孙晓花;经济犯罪原因及对策[N];山西科技报;2010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冰洋;商业犯罪论要[D];吉林大学;2006年

2 丁英华;公司犯罪及其治理[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3 何挺;“严打”刑事政策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张勇濂;流动与犯罪:转型期中国农民流动的社会秩序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9年

5 吴殿朝;中国当代大学生犯罪原因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6 靳高风;论犯罪学的基本问题[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7 单勇;犯罪的文化研究[D];吉林大学;2007年

8 吴宗宪;罪犯改造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李元鹤;刑事政策论纲[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10 安斌;战国与启蒙时代的刑法思想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王学建;中国佛教伦理与犯罪预防[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刘锐填;我国当前未成年人犯罪原因及预防探析[D];兰州大学;2009年

3 孙强;未成年人犯罪问题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4年

4 全波;我国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及其预防对策[D];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5 陶兴炜;青少年犯罪预防机制之研究[D];复旦大学;2008年

6 程歆;青少年犯罪预防研究[D];燕山大学;2009年

7 刘沫茹;论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犯罪预防[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1年

8 乔冠文;王守仁犯罪预防思想研究[D];山西大学;2012年

9 张雷;城市规划、建筑设计与犯罪预防[D];复旦大学;2010年

10 贾剑虹;先秦儒家和法家关于犯罪预防思想比较研究[D];安徽大学;2002年



本文编号:23148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3148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aac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