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服务的经济学分析
[Abstract]:The core of fire service is to prevent and control fire.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ocial economy, the threat of fire to national property and people's lives has gradually expanded. How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effective supply of fire protection services has become an urgent task. As public goods, the fire service has the 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non-exclusive and non-competitive consumption, and the failure of the market to regulate the production and consumption of public goods has become a sufficient reason for the government to intervene in the fire service. However, in practice,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supply and demand caused by the system arrangement of government monopoly fire service becomes more and more prominent. The government also has the phenomena of low efficiency, insufficient supply and free rider in monopoly operation of fire service. Based on the discussion of the attributes of fire service items, the evolution of fire service system in China is investigated along the track of historical development, and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present situation and gap of fire service in China,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defects and drawbacks of the system arrangement of government intervention in fire service, and puts forward some policy suggestions for seeking efficient fire service system and improving fire service. Through analysis, it is found that the government is not the only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of effective supply of fire protection services. The market, autonomous and 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and even individuals can optimize the efficiency of fire service supply. This has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the current fire protection system reform practice.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4
【分类号】:D631.6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郭志峰;;我国非政府组织在公共物品供给中的弥补作用[J];企业研究;2011年12期
2 袁春瑛;;论社会治安服务有效供给[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4期
3 马跃;;强制的意义:农民合作失灵及其矫正[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年04期
4 刘梅;;低碳经济、公共物品与财税政策支持[J];理论与改革;2011年04期
5 季卫东;;中国经验与“法与发展”研究的范式转换[J];中国改革;2010年07期
6 晏扬;;公共财政“少取”优于“多予”[J];当代贵州;2011年15期
7 晏扬;;公共财政“少取“优于“多予”[J];当代社科视野;2011年06期
8 季卫东;;面对“风险社会”[J];中国改革;2010年Z1期
9 丁元竹;;探索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新模式[J];上海教育;2011年13期
10 杨龙;郑春勇;;地方政府合作中的政府创新初探[J];天津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杜志娟;苗大培;;体育公共物品的供给方式——公共服务与非营利组织理论的视角分析[A];第七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一)[C];2004年
2 赵凌云;;公共物品的生产与社区整合机制[A];浙江省社会学会第五届会员代表大会暨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研讨会会议论文集[C];2005年
3 杨玉义;严力蛟;;试论乡村生态旅游的环境管理[A];浙江旅游业创新与发展论文集[C];2008年
4 王炳明;;教育服务实现的经济分析[A];2008年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会议论文集[C];2008年
5 梁先明;向香云;;现代农村公益事业建设问题探讨[A];湖南省农业系统工程学会2005年年会暨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5年
6 费广胜;姚桂芳;;提升政府农村公共服务能力的动力机制分析[A];“构建和谐社会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讨会暨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7 邹玉;;上海市虹口区滨河居住开发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A];和谐城市规划——2007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7年
8 马玲玲;;公共物品的民间提供——皖南古村查济公共建筑遗产保护之调查研究[A];生态文明视角下的城乡规划——2008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2008年
9 曾国平;龚桢;;“三公”:新时期政府行政的重点[A];中国行政管理学会2004年年会暨“政府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论文集[C];2004年
10 黄世忠;杜兴强;张胜芳;;市场、政府与会计监管[A];新经济环境下的会计与财务问题研讨会论文集[C];2002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何自力;新视角:技术性公共物品与制度性公共物品[N];光明日报;2010年
2 本报记者 孙惠楠 杨烁 况莎 通讯员 陈蔚辰;生态问题是公共物品需共担责任[N];贵阳日报;2011年
3 深圳特区报评论员 马立明;我们该如何进行公共物品建设[N];深圳特区报;2011年
4 刘平 沈阳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创建社区型公共物品成为城市社会治理新特点[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1年
5 周自强;从公共经济学角度看公共物品定价[N];天津日报;2004年
6 本报记者 张波 燕冰 本报通讯员 立平;“平江模式”的经济学解读[N];苏州日报;2009年
7 陈美球 魏晓华 刘桃菊;国外耕地社会化保护启示[N];农民日报;2009年
8 本报评论员刘文宁;提供充足的公共物品是政府的职责[N];工人日报;2002年
9 李仁君;让大家受益的事谁来做[N];海南日报;2004年
10 徐宗威;生产公共物品才有特许经营[N];中国建设报;200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冷功业;中国公共物品非营利组织供给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2 吴伟;公共物品有效提供的经济学分析[D];西北大学;2004年
3 雷晓康;公共物品提供模式的理论分析[D];西北大学;2003年
4 席恒;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研究[D];西北大学;2003年
5 刘锡田;中国地方政府竞争的制度基础与创新[D];江西财经大学;2004年
6 刘亚非;我国公益类科研机构发展探究[D];东北大学;2006年
7 于国安;政府规制、政府职能与公共物品供给效率研究[D];山东大学;2005年
8 陈华文;城市可持续发展中地质环境的经济学分析——以上海城市地质环境为例[D];复旦大学;2004年
9 李宏利;城市更新中历史环境的管治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10 孔志国;现代条件下的屯海模式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汪波;消防服务的经济学分析[D];浙江大学;2004年
2 周静;公共信息资源服务模式研究[D];同济大学;2006年
3 杨田;陕西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的发展、问题及对策分析[D];西北大学;2004年
4 王丹;中国公共物品供给变革及其实现途径[D];武汉大学;2005年
5 段军华;我国农业基础设施投资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6 张淑丽;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分析[D];郑州大学;2003年
7 王晶;基于公共物品提供理论的美国公路投融资体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8 李洪波;公共物品供给机制研究[D];天津大学;2005年
9 刘渊;转型期中国面临的公共危机及政府对策[D];四川大学;2006年
10 孙筠;治理视野中的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机制研究[D];山东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31814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318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