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哑人刑事犯罪的特点、成因及对策
[Abstract]:According to the practical experience of engaging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work in special schools and participating in public, procuratorial and legal organs to deal with cases of deaf mute person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deaf-mute crimes are summarized, the causes of deaf-mute crimes a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s are put forward.
【作者单位】: 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
【分类号】:D91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江雪松;;对弱势群体涉黑犯罪的深层思考[J];理论探索;2006年04期
2 董惠英;大学生违法犯罪现象透视[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1期
3 王光森;对加入WTO后流动人口犯罪的社会学分析[J];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7条
1 谭丽清;湖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5年
2 刘丽娟;未成年人刑事司法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4年
3 赵伟;中学生法制教育探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6年
4 谢岸烨;我国工程建设领域职务犯罪研究[D];湘潭大学;2006年
5 孙斌辉;残疾人犯罪的成因及对策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6年
6 黄明;青少年犯罪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7 张梦娣;河北省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现状与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王立立;执法花絮[J];法律与生活;1996年11期
2 刘国旌;浅谈聋哑人违法犯罪案件的侦查讯问[J];政法学刊;2005年01期
3 可敬;浅谈广州市聋哑人拍车门盗窃犯罪团伙的成因、特点及对策[J];政法学刊;1999年01期
4 全治,卫东,正权;无声世界的罪恶[J];公安月刊;1998年09期
5 单兴法,王学军;谈聋哑人共同犯罪的心理特征作案特点及其预审方法[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1997年01期
6 郭建平,胡海民,孟保群;无声世界的较量——聋哑人王素琴毒杀二夫案侦破纪实[J];犯罪研究;1999年03期
7 缪闽江,方临坤;“茶叶公司”诈骗犯罪特点、成因及对策[J];公安大学学报;1998年03期
8 何卸洪;公安执法问题及对策研究[J];公安学刊-浙江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9年02期
9 孙卫克;社会转型期人民警察系统如何步入良性运行的轨道[J];公安大学学报;2000年04期
10 杜震华,谢佳辉;目前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系统动力、激励机制良性运行遇到的障碍及对策研究[J];公安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徐乃龙;;群体性事件中网络媒体的负面影响及其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5年
2 杨志勇;;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及其打防对策[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3 王少华;;当前火灾统计失实的现象及策[A];2005年湖北省消防学术论文集[C];2005年
4 宋建军;洪礼平;;当前流动人口管理的现状及工作对策[A];湖南省人口管理与青少年犯罪研究征文评奖论文集[C];2007年
5 张笑英;齐心;向兵;;破除“行规” 正本清源——谈行业性商业贿赂犯罪的防治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6 张川;;重新犯罪的社会原因解析[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7 李军;;试论商业贿赂犯罪防治的几个问题[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六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8 张小忠;黎俊;;三峡船闸闸室客轮火灾灭火救援工作初探[A];2005年湖北省消防学术论文集[C];2005年
9 彭彦杰;;对当前青少年罪犯的分析与思考[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叶海辉;靳占阳;;试论青少年网络违法犯罪及对策[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四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曾凡虎 魏常勇 (作者系湖北省天门市公安局政治处干部);民警的精神压力与减压对策[N];人民公安报;2001年
2 东港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王选昆 孙瑞祥;从检验实践谈加入WTO后的对策[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1年
3 薛明(作者单位:新疆昌吉州质量技术监督局);打击土炼油的几个对策[N];中国质量报;2002年
4 李志华 胡明清;应对刑事犯罪的对策[N];人民公安报;2002年
5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打黑除恶”须对策得法措施得力[N];发展导报;2002年
6 姜敏 李文华;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对策[N];甘肃日报;2002年
7 ;处理交通肇事逃逸案的对策[N];甘肃日报;2002年
8 中共三亚市委常委、三亚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林捷;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海南公安工作 面临的新问题和解决的对策[N];中国信息报;2002年
9 王传斌;WTO国民待遇原则及出入境检验检疫对策[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1年
10 杨锦明;论当前检验检疫执法责任制的建设及其对策[N];中国国门时报(中国出入境检验疫报);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慈健;贿赂犯罪防控对策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蔡一军;跨国网络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6年
2 王彬;警察职业倦怠研究及其对策的探讨[D];东北师范大学;2007年
3 钱枝;我国竞技体育犯罪的原因及预防研究[D];武汉体育学院;2008年
4 姜延军;包头市青少年犯罪实证调查与比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5 檀金平;论家庭因素对贪利型职务犯罪的影响和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6 刘忠忱;当代大学生犯罪的原因及预防对策[D];吉林大学;2005年
7 李祖辉;论新时期基层治安特点及对策[D];华中师范大学;2006年
8 褚庆利;论走私犯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陈军;毒品犯罪若干问题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10 陈博;我国传销犯罪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1991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319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