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社科论文 > 公安论文 >

犯罪本质探析

发布时间:2018-11-09 20:50
【摘要】:正一、对犯罪本质的认识 对犯罪本质的认识之所以出现不同意见,笔者认为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大家对本质和本质属性这类概念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各人按各人的理解进行论断,自然会出现意见分歧。因此,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必须首先解决这些概念的真正含义及其相互关系等问题。 在科学中,本质和本质属性是有区别的。区别在于,本质是本质属性的一种,本质属性比本质的范围大。在哲学中,本质与根本性质是同义的,即事物的根本性质就是事物的本质。
[Abstract]:First, there ar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nature of crime. The author thinks that the most fundamental point is that there is no clear definition of such concepts as essence and essential attributes. If each person makes his judgment according to his own understanding, there will naturally be differences of opinion. Therefore, to solve this problem, we must first solve the real meaning of these concept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In science, there is a distinction between nature and nature. The difference is that essence is a kind of essential attribute, which is larger than the scope of essence. In philosophy, essence and fundamental nature are synonymous, that is, the fundamental nature of things is the essence of things.
【作者单位】: 四川外语学院社科系
【分类号】:D917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元;;金融诈骗罪之目的要件及罪过形式探析[J];合肥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2期

2 杨淼;;论刑法中的身份犯[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邱威,杨书立;论片面共同正犯[J];安康师专学报;2005年05期

4 冯凡英;论妇女作为强奸罪的主体[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5 刘亚娜;持有型犯罪的罪数认定疑难问题探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6 刘守芬;论新技术犯罪[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9年03期

7 赵秉志;;论不能犯与不能犯未遂问题[J];北方法学;2008年01期

8 刘涛,宋云超;论家庭暴力犯罪中的正当防卫[J];北方论丛;2004年02期

9 高德胜;;论信息域的聚众性犯罪形态[J];北方论丛;2005年06期

10 肖渭明;论刑法中危害结果的概念[J];比较法研究;1995年04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梅传强;;论犯罪心理的生成机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二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2 李永升;;犯罪分类问题研究[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3 李永升;;犯罪分类问题研究[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波;共同犯罪停止形态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长红;刑事责任基本原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卢勤忠;中国金融刑法改革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4 王洪伟;证券犯罪论[D];吉林大学;2004年

5 金星;论诱惑侦查[D];吉林大学;2004年

6 梅传强;犯罪心理生成机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7 刘飞;洗钱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8 卫跃宁;口供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9 陈磊;商业瞒骗走私犯罪刑法规制研究[D];吉林大学;2005年

10 王志远;立体化犯罪成立理论的前序性展开[D];吉林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彭慧玲;论交通肇事罪的认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曹俊华;犯罪数额累计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刘笛;论道德义务不能成为不作为犯罪的义务来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倩倩;浅谈犯罪集团首要分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黄辛;经济犯罪刑事立法完善的理性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杨风娥;我国刑法增设水污染罪立法研究[D];浙江农林大学;2010年

7 陈振光;刑法疫学因果关系问题研究[D];湘潭大学;2009年

8 康纪强;论盗窃罪的未遂形态[D];湘潭大学;2010年

9 刘永强;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10 郭鹏;关于正当防卫限度若干判例的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余高能;;论刑事违法性作为犯罪本质的合理性[J];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2 陆诗忠;;对我国犯罪本质理论的思考[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6期

3 孟伟;犯罪本质思辨[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4 邵维国;沈志民;;犯罪与刑事违法性关系论纲[J];北方法学;2007年04期

5 欧阳本祺;;犯罪特征辨析[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1期

6 杜江;;刑事违法性探析——从中英刑事违法性的比较谈起[J];江苏警官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孟伟;;犯罪本质思辩[J];法律文献信息与研究;2002年03期

8 姜敏;;犯罪本质特征检讨和重构[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5期

9 李艳青;;关于犯罪、刑法、刑罚的思考[J];知识经济;2011年17期

10 荆培才;王颖;张文静;;对犯罪基本特征通说观点的分析[J];中国商界(下半月);2008年09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方耀强;;从共富共享到共建共享——兼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本质属性[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2 徐国平;;安全的本质属性及实现安全健康的途径[A];2007中国钢铁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刘敦荣;王红霞;刘英;;生态旅游的本质属性和科学概念[A];2004·中国·武汉生态旅游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唐邈芳;;文学“是话语蕴藉中的意识形态”吗?——对一种文学定义的辨析[A];文艺意识形态学说论争集[C];2006年

5 代政;;律师的本质属性[A];律师事业与和谐社会——第五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5年

6 冷溶;;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A];坚持科学发展 构建和谐社会——全国社科院系统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第十二届年会暨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7 周仲飞;周路;;思辨与实证——犯罪学史上研究方法的回顾与评价[A];犯罪学论丛(第一卷)[C];2003年

8 王娟;;环境意象与犯罪行为预防[A];Proceedings of Conference on Psychology and Social Harmony(CPSH2011)[C];2011年

9 周惠博;何家弘;;挫折效应与犯罪行为[A];行为法学在中国的崛起[C];1993年

10 楼伯坤;;比较视野中的犯罪行为——兼论犯罪行为学的诞生[A];中国犯罪学学会第十八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9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江苏省高邮市检察院 吴必蔚邋金坤;公诉未成年人案件应把握四原则[N];检察日报;2008年

2 江南邋何兵玉;寻找那些并不需要你的客户[N];电脑商报;2007年

3 李富永;对外商行贿无须罪加一等[N];中华工商时报;2009年

4 山西省应县检察院检察长 乔振文;为打造“平安校园”出“点子”[N];检察日报;2010年

5 潘叔明;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属性[N];福建日报;2006年

6 谢剑民 莫杏先;自己吸毒属违法 容留他人是犯罪[N];法治快报;2006年

7 本报评论员;本质属性[N];甘肃经济日报;2006年

8 重庆市大足县检察院 罗洪亮;投毒后报警是否成立犯罪中止[N];检察日报;2008年

9 魏文彪;理当提高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刑期[N];中华工商时报;2008年

10 记者 夏合琴 通讯员 郭文俊;市公交分局严厉打击侵害出租车司机犯罪行为[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8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黄鑫;信用评级的本质属性研究[D];辽宁大学;2011年

2 孙玮;竞技与游戏[D];吉林大学;2010年

3 肖敏;犯罪概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8年

4 张永红;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研究[D];北京大学;2003年

5 唐稷尧;论经济犯罪行为的界定[D];西南政法大学;2005年

6 韩金柱;货币犯罪研究[D];吉林大学;2004年

7 宁全红;《左传》刑罚适用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8 梁雪冰;单位犯罪概念论[D];吉林大学;2007年

9 李龙泉;解构主义翻译观之借鉴与批判[D];上海外国语大学;2007年

10 张军;刑事违法性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顾勇;中国刑事违法性理论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2 范丽;论刑事违法性理论的反思与重构[D];南京师范大学;2011年

3 刘付伟;未成年人犯罪刑罚适用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9年

4 齐琦;机动车“碰瓷”问题定性研究[D];南昌大学;2011年

5 刘剑;刑事违法性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6 王龙;刑事被害人视野中的恢复性司法[D];吉林大学;2007年

7 热孜万古丽·阿布力孜;犯罪概念的基本范畴及矛盾的解决[D];吉林大学;2009年

8 曾昭霆;社会危害性理论之辨正[D];河南大学;2006年

9 荆媛媛;论行政处罚与刑罚的比较与竞合[D];吉林大学;2007年

10 王安胜;罪刑关系互动性之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232152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32152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41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