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鉴定制度改革刍论
[Abstract]:Judicial expertise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specialized issues involved in litig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mparative law,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ystem of judicial expertise from three aspects: the ownership of judicial expertise right, the litigation status of judicial connoisseurs and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of judicial connoisseurs. It is pointed out clearly that the right of judicial expertise should be granted to the people's court when the judicial identification system is reformed in our country, the rule of cross-examination should be applied to the judicial expert and the legal responsibility of the judicial expert should be perfected.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
【分类号】:D918.9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川;张飞虎;;不纯正不作为犯罪等价性的判断标准[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2期
2 温文治,陈洪兵;对重婚罪的重新解读——兼对妨害婚姻、家庭罪整体搬迁之利弊分析[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3 杨淼;;论刑法中的身份犯[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4 何泽宏,庄劲;论空白刑法补充规范的变更及其溯及力[J];北京市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5 刘亚娜,郑伟;犯罪中止形态若干疑难问题探讨[J];长白学刊;2005年03期
6 任海涛;;非法占有目的认定中的几个问题[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7 刘作勋;对增加新条文惩治计算机犯罪的思考[J];重庆工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廖泽芳;对我国民事举证责任分配规则的反思[J];长江职工大学学报;2003年02期
9 王俊,张进德;表见证明若干问题研究[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10 刘云;民事诉讼证明标准探析[J];长沙大学学报;2000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4条
1 余俊;;西部开发中危害环境罪的适用探讨[A];中国环境保护优秀论文集(2005)(下册)[C];2005年
2 廖山海;;浅论民事诉讼中的证人作证及其司法保护——兼对我国民事诉讼证人作证制度的几点思考[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3 林越坚;;论工程造价的证明责任和证明责任合同[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4 戴鑫;王f ;;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设立的自认制度之不足[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郑旭;刑事证据规则[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2 罗国良;论证据与定罪[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申建中;民事再审程序改造及再审之诉建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4 王进喜;刑事证人证言论[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黄晖;商标权利范围的比较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6 文建秀;证券市场信息披露中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7 吴杰;民事诉讼证明标准之基础理论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8 于忠义;人类早期不确定性推断思想研究[D];天津财经学院;2004年
9 李金明;不真正不作为犯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郑未媚;自由心证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梁珂;交通肇事逃逸研究[D];河南大学;2008年
2 辛波;影响力交易罪研究[D];南昌大学;2008年
3 张艳;论刑法上的占有[D];厦门大学;2007年
4 杜国强;论侵占罪[D];郑州大学;2000年
5 陈健;民事证据适用研究及其价值取向[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6 段立红;论民事诉讼证据的合法性[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7 王湘程;民事诉讼诚实信用原则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8 邓治军;民事质证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1年
9 丁天球;罪刑相适应原则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10 方文军;犯罪既遂标准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黎镇中;肖允中;;改革我国司法鉴定制度刍议[J];现代法学;1987年01期
2 金光正;对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思考[J];人民检察;1995年07期
3 吴军,游建;试论完善我国的鉴定制度[J];法学;1996年10期
4 李万忠;我国司法鉴定制度主要缺陷及其完善[J];法学杂志;1996年01期
5 曾伟雄 ,刘慧明;司法鉴定主体之立法刍议[J];政法学刊;1996年03期
6 张玉镶;关于完善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思考[J];中外法学;1997年05期
7 王杏捷;制定司法鉴定法有关问题探讨[J];公安大学学报;1998年02期
8 罗亚平,郝红光;中外司法鉴定人制度比较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1998年06期
9 王杏捷;司法鉴定亟待专门立法[J];政法论坛;1998年01期
10 仵建民,贾京柱;论司法鉴定工作的现状及改进设想[J];法学杂志;1998年0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王弄潮;刘雪梅;;司法鉴定体制改革的几点思考[A];江苏省法院系统第七届法庭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2 沈恂怡;;浅议诉讼中的重新鉴定[A];江苏省法院系统第七届法庭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路明;;对人民法院司法鉴定归口管理工作的几点体会[A];江苏省法院系统第七届法庭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4 范之听;;建立新型的司法鉴定制度——论人民法院主导下的司法鉴定制度[A];江苏省法院系统第七届法庭科学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3年
5 黄茂树;;司法鉴定制度研究[A];全国第七次法医学术交流会论文摘要集[C];2004年
6 张彦民;郭胜华;张小让;;对《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的思考[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7 高玉涛;;浅谈司法鉴定改革[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8 赵雪非;;《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对我国司法鉴定体制的影响[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9 王家昱;胡宏远;徐晓亮;谷源洲;;司法鉴定属性的认识[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周建东;华炜婕;;浅谈法医学鉴定[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记者 刘建;司法部司法鉴定中心在沪成立[N];法制日报;2000年
2 卞建林 郭志媛;规范我国司法鉴定的思考[N];检察日报;2001年
3 卞建林 郭志媛;两大法系司法鉴定制度比较[N];检察日报;2001年
4 张建伟;知识等级制:司法鉴定的误区[N];检察日报;2001年
5 田春圃 贾建锦;司法鉴定人如何出庭作证[N];人民代表报;2001年
6 田文昌;欧洲司法鉴定制度[N];人民法院报;2001年
7 王立新;司法鉴定制度应予改革[N];人民法院报;2001年
8 夏如秋;法国式与美国式[N];四川日报;2001年
9 ;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摘要)[N];浙江日报;2001年
10 ;司法鉴定人管理办法(摘要)[N];浙江日报;2001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方道茂;我国司法鉴定管理体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郭金霞;建立我国司法鉴定人资格认证制度之探讨[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孙付;司法鉴定人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3 王清科;论我国司法鉴定程序的调整与完善[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4 王晓木;论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D];四川大学;2002年
5 王霁虹;中国司法鉴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6 曹伟文;我国司法鉴定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02年
7 梁剑;中国司法鉴定制度改革若干问题研究[D];四川大学;2003年
8 赵艳群;民事司法鉴定人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9 彭荣;司法鉴定人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10 殷永军;论我国法医学鉴定体制改革[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4151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415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