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侦查之法治化
[Abstract]:The high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feature of the age in which we live.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not only brings about great improvement of social productivity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but also poses a great challenge to individual's rights and freedoms. This challenge is particularly noticeable in the field of personal privacy of citizens. The interference and infringement of individual privacy may come from the state or individual. Therefore, the protection of privacy can be divided into two aspects: the protection of public law and the protection of private law. At present, China mainly relies on civil law to protect the right to privacy, and the protection of privacy in the field of public law is obviously inadequate. Neither the Constitution nor the Code of Criminal procedure
【作者单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分类号】:D918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3条
1 尹田;自然人具体人格权的法律探讨[J];河南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3期
2 谢佑平,万毅;在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之间:关于监听的法律思考[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2期
3 龙宗智;徘徊于传统与现代之间——论中国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J];政法论坛;2004年05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喻小龙,陈燕;论新闻侵权的形式和预防[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2期
2 李静;;陪审制度的文化解读——兼论我国新陪审制度[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6期
3 万毅;;侦查讯问程序的批判性重塑[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4 肖刚,张慧;论刑事自诉案件范围的不足与完善[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年04期
5 李明毫;;试论对公众人物人身权利的分层次限制及保护——兼评刘翔诉《精品购物指南》侵犯肖像权案[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年02期
6 陈黎;法院变更指控罪名新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7 崔明伍;新闻侵权行为的特殊性[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3期
8 储洵;论新闻自由与隐私权的平衡[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9 秦趁;;隐私权有关问题的分析[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5年05期
10 汪建成,孙远;刑事诉讼中口供规则体系论纲[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谢佑平;;国际准则视野中的辩护制度[A];中美“律师辩护职能与司法公正”研讨会论文集[C];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龚赛红;医疗损害赔偿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2 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张春霞;限制与保护:刑事诉讼中的隐私权[D];四川大学;2005年
4 李明;在犯罪控制与人权保障之间[D];四川大学;2005年
5 王秀哲;隐私权的宪法保护[D];苏州大学;2005年
6 周甲禄;舆论监督权论[D];武汉大学;2004年
7 徐亮;论隐私权[D];武汉大学;2005年
8 张莉;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9 刘玉江;中国刑事诉讼法制现代化的国民基础重构[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10 简海燕;媒体报道司法活动的法律限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健;论死亡赔偿金及其法律制度完善[D];西南大学;2008年
2 汪丽莉;网络隐私权问题的社会学分析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2001年
3 范雪融;数据信息隐私权法律保护的比较法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1年
4 吕艳滨;情报公开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5 李琳;论新闻侵权责任[D];郑州大学;2001年
6 雷金牛;论网络时代公民隐私权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2年
7 黄玉屏;试论法制新闻报道的人文精神[D];广西大学;2002年
8 单晓华;人身自由权的民法保护[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9 刘慰瑶;论法制新闻的负面报道[D];暨南大学;2002年
10 孙丽梅;版权转让法律问题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夏平;;尊重他人隐私权[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1987年09期
2 舒扬;;美国法律与隐私权[J];法学杂志;1987年03期
3 包永辉;;请你闭上一只眼——关于“隐私权”问题的多角思考[J];南风窗;1990年Z1期
4 阮国平;刑事侦查措施的分类及基本体系[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2年05期
5 王勇哲;略谈侦查措施和侦查手段的有关问题[J];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1994年04期
6 周庆山;跨国资料流通的社会影响与对策[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1995年01期
7 樊崇义;论反贪秘密侦查及其证据力[J];人民检察;1995年11期
8 严军兴,王立中;公民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及其侵害赔偿[J];现代法学;1996年02期
9 江向阳,马秋枫;计算机安全与电子监测[J];现代法学;1996年05期
10 李晓燕;全面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J];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0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3条
1 王立;孙忠权;;“情人身上特征”母题与个人隐私权——《聊斋志异·霍生》的佛经故事溯源[A];中外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国际)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2 张幸曜;吕明峰;邓俊修;钟俊业;;不可再生式隐私权保护电路之低频被动RFID[A];2005年海峡两岸三地无线科技学术会论文集[C];2005年
3 上村美智留;;针对居民需求的体验型健康教育计划的运作评价[A];第十届中日护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6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英杰;如此管理违法[N];北京日报;2000年
2 ;电子商务与法律[N];中国电子报;2000年
3 王德禄;警惕信息技术的负面效应(上)[N];中国改革报;2000年
4 王德禄;警惕信息技术的负面效应(下)[N];中国改革报;2000年
5 记者 樊荣;电子商务立法迫在眉睫[N];法制日报;2000年
6 杜永成;个人信用制度要重视对隐私权的保护[N];金融时报;2000年
7 辛华;DNA检测又起争端[N];科学时报;2000年
8 松雪 整理;“黑档案网站”合法吗[N];法制日报;2001年
9 岳成;“黑名单”公布制度与隐私保护[N];国际商报;2001年
10 本报记者 赵凌;电子病历的证据尴尬[N];检察日报;2001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河顺玉;电子商务时代个人隐私权的保护[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2 黄葵;黑社会性质犯罪成因与对策[D];中国政法大学;2001年
3 吴迪;对商业社会中影像伦理平衡图形构建的探讨[D];四川大学;2002年
4 杨静;网络空间隐私权的法律保护[D];厦门大学;2002年
5 于艳芳;互联网中个人隐私权问题的伦理初探[D];湖南师范大学;2002年
6 刘品;贿赂犯罪案件的侦查要点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7 张颖;征信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张敏纯;论网络中个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D];湖南师范大学;2004年
9 徐刚;个人信用征信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04年
10 王灯;试论我国个人信用制度的法律构建[D];华东政法学院;2003年
,本文编号:245143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ekelunwen/gongan/2451438.html